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574675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参考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现有学生39人。他们是上学期刚刚凑到一块儿来的,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根本构成了良好的学习适应,详细情况如下:本班学生已都能较纯熟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构造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联络上下文理解词义。通过二年级的学习已学会按部首查字典,能确定部首,检索汉字,看明白意思,并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明白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学会打、咨询路等应对用语。已掌握“留言条”、“请假条”的格式和用途。能正

2、确朗读课文,但间隔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认识冒号、引号,但是一部分学生还不能正确运用。初步使用钢笔写钢笔字,写字姿态根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在书写方面有的学生适应不够好,易错、易涂擦,还需长久的训练。在阅读兴趣方面,女生的兴趣较浓重,下课随处可见坐在教室里认真看书的同学,但有一部分男生的阅读兴趣较低,只喜爱看图画故事,不喜爱看长篇文字的书籍,他们的阅读兴趣还需我们老师的大力培养。本班中有七八个学生(如逯洪立、赵宇宁、张国金等)由于智力要素和非智力要素的妨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写作方面比拟费劲,语句不够通畅,表达的意思不明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二、教材分

3、析本册教材其架构主要有四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适应、课文、习作和练习。整套教材的构造力求脉络清楚、便教利学。1学习适应 本册教材分别安排了以下内容:“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如此做意在有目的、有打算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适应。2.课文依照课程标准精神,教材在选文上坚持三种价值取向:一是文化性。即所选的每一篇材料力求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整本教材的文化构成也尽可能平衡合理,有利于学生丰富文化积累,建构他们本人的文化。如本册的课文:有写人的如微笑着承受一切青年王勃大作家的小老师,有记事的如雪儿花瓣飘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菩萨兵,有科学童话如我应该感到骄傲才对水上飞机跟

4、踪台风的卫星,有介绍科学知识的如狼和鹿放飞蜻蜓恐龙海底世界,有描景的如漂亮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荷花等等。全册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文化视野比拟开阔。思想、道德,修身、做人,审美、科学,传统、现代,本国、外国,情感、理性等等,诸多方面均有涉猎。二是时代性。即所选课文力求具有现代认识,反映时代的进步和时代的精神;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反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念,让学生接受新思想,逐步构成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念。如本册中选入的几篇课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放飞蜻蜓槐乡五月海底世界漂亮的南沙群岛我应该感到骄傲才对水上飞机狼和鹿争论的故事剪枝的学咨询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这些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饱含着现代人应

5、有的价值观。三是审美性。即追求选文的美育价值。从文章内容到语言表述,从课文插图到装帧设计,都力求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符合儿童的审美需求,使学生在读课文、看图画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遭到美的陶冶。再有,每篇课文后面的作业题一般安排了如下内容: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等常规训练,意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养成良好的预习适应,接着培养语感,并增加其标准化语言的积累。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以每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为内容,提供钢笔书写的样字,意在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字的根本功。三是读抄常用词语,稳固复习所学生字新词,也为今后的正确运用打好根底。四是联络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够段方式,学习分

6、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意在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才能。五是依照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拟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才能。.习作。儿童学习语文,靠阅读来吸收“内化”,通过习作“外化”表达;学生习作水平如何,是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才能高低的主要标志。因而,习作在语文教学中与阅读同等重要。本册习作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共安排8次,意在为教学提供便教利学的凭借:一方面,能够利用这个载体向老师传递、浸透习作教学的理念,标准老师的教学,保证习作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与教材“对话”之后,能够引发写作兴趣,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同时习作思路得到开启,进而使他们能够顺利打破“习作”这个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