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555655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摄影技巧攻略自然水景篇“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每当我 们看到瀑布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 瀑布中的这段千古佳句。其实,自然界中的水景不仅仅只 有瀑布,还有许多类型:或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或是奔腾豪 迈的江河,或是明静端详的湖泊 …… 不知不觉中, 它们都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了不少姿彩。不过,自然水景 虽然在我们眼里看来非常不错,但要用数码相机把它们拍好, 却并非易事。 我们就把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罗列出来, 一一给大家做出针对性的解答。问题一:曝光控制需要注意 些什么? 很多摄影爱好者往往把

2、一些流水拍成一片纯 白色,表面上看好像是反映出了水的本质特征,但事实上却 并非如此。实际上水在客观环境中的色彩受到周围物体的影 响,即便是完全白色的部分也会根据明暗光线照度的不同而 呈现出不同的色调过度,也就是说水从白色到灰色充满了微 妙的细节变化。拍摄时不仅要表现出水的立体感,也要对其 固有的质感做出诠释,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就是需要准确的 曝光控制。 如何实现准确的曝光控制呢?这里要用到“18% 灰度标准 ” 的概念,即如果被摄体的反射 率大约是 18% ,那么数码相机就能够准确地测光。 但自然水 景拍摄构图中充满各种各样的色彩,既有反射率很低的深色 调,也有反射率很

3、高的亮色调,因此拍摄水景的时候,就要 把取景器中丰富的色彩综合起来判断。如果把画面中各种色 彩综合起来,大概会成为中灰度,按相机的内测光一般都会 得到正确的反映。但有些时候为了表现傍晚的氛围,或特殊 的稍暗影调的需要,可以以 1/3EV 为单位适当减少曝光量, 直至达到所需的效果。否则除非画面反差非常大,通常1.5EV2EV就能满足要求。在拍摄前应仔细考虑被摄构图中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与流水、天空等浅色部分之 间的比例关系。该构图画面中,深色部分与浅色部分基本上 平分秋色,整个画面按灰度影调来计算,大概为50 灰度,大大超过数码相机正常测光 1 8 灰度标准,这样的结果会导 致相机误认为构图画

4、面比较暗,需要将较暗的物体达到正常 影调,就自行做出增加曝光补偿的决定,最终就看到图 2 的 结果:岩石、植物等深色景物虽然曝光正常,但流水、天空 等浅色部分已经严重曝光过度,失去了固有的细节和质感, 前后层次的立体感也消失殆尽,显然与我们想像中要表现的 效果相去甚远。 错误的曝光,重点突出了岩石和植物, 而流水失去了原有的细节 尼康 D1XF16.01/5s 焦距: 20mm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 解决的方法是将平时较多使用的多区平均测光改为中 央重点测光或点测光,测量的对象最好选择既有白色流水又 有黑色岩石的地方(或处于阴影中的流水) ,且两者的比例 最好控制在1 : 31 : 4左右

5、,然后将镜头推向长焦端,让 测量的区域完全充满取景框,这时画面中白色和黑色混合起 来估计约为 1 8 的灰度。 虽然植物和岩石在最终的画面中会 显得比较深暗,但流水的质感得到了很好的展现,蓝天的色 彩也显现出来了,特别是透过树枝的缕缕阳光,薄薄地洒在 流水上的光影效果,明暗跌宕起伏,柔美而富有诗意。如果 依然使用多区平均测光,则需要减少更多的曝光量,方能达 到这样的效果。 正确的曝光,流水薄纱般的质感得到 很好的展现。尼康 D1XF22.01/5s 焦距: 20mmISO125 中央重点测光问题二:水平面的位置在哪里最好?拍摄风光照片时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那就是地平线。尤其是

