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55543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笔试儿科要点大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消化系统特点 幽门括约肌较发达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低胃底发育差呈水平位,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A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B 血清胆红素205mol/L(12mg/dl)C 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D 黄疸退而复现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A 饥饿B 缺氧C 便秘 D 失水新生儿血液中免疫球蛋白从母体通过胎盘获得的是 IgG新生儿生理性黄疸A 生后25天出现黄疸B 一般情况良好C 足月儿14天内消退D 早产儿4周内消退母乳性黄疸的特点A 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B 血清胆红素可342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C 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E 继续

2、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是指母亲为O型,婴儿是A 或B 型诊断新生儿Rh溶血病有确诊价值的试验是 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新生儿溶血病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在生后27天新生儿溶血病的产后治疗生后1天内禁用白蛋白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最明显的时间是 出生24小时内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最明显的时间是 初生至72小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见于足月儿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最明显的时间是生后2472小时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控制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其负荷量为20mg/kg新生儿缺氧缺血性所致颅内出血多见

3、于早产儿新生儿溶血病中A 、B 、O血型不合的溶血症最确切的诊断依据为血型抗体(游离、释放试验)阳性A 、B 、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需要换血时最适合的血液为O型血细胞和A B 型血浆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是指生后一周尤其3天内起病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种类随不同的地区和年代而异,我国一直最常见的葡萄球菌产后感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菌是金葡菌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途径最常见的是产后感染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检查绝大部分核型为47,XX(或XY)+21最具有诊断价值是染色体检查苯丙酮尿症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是因肝脏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初现症状通常生后36个月神经系统表现主要为智能发育落后

4、胸腺青春期开始萎缩,34岁时X线影消失 小儿扁桃体发育规律2岁后扁桃体增大,67岁时达顶峰巨噬细胞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无关.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抗体缺陷病小儿体液免疫特点A 免疫球蛋白包括IgA ,IgG,IgM,IgD 及IgE 五类B IgG有四个亚类C IgA 含量增高揭示有宫内感染可能性E 小儿体液免疫的发育随年龄增长逐步完善选择性IgA 缺陷可给予输血治疗是错误的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依据A 喘息发作3次B 肺部出现哮鸣音C 喘息症状突然发作E 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依据A 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个月B 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期抗生素治疗无效C 支气管扩张剂可使

5、咳嗽发作缓解D 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哮喘持续状态的处理A 吸O 2B 补液纠正酸中毒C 糖皮质激素类静脉滴注D 支气管扩张剂风湿热的病原菌是A 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A 心脏炎B 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C 舞蹈病D皮下结节E 环形红斑 风湿性心脏炎最常受累的是左心瓣膜 风湿性心包炎的特点,A 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B 早期可听到心包摩擦音C 心音遥远少见E X线心脏搏动减弱风湿热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定A 抗链“O”增高,只能说明近期有过链球菌感染B 20%病人抗链“O”不增高D 血沉增快是风湿活动的重要标志E C 反应蛋白可提示风湿活动有关风湿热的预后A 舞蹈病的预后一般良好B 首次发

6、作累及心脏者,预后较差C 反复发作累及心脏者预后不良D 并发心功能不全者预后不良急性风湿热合并心衰的治疗A 吸氧、低盐饮食B 大剂量激素C 洋地黄制剂给予1/21/3量D 利尿剂E 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风湿性心肌炎的首选药是肾上腺皮质激素风湿热的次要表现A 发热B 关节酸痛C瓣膜病D 血沉加快E 有风湿热既往史揭示风湿活动的诊断依据A 具有发热乏力、苍白、脉搏增快等表现B 血沉增快C CRP粘蛋白增高E PR间期延长 风湿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A 出现早搏和心动过速B 心率增快C 心前区第一心音减弱D 严重时可出现奔马律E 心尖区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风湿性心包炎的X检查A 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B

7、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烧瓶状C 卧位时心腰增宽D 立位时阴影又复变窄风湿热环形红斑的描述A 多见于躯干及四肢屈侧B 呈环形或半环形,中心肤色正常C 红斑出现迅速D 数小时或12天内消失E 消退后不留痕迹风湿性舞蹈病的临床特征A 多见于女性患者B 以四肢和面部为主的不自主、无目的的快速运动C 兴奋和注意力集中时加剧D 病程呈自限性E 其动作入睡后可消失急性风湿热抗链“O”增高与下降的时间是链球菌感染后2周增高,持续2个月下降心包炎早期心电图改变 A 低电压B ST段抬高(早期)C 以后ST段下降D T波平坦E T波亦可倒置风湿热最常见的皮肤损害是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的描述A 粟米或豌豆大小,圆形,质硬B

8、 分布于肘、腕、踝、膝关节伸侧C 见于5%10%的风湿热病人D 起病数周后出现E 24周自然消失风湿热发热后形成二尖瓣闭锁不全的时间是6个月左右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形成时间约需2年左右判定风湿热心瓣膜已发生不可逆性损害须观察半年2年 急性风湿热青霉素治疗至少需要2周时间治疗风湿热急性期伴有心脏炎的患儿时 A 宜绝对卧床休息至急性症状消失,血沉接近正常值B 如有心衰,待心衰控制后再卧床34周 C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 D 总疗程为28周E 停药后的反跳现象在23天内自动消失 风湿性心脏炎激素治疗的总疗程812周 急性风湿热不伴有心脏炎的患儿,阿司匹林治疗的总疗程为36周属于链球菌感染证据抗链“O”50

