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的创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552323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德育的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班级德育的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班级德育的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班级德育的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班级德育的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德育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德育的创新(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德育的创新 现状调查学校里什么工作最让教师头疼?67%的老师认为是德育工作,其次是教学工作,再次是后勤工作。 学校里什么工作让你最不满意?54%的学生选择了德育工作,其次是后勤工作,再次是教学工作。这是作者在一次调查中得到的结果。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后勤工作是学校三项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工作,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主体,施事和受事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不过,把调查的结果联系起来,我吃惊地发现:教师最难完成的工作也就是学生最不满意的工作,这就是德育工作。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道”历来都是教育的第一要务。不过,自从“文革”以来,德育依然被重视,而绩效却越

2、来越下降,而且,德育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学校中,最不愿意做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班级不可一日无班主任;最不愿意当的干部是政教处主任,学校不可一日无政教处主任;最难出成果的学校领导常常是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有苦劳而没有功劳。 德育工作缺乏魅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德育的期望与德育的效果存有明显的不对称。德育工作者肩负育人的重任,怀着满腔的热情,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去做德育工作,不过,严峻的现实粉碎了他们的期望,德育工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得多,德育目标的达成度比他们预计的要低得多,甚至,低到了他们自己不敢想象的水准。 二是德育的付出与德育的回报存有明显的不对称。德育工作者的付出是巨大的

3、,班主任常常是天天“跟班”,政教处主任常常是天天“值班”,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常常是天天“值勤”,而德育的效果往往是微乎其微,甚至是零效应、负效应,这又让德育工作者感到德育工作的艰辛和不值得。 三是德育工作与德育评价存有明显的不对称。从时间来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有可能是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似乎有学生在就应该有班主任在;从空间来说,无论是教室、操场,还是食堂、宿舍,无论是围墙里面的学校,还是围墙外面的社区,学生不管在哪里出了问题,似乎都与班主任有某种关系。而学生能够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应该是德育工作的很好的成绩,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被人们看见的恰恰是学生不够正常的地方。刘永和:“主体育德”学校

4、德育的通途,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2期。在杭州市一次青年教师暑期的培训会上,60%教师的最大愿望竟是希望新学期不要当班主任!社会对班主任的高期望值与班主任背负的巨大压力,让今天的中小学正经历着班主任危机。 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不容质疑,家长更是为了孩子能进一个优秀班主任的班级而四处托人;不过现实的学校德育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学校那么多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从班级孩子身上感受到快乐,如果一个教师不能从班级工作中体验到幸福,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在自己的事业中收获到成长,那他怎么会热爱教师、热爱班主任这个事业呢?一位青年教师在工作日记中这样写到: 你被学生伤过吗?也许每个老师的回

5、答都是相同的,尤其是我们普通中学的老师.经过几年的经验总结,我把这种受伤归为以下几类:(1)直接受伤型: 某天某课上:女生甲在低头看卡通书,老师走过去伸手欲将书没收,女生甲奋起反抗,坚决不允.声称:我没有影响你上课嘛.并扬言:你没有权利没收我的书,不然我们就请媒体来,让你失业,师:“”(2)间接受伤型: 某天某课上:一群男生热火朝天的讨论着某韩国明星. 老师实在忍不下去了,让其中笑的最欢的一人站到后面去,男生看了老师一眼(眼神十分不屑):好好好,我不讲了,行了吧. 五分钟后,讨论又一次在教室后爆发.老师只能提升声音,忍辱负重的针对想学的学生继续讲课。(3)火爆受伤型: 某日,在年级组的办公室内

6、:一男生桀骜不逊的站在中间, 对周围批评他的老师怒目而视, 五分钟后,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 “我干什么啦, 不就手机响了嘛. 人家找我,又跟我不相干.” “你不就会打电话给我家人嘛,告诉你,老子哪个都不怕.”教师遂据理力争“你这个学生怎么这个样子,本来学校就不允许带手机上学.”学生打断道:“老子又不用你的钱, 干吗,想没收啊, 我告诉你,我是不可能给你的, 哪个不晓得你就会用学生手机啊.”老师满脸的心碎与神伤。 这样的现象在校园里并很多见,细细看来,其实有些矛盾也是能避免的。如果你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会如何处理呢?你不妨试着 对第一个女生:走过去在她耳朵边轻言:下课再看,我还能够再借你几本。 对

7、第二个男生要有点策略与艺术,既不能容忍他继续影响课堂,教师也不能忍辱负重继续上课。 对第三个学生,谈话时如果不是让他站在办公室的众老师中间,也许师生之间能够沟通的更顺利些。 教学是科学、教育是艺术,只有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用美德占据学生的心灵一个哲学家说: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种上庄稼;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班主任要善于运用拇指,去激发和保持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心、自信心、和学习生活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用鼓励和赞扬,让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世界

8、成为最真、最善、最美的风景。在学生心中播下尊重的种子,让我们的学生装满宽容上路,远离谎言,回归诚信,勇于承担一份责任让更多的美德占据学生的灵魂,唱响班级的主旋律。美德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教育中不断思考与实践。培养美德,要注重从这些方面切入:关注具体小事、贴近生活实际、讲究知行合一、讲究生动有趣、增强体验内化、实现探索创新、形成教育合力。一位优秀班主任曾这样讲过:如果我没有当班主任,也许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什么崇高思想境界的人。因为当了班主任,我才拥有了许多人生的美德。我变得更加宽容、豁达、真诚,学会发自心底的尊重,不断地焕发生命的活力。在与学生相处中,我也在成长(一)