6、在拍摄以天空为背景的海面或草原时,一条笔直、毫 无韵律的直线横穿画面,若处理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画面美感, 拍摄以水为主题的风光照片当然也有同样的问题。通常的解 决方法是利用黄金分割法,把地平线放在黄金分割点上,也 就是把画面纵向大致平均分成三份,地平线就位于这上下两 条平分线上,至于到底是上黄金分割线还是下黄金分割线, 则要根据表现的重点是上面的景物(天、植物等)还是下面 的景物了(地面、水面等) 。除非特别的要求,最好不要将 地平线倾斜放置或置于画面正中部。 将水面放在图片 下三分之一的位置,对展现前景和背景的丰富层次非常有利。尼康 D1X光圈: F14.0 快门: 1/250s 焦距: 35

7、mm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 风景照片中常见的模式,交待的要素最多尼康 D1XF11.01/20s 焦距: 35mm ISO180 多区平均测光 问题三:如何提炼画面的精华? 许多数码摄影爱好者在 拍摄自然水景时往往被景色深深吸引而激动不已,进而产生 “ 全部拿下 ” 的想法。 但这样往往事与愿违, 这 种“ 贪得无厌 ” 的思想常常会导致拍出的照片 不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就是构图显得松散,将许多不需要 的要素都吸纳了进来,没有突出主体的特点。 “ 绘画 是加法,摄影是减法 ” ,因此,要善于对自己看到的 画面进行大刀

8、阔斧的裁剪,提炼出最需要表现、最值得表现 的部分。 如下图,透过湖面的斑驳陆离的湖底和水边 的树木非常漂亮, 于是加以提炼, 得出这张特殊构图的照片, 特别是画面中湖底的色块很大,展现出最有特色的自然奇观。 画面构图特意偏左,不仅交待了环境特色,更增加了画面纵 深感,形成了具有层次变化的画面。 这种构图方法表现细腻, 传达的重点信息实际上比前两者的多。尼康 D1XF11.01/30s焦距: 200mm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问题四:横向构图还是纵向构图? 纵向构图对横向幅 度较小的流水表现较好,横向构图拍摄的画面处理不当会显 得比较呆板, 不妨把主体放在左或右的三分之一处。 下 图左侧的栈道

9、从左下部向右上部延伸到画面中部,自然地消 失在前景流水的岩石后,将视觉的趣味中心引导到流水的位 置。 可选择有节律的物体陪衬横向构图的水流。尼康 D1XF16.01/3s焦距: 24mm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纵向构图可拍摄横向幅度较小的流水正面,如如下图, 从山崖岩石间流淌的水流,到注入水潭,再到水潭下游的小 溪,保证整个过程不出现较多生硬的夹角。这样有利于画面 的平衡,整个流水充满立体感,曲折的路径增添了画面的韵 律。此外,一些拍摄景地比较有特色,我们也不必拘泥于横 向构图或纵向构图的限制,倾斜你的数码相机,有时也会拍 到别具一番风格的流水照片。 同一地点的纵向构图, 接近对角的水流方向

10、具有动感。尼康 D1XF16.01/3s焦距: 22mmISO320 多区平均测光斜向构图轻松地将下落的水帘、溪流和岩石融入画面,具有丰富的构图元素 尼康 D1XF16.01/3s焦距: 17mm ISO320 多区平均测光 问题五:光线对画面效果有何影响? 每一天太阳由东向 西,高度也在不断变化,拍摄机位的变化和光线角度的不同 组合,可以形成顺光、侧光、侧逆光、逆光等情况。另外, 景物产生的阴影会形成不同的反差和大小变化,进而影响纵 深感和立体感,拍摄时可以分别选择。比如,晴天的中午和 下午,太阳位置较高,特别是阳光接近头顶上方时,光线相 当强,容易产生生硬的阴影。这时风也可能较大,水面容易