9、0U基因治疗可治疗腺苷脱氨酸(ADA )缺陷所致的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胎儿胸腺移植可治疗细胞免疫缺陷骨髓移植可治疗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制剂可治疗选择性IgG亚类缺陷,Ig水平近于正常的抗体缺陷麻疹流行病学A 麻疹患者是惟一传染源B 接触后7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C 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D 通过喷嚏咳嗽等由飞沫传播典型麻疹首先出现皮疹的部位是耳后、颈部发际边缘麻疹的出疹顺序为耳后、颈部发际面部、躯干、上肢下肢足部3日出齐对麻疹前驱期诊断极有帮助的是Koplik斑(在疹发前2448小时出现的直径约1.0cm灰白色小点外有红色晕圈,散布在下臼齿的颊粘膜上,量少,在皮疹出

10、现后即逐渐消失)接触麻疹后5天时间行被动免疫可预防麻疹 最有效预防麻疹的措施是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一般麻疹病人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麻疹合并肺炎应隔离至出疹后10天脊髓灰质炎的流行病学A 隐性感染及轻症瘫痪型病人是主要传染源B 经口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C 通过呼发吸道传播D 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E 4个月以下婴儿很少发病脊髓灰质炎患者在发病前35天至发病后1周鼻咽部分泌物及粪便内排出病毒脊髓灰质炎脊髓型临床表现A 弛缓性瘫痪,分布不对称B 肌张力减退C 腱反射消失D 下肢较上肢易受累E大肌群较小肌群易受累 脊髓灰质炎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 风疹的隔离期为出疹后5天猩红热是由产红疹毒素的A 组溶

11、血性链球菌引起猩红热临床特征: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的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水痘临床特点: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全身症状轻微风疹特点: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红色斑丘疹及枕后、耳后、颈后淋巴结肿大伴触痛,合并症少见麻疹临床特点: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神经系统症状百日咳特征: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后伴有较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病程长达23个月。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 A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B 婴儿胃呈水平位C 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D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E 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婴儿体内含

12、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间质液.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产毒性大肠杆菌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产毒性大肠杆菌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轮状病毒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有水、电解质紊乱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外周循环衰竭小儿腹泻轻度酸中毒时,早期诊断的可靠依据是血气分析 肠鸣音消失。四肢肌力低下提示低血钾婴儿腹泻治疗原则包括A 调整和适当限制饮食B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C 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D 控制肠道内外感染高渗性脱水补液应选择 1/3张含钠液 等渗性脱水补液应选择1/2张 中渗用2/3张小儿腹泻重度脱水,第一天静脉补液总量为(150180ml/kg)小儿

13、腹泻应用21等张含钠液的适应证是重度或中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小儿腹泻脱水无明显循环障碍时,前812小时最合适的补液速度810ml/kgh小儿腹泻每日补钾量正确的是一般按34mmol/kg小儿腹泻中重度脱水伴低血钾时应纠正酸中毒同时缓慢补钾小儿腹泻重度低渗性脱水第一天补液,21含钠液最适合。白色念珠菌肠炎便泡沫多,含粘液,豆渣样金葡菌肠炎便色黄或暗绿,有腥臭坏死性肠炎血便或呈“赤豆汤样”便.侵袭性细菌性肠炎粘液脓血便,常伴有发热生理性腹泻便次较多,发育不受影响脱水加低钠血症低渗性脱烦渴、高热、肌张力增高,甚至惊厥高渗性脱水支气管肺炎重症往往出现混合性酸中毒引起病毒性肺炎占首位的是合胞病毒小

14、儿肺活量为5070ml/kg 我国将围生(产)期定为自妊娠28周后到生后7足天新生儿期指的是 从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婴儿期指的是从出生后28天满1周岁之前幼儿期指的是生后1周岁满3周岁之前生长发育小儿体重前半年每月平均增长600800g小儿体重后半年每月平均增长300400g小儿体重在2岁至12岁时每年增长约2kg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约在11.5岁 小儿前囟早闭见于小头畸形乳牙开始萌出的月龄是410个月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A 由上到下B 由近到远C 由粗到细D 由低级到高级E 由简单到复杂小儿腕骨骨化中心出全的年龄是10岁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小儿何月龄克氏征阳性是正常的

15、34个月前小儿巴氏征阳性在何时为生理现象2岁之前小儿出现第一个条件反射是吸吮动作 2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脐下6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 12岁小儿中点位于身长的中点在耻骨联合上缘2-12岁身高粗略估计:身高(cm)=年龄x7+70(cm)身长 :出生时上部量大于下部量,2岁中点在脐下,6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岁时恰在耻骨联合上缘,此时上部量和下部量相等。头围:眉弓上放、枕后结节绕头一周。6个月44cm,一岁46cm,周岁后减慢,2岁48cm,5岁时50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在2岁前最有价值。胸围: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超过头围的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头颅骨的发育:前囟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约1.52.0cm,6个月后逐渐骨化变小,11.5岁时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闭合,至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脊柱的发育:3个月出现颈椎前凸(脊柱第一个弯曲),6个月会坐时出现胸椎后凸,1岁时会走出现腰椎前凸。67岁时韧带发育后这些弯曲才固定下来。腕骨骨化中心 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