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赛获奖选手学奥数感言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572354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奥赛获奖选手学奥数感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际奥赛获奖选手学奥数感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际奥赛获奖选手学奥数感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奥赛获奖选手学奥数感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奥赛获奖选手学奥数感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奥赛获奖选手学奥数感言记者从老师和家长口中了解到,上海的两名奥数冠军不仅仅是数学尖子张成酷爱历史,初中时就把一套上下五千年翻了不下十遍,说起历史人物滔滔不绝;牟晓生初中时雅思便考了7.5分,是上海中学英语辩论赛中的“风云人物”,也是校羽毛球队的主力成员。在“冠军选手”身上,究竟有哪些成功因子?除了奥数学习,两人身上还有什么值得同龄人借鉴的地方?“兴趣因子”爱做数学题有意思的是,张成和牟晓生,从小都对数学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张成上幼儿园中班时,就能做两位数进位退位的加减法。父母并没有刻意教他,他只在幼儿园里学过一点珠心算。每次家里来客人,小张成就会主动向大人挑战,缠着客人出数学题,几乎没被难倒

2、过。牟晓生读小学二三年级时,就开始翻爸爸大学时候的数学专业书,虽然看不懂,但每次和爸爸妈妈上街,只要遇到和数字有关的事情,都会特别兴奋,还时常想出一些数列,考考大人能不能找到其中的规律。(父母心得)因材施教“如果不是孩子感兴趣,有天赋,我们不会逼着他学奥数,”采访中,牟晓生爸爸说得最多的是“因材施教”。而张成妈妈告诉记者,是张成自己主动提出的,因为他觉得,“数学特别有意思”。牟爸爸曾从事奥数辅导,他坦言,与普通数学不同,奥数对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图形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学起来的确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奥数可以作为一种思维能力上的锻炼,真正出成绩的,只是少数。牟爸

3、爸认为,家长的责任不是给孩子设定发展道路,而是发现并根据孩子的特长,为他创造发展空间,这并不仅仅局限在学业上。牟晓生从小喜欢运动,游泳、足球、篮球样样都玩。后来发现,他对羽毛球特别感兴趣,于是请了专业教练辅导他。夺得奥数冠军之前,牟晓生还和队友一起,代表上海中学获得了全市中学生羽毛球比赛团体冠军。“执著因子”肯下苦功夫很多被父母“逼”着学奥数的孩子总觉得苦。但是,张成和牟晓生却乐得在数学海洋中畅游。牟晓生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奥数,四年级时便拿了全国华罗庚数学邀请赛二等奖,而比赛难度相当于六年级学生水平。而他的心里,种下了更大的梦想成为冠军。他从初中起开始住校,双休日是雷打不动的“奥数时间”,起初

4、父母还有点担心,孩子小小年纪会坐不住。而牟晓生的执著让父母很惊喜每做一道题,他都要翻来覆去用不同方法解答,有时不知不觉便到了凌晨。全国数学联赛第一名、华罗庚数学邀请赛第一名牟晓生的执著,为他留下大大小小的冠军足迹。张成妈妈说,只要张成感兴趣的东西,就特别有钻研精神。研究数学题,如果一道题没有完全想明白,连吃饭也是若有所思。读历史,他把一套上下五千年翻得书脊松散、书角卷起。看完后,他又借来四五本历史类书籍对照着看。虽然兴趣广泛,但张成仍选择了保送北京大学数学学院,继续闯荡数学王国。(老师评语)做事投入牟晓生所在的数学班,人人都是竞赛好手。班主任俞超觉得,除了有突出的天赋,牟晓生值得同龄人借鉴的便是,做事“非常投入”。在他看来,牟晓生的成功在于他“聪明,而且努力”。备战国际大赛压力很大,课间休息时,他便一个人静静地在座位上琢磨习题。放学以后找牟晓生,十有八九在图书馆能看到他。他学习的效率很高,这保证他在学习之余,有足够的时间和同学一起打球、看欧洲杯决赛,是老师公认的“阳光男孩”。因为要锻炼身体,张成每晚9时到小区慢跑半小时,坚持了近两年,酷暑寒冬几乎日日不落;因为喜欢思考,他会拉着爸爸谈哲学、谈人生,常常谈到凌晨一二点。让妈妈欣慰的,不仅是张成取得的成绩,更是他在学习中培养出的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认准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