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554152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2感悟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重难点: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 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文中的“大树”指的是谁?板书(季羡林)2、是的,季羡林先生就是那棵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大树,他精通12国语言,被称为“中国语言大师”。1935年,季先生就远赴德国,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留学十年,写下了留德十年,1980年,满头银发的先生再次

2、踏上这片土地,他发现四十五年过去了,哥根廷“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于是他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重返哥廷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节选于这本书,板书、齐读“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3、都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同学们,你从这个课题中读出了什么?4、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德国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到150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温馨提示:(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思考:再次来到德国,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用“”划出来。2、学生自由读课文3、检查字词:(渐渐小下去的声音说明同学们已经读完,能把自己没读完的地方坚持读完,这是一个几号的品质)下面我检查一下词语:出

3、示整组词语:谁来帯读一下?(读的又对又响,真不错!)A正音:脊梁,念轻声,是什么意思?人的脊梁在哪里?课文中指什么“脊梁”?花的脊梁是什么意思?花朵的反面。结合图片理解。生:花的枝干、花的叶子、花瓣的背面。B、莞尔一笑:念wan,它还有另一个读音,念guan,东莞是广东的一个地名。C、在书写上你们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应接不暇”是“日”旁,你教教大家怎么记住它?(中国汉字是形音义结合体,记住了它的义能更好的帮助我们记住它的形)他还有两个形近字呢!谁会组词,并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4、请同学们拿起笔把比较难写的生字在生字表傍边写2遍。5、再次来到德国,作者发出怎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

4、么奇特的民族!)老师板书: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三、精读第3段,感受“奇丽的景色”1、师:正是这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深深的吸引着季老先生。下面让我们跟随老先生先去欣赏德国的奇丽景色,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德国奇丽景色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并多读几次。2、指名反馈,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3、师: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1:花美(1)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花美?请学生上来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2)齐读: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看到这两个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

5、了怎样的一种景象呢?(3)多美的景象!(出示鲜花的图片)看,这样鲜花汇集成团就可以称之为_,各种花儿艳丽夺目的美好景象就可以称之为_(4) A像这样描写花美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能说出一两个吗?(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看来你们平时读书的时候很注意积累一些优美的词语。)B老师也找了一些,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出示:五彩缤纷、五彩斑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繁花似锦、娇艳欲滴),(5)读的真美,让我们这种感觉再美美地读读课文?(6)引读:多美的景色啊!早上,孩子们背上书包,穿过街头,他们抬头向上看,只见_傍晚,人们下班回家,走过街上,他们抬头向上看,只见_年轻的留学生季羡林初到德国,走在街上,他抬头向上

6、看,只见_(7)、师:正因为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所以齐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8)师:这段话又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花的美? 花的海洋:说说你的体会 (点评)“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这又让你看到了什么?(9)师:那么你觉得山阴道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师:(出示课件)在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城)西南是通向诸暨枫桥的一条官道。远山近水、小桥凉亭、田园农舍、草木行人,相映成画。画中游而身亦入画,晴日风雨,无不相宜,颇具中国山水画之神韵。 因此,东晋王献之有妙句:“云生满谷,月照长空,潭涧注泻,翠羽欲流,浮云出岫,绝

7、壁天悬。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师:从两段话中你又知道了? (10)是啊,山阴道上多美呀!季老先生就把德国的街道比作山阴道,可见,德国的街头是何等的美呀。我们一起读读季老先生写的这句美丽的句子。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预设2:花多师:请同学们再静静地看着这段文字,想想这段文字除了写花的美之外,还写了花的(多)你从哪儿感受到的?(花多)(1)“花的海洋”花像海洋,能不多吗?(2)“家家户户”(不是一家一户而是家家户户,真是多呀!)(3)“任何一条街”(是啊,不是一条街而是任

8、何一条街每一条街都有这样美的花,真多呀!)(4)谁能把花的多读出来?(5)大家都读得很好,下面我们到德国的街头去一睹它奇丽的景色吧。请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边播放课件德国街头的奇丽画面)(6)听了你们的感受,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鲜花静静地绽放,仿佛闻到了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我陶醉了。让我们再次美美地读读这一段文字。四、体会风情的奇特1、师:好一派奇丽的景色啊!那又是一个怎样奇特的民族才能创造出如此奇丽的景色呢?浏览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了德国民族的奇特,用波浪线划出来。2、生自由读课文。3、师:我们来交流交流。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从哪儿看出了德国民族的

9、奇特吗?预设一:A、德国人爱花,每个人家里都养花。(德国这个民族每个家里都养花,很奇特!)B、花栽种在临街窗外(与我们对比)(这跟我们中国不一样,奇特!)C、女房东的表现(你能从德国人爱花的真切读“奇特”来,你真会读书!)D、德国人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做人的境界非常奇特。)5、小结:是的,正像你们所说的德国民族是奇特的,他们的奇特表现在他们家家户户都_,并且是把花都栽种在_,在屋里只能看到_,而把最美的花给_街上的行人_看。同学们,这就是季羡林先生所说的“我为人人”的精神!7、正因为德国人人都有着“我为人人”的思想境界,所以我们才能看到这样奇丽的景色学生接读: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

10、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8、同学们,人人都有“我为人人”的好思想,必然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难怪,作者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出示)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9、同学们,课文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值得是什么?10、那么,在德国仅仅是种花这一件事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境界吗?请看下面的这则资料:德国人之爱清洁,闻名天下。女主人每天一个上午都在忙忙叨叨,擦这擦那,自己屋子里面

11、不必说了,连外面的楼道,都天天打蜡;楼外的人行道,不但打扫,而且打上肥皂来洗刷。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 留德十年第8章初抵柏林(2)读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吗?10:其实,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也是随处可见,在家里、在学校、在社会上,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值日生,捐书、组长、爸爸妈妈)10、师:让我们记住这个奇特的德国民族,记住这美好的境界(读: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四、抒情总结最后让我们再次走进德国,伴随着季先生重温旧梦(配乐情境朗读,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思乡曲)漫步在花团锦簇的大街之上 温馨惬意遨游于姹紫嫣红的楼宇之间流连忘返沐浴着芬芳的花海之香遐想联篇编织了四五十年的童话倾刻间 梦想成真六、板书设计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的景色 奇特的民族 花团锦簇 人人为我 姹紫嫣红 我为人人 目不暇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