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57382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识字一导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 题1画课时 2执教人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竖心旁和春头。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学习重难点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竖心旁和春头。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教学准备一幅山水画。课件,认字卡片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预学:1、经典诵读:一去二三里、 悯农2、前置学习:一、指导看图 1、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

2、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互学:1、小组交流:1、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a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b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3、理解诗句。 a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展示点拨:集体交流,共同解决疑难。(教师相机板书课题“画”) c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

3、家猜猜谜底。 d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山有色”会是什么颜色?流水会发出什么声音?为什么诗中却说“近听水无声”呢?大自然中的花有什么变化?枝头上的鸟儿见人走近为什么不飞走呢?)、朗读古诗。 a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层现画面。 b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c背诵诗文。老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指名背诵,齐背。、识字。 a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b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这些字该怎么记?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变形记忆

4、“人”和“无”;区别“人”与“八”、“人”,“无”与“天”的音形义奢用熟字加笔画记“来”。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竖心旁。 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6、写字。 a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b展评。 7、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第二课时评学:1、巩固反馈: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 2、读句子找生字朋友,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记部分生字。如: a春雨细细地下,远山变成了绿色。 b我听见小学生在大声读书。 3、指名背诵课文。 二、 学习诗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

5、”和“近”。 a出示“远”和“近”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远处”,谁在“近处”。 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如: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 2、出示诗中另外几组反义词。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快又好。2、拓展延伸: 3、扩展练习,说反义词。 a完成课后的“我会说”。 b四人小组练习说反义词,看哪一组说得多。 c小组派代表汇报。 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学生根据自己戴的“词“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反义词朋友,站在一起,并带读。三、指导书写 1、指导认读“文、

6、六”,说说它们的异同。2、观察“文、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笔顺写生宇。 “文”的第一笔“点”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面上半格靠近竖中线处起笔,撇到左下半格,捺比较长。 “六”的第三笔是“短撇”,最后一笔是“长点”。四、举办猜谜竞赛 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猜得对,猜得多,并能说说是怎么猜的,就算优胜。教学小结:画这是一首大家都会背的诗。因此教学中我就指导一下朗读,把重点放在认字,及了解诗意上。 修改动态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预学:1、经典诵读:一去二三里、 悯农2、前置学习:一、指导看图 1、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

7、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互学:1、小组交流:1、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a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b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3、理解诗句。 a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展示点拨:集体交流,共同解决疑难。(教师相机板书课题“画”) c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d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

8、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山有色”会是什么颜色?流水会发出什么声音?为什么诗中却说“近听水无声”呢?大自然中的花有什么变化?枝头上的鸟儿见人走近为什么不飞走呢?)、朗读古诗。 a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层现画面。 b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c背诵诗文。老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指名背诵,齐背。、识字。 a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b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这些字该怎么记? 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变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人”,“无”与“天”的音形

9、义奢用熟字加笔画记“来”。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竖心旁。 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6、写字。 a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b展评。 7、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第二课时评学:1、巩固反馈: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惊、无、近、来、还、人”。 2、读句子找生字朋友,在具体语境中,巩固识记部分生字。如: a春雨细细地下,远山变成了绿色。 b我听见小学生在大声读书。 3、指名背诵课文。 二、 学习诗句中的几对反义词 1、理解“远”和“近”。 a出示“远”和“近”两个词,让学生指着图,说说谁在

10、“远处”,谁在“近处”。 b用“远”和“近”口头造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如:谁离老师远,谁离老师近;谁家离学校远,谁家离学校近等。 2、出示诗中另外几组反义词。告诉学生“远”和“近”的意思相反,叫反义词,诗中还有几组反义词,看谁找得又快又好。2、拓展延伸: 3、扩展练习,说反义词。 a完成课后的“我会说”。 b四人小组练习说反义词,看哪一组说得多。 c小组派代表汇报。 做“找朋友”的游戏。把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学生根据自己戴的“词“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反义词朋友,站在一起,并带读。三、指导书写 1、指导认读“文、六”,说说它们的异同。2、观察“文、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按笔

11、顺写生宇。 “文”的第一笔“点”在上半格的竖中线上,第二笔“横”在横中线上面上半格靠近竖中线处起笔,撇到左下半格,捺比较长。 “六”的第三笔是“短撇”,最后一笔是“长点”。四、举办猜谜竞赛 在规定的时间里,谁猜得对,猜得多,并能说说是怎么猜的,就算优胜。教学小结:画这是一首大家都会背的诗。因此教学中我就指导一下朗读,把重点放在认字,及了解诗意上。 课 题2 四季课时 2执教人学习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L、乙”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2、 学习重难点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L、乙”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1、四季美丽景色的图画。(可以是动画,也可以是学生收集的图片)2、词语卡片和生字卡片。学习过程 修改动态第一课时预学:1、 经典诵读:彩虹、登山2、前置学习:一、从图入手 1、出示图片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2、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 3、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景色特点,都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美丽景色吧!出示课题四季,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请

13、小朋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最灵,能够发现这个小朋友哪个字音读得最准,你要向他学;哪个字音读得不太好,你要提醒他。(第一小节应注意“草”是平舌音,“是”和“春是翘舌音。第二小节重点指导“圆”的读音撮口音;第三小节应读准音节;第四小节中“ren”的音节比较难读。) 3、开展朗读竞赛,谁读得好,谁就是今天的朗读大王。 4、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大转盘,转到哪个词语就认读该词语。 (词语如下:对、就是、不是、荷叶、圆圆、夏天、秋风、雪人、肚子、冬天) 互学:1、小组交流: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请读课文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互相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准。 2

1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小节,说说自己读了这一小节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同学感受这个季节的美丽。 3、全班交流。(以下的交流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随机选择相应的小节进行讨论、交流) a第一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草芽的形状是尖尖的,小草一发芽,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指出草芽在哪里。春天到了,大地还有哪些变化?(学生展示自己手中春天景色的图片,说说自己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播放课件“走进春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丽。学生一起唱歌:春天在哪里。b第二小节:让喜爱这一小节的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说说夏天里有趣的事。(如: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可以到大海里游泳,享受海水的清凉,打水仗;我们可以观察蚂蚁搬家,蜘蛛织网等。)播放课件“夏天多美”,进一步感受夏天的美丽。c第三小节:学生谈理解后,出示挂图让学生模仿弯弯的谷穗,鞠么会弯弯的?想一想,谷穗弯弯的,它还像什么?(像镰刀,像弯弓等)说说你可以在哪些地方找到秋天?播放课件“金色的秋天”,让学生再次感受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请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让大家感受秋天的美丽。d第四小节:让学生模仿雪人挺肚子的动作,感受雪人的顽皮可爱, 4、实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