11、 起涟琦,从而显得杂乱无章。相比之下,晴天的早上空气清 新、能见度高, 利用早晨的光线拍摄水景, 画面反差比较大。 光线从画面左侧照射,稍显顺光,水面的树枝非常清晰,可 以得到纹理清晰且色彩饱和的画面,是拍摄倒影的最好时机。 此外,阳光高度和时间还会影响数码相机的色温调校。太阳 在早上和傍晚高度较低, 色温也较低, 拍摄的水容易呈现红、 黄的暖色调。日落后半小时,天空由于存在反射光,色温较 高,画面容易呈现出蓝色调。越接近午后时刻,色温也就越 接近日光的标准色温,基本上在晴天的上、下午均能拍到较 真实的色彩。此外,在拍摄时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使 将 ISO 值和光圈调到最低, 快门速度还是

12、慢不下去, 这是因 为光线太强,曝光超出了相机能够控制的范围,这时在镜头前加装一块中灰滤镜即可解决问题。问题六:怎样才能拍到绸缎般质感的水流? 看一些摄影大师的自然水景照片, 常常为其磅礴的气势和白纱般的柔美所折服。但一当自己拍 摄时,即便是类似的场景、类似的光线、类似的构图,都不 能达到那种效果,究竟问题出在哪里?难道是自己使用的数 码相机太低档? 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下图分别运用 了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同一流水,可以发现,随着快门时间 的降低,流水逐渐变成了富有动感的线条状,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绸缎感,因此慢速快门在拍摄水流时至关重要(当然一 副稳定的脚架也必不可少) 。用何种快门速度最合适呢

13、?根 据实际拍摄的结果来看,像图中这种下落速度不算太快的水 流,用快门优先模式,设定到 1/3s1/4s就可以了。像瀑布 这类气势比较磅礴的流水可以用1/2s1s的更慢速度来拍摄。这样流水如丝绸般,连贯而富有质感,旁边的水雾也能 得到较好的展现。 而溪流中的水流较快, 用 1/3s 1/8s 稍快 一点的速度就可以了,否则,细节和层次会受到影响。尼康 D1XF9.01/4s 焦距: 17mm 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 尼康 D1XF3.31/45s焦距: 17mm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 选择角度的同时,位置也至关重要。下图采用正面拍摄 的角度,但选择了在稍高一些的远处拍摄,这样就可以将整

14、 个瀑布纳入眼底,运用数码相机多张拼接的功能,瀑布的全 景一览无余,气势恢弘。尼康 D1XF22.01/4s焦距: 55mm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五幅拼接而成) 问题七:选择怎样的拍摄角度? 在拍摄前考虑好数码相 机和被摄主体的角度是获得一幅好作品至关重要的因素。例 如把下图这个巨大的瀑布作为拍摄对象,就要从这个瀑布以 及周围环境所具有的各种要素中找到需要拍摄的素材和景 别。拍摄之前围绕景物周围多走走,在大致了解了拍摄场的 环境、光照、附近景物等条件的基础上, 逐渐缩小目标地点, 找到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拍摄位置。拍摄中,并不是只有一 个角度才能拍到理想的作品,所以在拍摄瀑布时也不能只从

15、一个方向拍摄就宣告大功告成,还应当试试各种各样的可能 性。拍摄的角度、距离和视角度高低的不同,即便是同一场景,表现出来的景别就大相径庭了,并不必循规蹈矩从正面拍摄,很好地表现了瀑布的清凉感。尼康 D1XF22.01/2s焦距: 26mmISO125 多区平均测光 同样也是在正面拍摄的,但形式上却有了变化,前景中 加入了树干, 竖直的走向与瀑布流水一致, 犹如增加了画框, 左上角的树叶和镜头的彩色光斑活跃了画面的氛围。尼康 D1XF22.01/3s焦距: 35mmISO200 多区平均测光相机机位的移动会改变画面整体的气氛,下图就是选择 在瀑布的侧面拍摄的,稍向上的仰视更具气势。尼康 D1XF22.01/2s焦距: 35mmISO200 中央重点测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