9、善于发现美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仍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时,族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将正面的评语都说完为止。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这是要向犯错的人表明一种态度:既然你曾经为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

10、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记住教训,改正错误。一个哲学家说:要想铲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种上庄稼;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我们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善于运用拇指,学会鼓励和赞扬,多一些肯定性评价。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争取“良药爽口更利于病,忠言悦耳更利于行”。对学生的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以批评为辅,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使学生的优良品质得到发扬光大。惩罚学生同时不忘表扬,努力找到学生心里真善美的一面。班级是生命成长发展的微观环境。班主任通过类似发放表扬单等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班级的正面、积极功能。我们学校有两种单

11、子:一种是“表扬单”,一种是“过失单”。表扬单上写着:某某同学,你在第几周因为某某原因而获得表扬,以资鼓励。下面是班主任的亲笔签名,更重要的是一个鲜红的学校教务处的大圆章。还给家长留下了一个空白写上鼓励的话语。大家都希望得到那张表扬单。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管理中的需要,发放表扬单。肯定一些同学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发;个别同学纪律、学习有进步了,发;有同学帮助别人,发;敢于和不良行为作斗争,发;一段时间课堂沉闷,给发言积极的同学发;课后问问题的同学太少,设立专门表扬单:奖励每周的“问题大王”(向老师请教问题多的同学);有些学生劳动不积极,敷衍了事,值周期间,给劳动积极的同学发表扬单;学校“美食节

12、”活动中,人人参与,个个有功,全班每人一张表扬单学生都希望获得越来越多的表扬单,所以会通过努力争取每一个机会。表扬单的主人,可以老师提名,但是老师把更多的提名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别人的进步和成长。表扬单的发放不能太吝啬。有个学生天天迟到,但是他为了得到一张表扬单,坚持了一个星期没有迟到,当他表示希望获得一张表扬单时,我提出要求:如果下一个星期不迟到再发。他露出了失望的神情,而我却忽略了。下一个星期,他没有坚持下去,又开始天天迟到了。及时肯定学生的时机被我错过了。如果我能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鼓励表扬,强化他的愉快体验,也许,他就会很少迟到了。而过失单的发放要慎重,我在使用中发现,往往起不到什

13、么积极效果。也许,只能发挥一个作用:就是让学生知道,有过失单的存在,一旦拿到,就象烫手的山芋。我们的拇指,能够激发和保持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心、自信心、和学习生活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要让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世界成为最真、最善、最美的风景。一个小女孩慧,在她的周记里写下了这一段文字:我记得前一星期,我的额头上也不知道生了什么东西,又疼又痒,我早与家人说了,他们总是说我生青春痘,也并没有带我去医院,后来头上的痘越来越多,我的家人看情况不对便打算休息日再去。做眼保操的时候,王老师就问我了,并叫生水痘的男生来看看我是不是生水痘了,我觉得有时

14、候王老师真的挺关心学生的,甚至有时超过父母,那种沟通方式很普通,但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很好了,有时心事无法对父母讲,可悄悄写在纸条上问老师。还有一件事,我一辈子也无法忘记,上学期,班里做小报,老师夸我鉴赏能力好,从小到大也没有一个人这么肯定我,我在美术上一窍不通,只有被美术老师打六七十分的份,我高兴极了,这就是我生命的价值的体现,其实一个学生最希望的就是他的能力能被所有人肯定,一些老师就很容易忽视这一点。有些时候,老师总是表扬我们,那并不是要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而是更加鼓励我们去体现我们的生命价值。看完之后,我不禁汗颜:这是个平常接触不多的孩子,老师做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她还记得这么清楚,而我似乎

15、没有给予她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当她在日记本里提及和同学之间的矛盾时,我有一些印象,但没有找她了解并积极帮她解决。这个孩子,学习成绩很一般,调皮捣蛋没有她,抛头露面没有她,她算是很不起眼的孩子。表扬她的鉴赏能力是在开学时,一帮同学在出橱窗小报,她一直在旁边看,并且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被采纳,经过她的建议,小报版面活泼了许多。我随口说了一句:“你的鉴赏能力蛮好的。”我没有想到我的这句话带来的印象。也许,正是这句不经意的话使她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也有了很大起色。期中考试因为学习有很大进步,她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奖学金,其实也只有几元钱。她还要用奖学金为妈妈买生日礼物。在母亲生病住院父亲照料母亲的日子里,

16、她独自一人在家,料理自己的起居生活。我会忍不住表达我对她独立生活能力的赞赏,要知道,一些孩子还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呢!不能不提一件事:有一次,我在班里和孩子们一起听一节外教课,美国老师问慧:“who do you like ?”好多声音提醒她回答“you !”“you !”(指外教老师)直接的实惠就是获得老师口袋中的巧克力。因为有人回答: I like English 得到了一块巧克力,有人回答:“I like American English” 也得到了一块。她愣了好一会儿,才说:“I like Wangjing.”全体同学很意外地哦了一声。慧当着那么多人表达对我的喜欢,让我平静神色掩盖下的心情不平静了。被学生喜欢着,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