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55206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体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总结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度体系重点任务“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工作完成情况总结报告南充综合试验站一、任务内容:协助相关岗位专家,重点开展耐荫抗倒伏品种的筛选,玉米套作大豆配套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肥料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提出适合本区域的综合栽培技术模式。二、任期考核指标:筛选适宜于玉米套种大豆优良品种1个;完成玉米套作大豆播期、密度、施肥等关键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并集成包括品种配置、经济高效施肥技术、防效显著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便节省的机械技术等,形成玉米套作大豆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套,并在服务区域进行示范推广。三、2013年工作进展情况:2013年度在首席及相关岗位

2、科学家组织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体系重点任务“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主要开展了耐荫抗倒伏大豆品种筛选,玉米套作大豆模式配套品种南夏豆25的播期协调技术、群体优化配置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套作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套作大豆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以及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六个方面的工作。工作顺利,进展突出。现总结汇报如下:1、耐荫抗倒伏大豆品种筛选2013年南充综合试验站对南方片区育种岗位专家及相关试验站提供的共26个品种进行了耐荫性鉴定试验。试验选用定型化的“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豆带宽比40:160),玉米选用中晚熟品种、株高2.76m,玉豆共生期50天,形

3、成了较为严格的荫蔽条件。通过2011-2013年连续三年试验鉴定,筛选出了耐荫性好、抗倒力强、综合性状好、适宜四川生态区玉米套作种植的2个高产品种南夏豆25和南黑豆20,产量分别比部省主导品种南豆12增产17.68%和7.73%。其中南夏豆25的生育期130天,比南豆12早熟10天以上,早熟性好,解决了川渝地区大豆在成熟期间易遭受低温阴雨寡照危害,造成种子霉烂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大豆全程机械1化作业。2、玉米套作大豆模式配套品种南夏豆25的播期协调技术研究2013年南充综合试验站对玉米套作大豆配套品种南夏豆25进行了最适播期筛选试验。试验选用定型化的“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豆带宽比40:

4、160),玉米品种选用大面积普遍使用的半紧凑中熟类型品种(7月30日收获),试验设6个播期,分别为6月5日、6月15日、6月25日、7月5日、7月15日、7月25日。试验结果:南夏豆25在“玉/豆”栽培模式下产量最高的播期是6月15日,亩产量为144.91,比其他播期增产3.1172.4%。试验结果表明:6月15日是玉米套作南夏豆25最适宜的播种期。3、玉米套作大豆模式配套品种南夏豆25的群体优化配置研究2013年南充综合试验站开展了对玉米套作大豆配套品种南夏豆25的群体密度优化试验,试验地点选择在西充试验基地,试验地块在当地具有普遍代表性。试验模式选用定型化的“玉/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玉豆

5、带宽比40:160),玉米品种选用半紧凑中熟类型品种,密度3400株/亩;南夏豆25的密度设置为7个水平,分别为5000株/亩、6000株/亩、7000株/亩、8000株/亩、9000株/亩、10000株/亩和12000株/亩。试验结果表明:南夏豆25以亩植密度9000株为最适密度,产量最高,亩产158.89,比其他6个处理增产4.438.1%,增产达到显著及极显著水平。4、不同施肥处理对套作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试验地点选择在西充试验基地,试验地具有普遍代表性。试验模式选择玉米套作大豆模式,试验大豆品种南黑豆20。肥料种类:有机肥:(油枯,即油菜籽榨油后的饼),磷肥(过磷酸钙,P2O512

6、.0%,四川广汉蜀峰化工有限公司),复合肥(N:P:K=10:13:13,辽宁金和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叶面肥(花生大豆王,郑州市农丰化工厂)。施肥处理:设7个施肥处理,分别是F1(每亩30油枯作底肥)、F2(每亩30过磷酸钙作底肥)、F3(每亩30油枯作底肥+叶面肥)、F4(每亩30过磷酸钙作底肥+叶面肥)、F5(每亩30油枯+每亩30过磷酸钙作底肥)、F6(每亩复合肥25作底肥)、F7(不施肥CK)。试验采用单因数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2试验结果:6个不同施肥处理比不施肥对照处理的大豆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增幅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说明增施肥料对提高大豆产量效果明显。在本试验中以F

7、4(每亩30过磷酸钙作底肥+叶面肥)施肥处理的大豆产量最高,亩产达149.16,比不施肥处理增产12.58%,同时效益最好,亩产值达745.8元,比不施肥处理效益提高8.36%,比其他6个施肥处理效益提高5.54%18.98%。试验结果表明F4施肥处理是实现套作大豆增产增收的最佳施肥技术方案。5、套作大豆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试验地点选择在南充市农科院潆溪试验基地,试验模式选用玉米套作大豆模式,试验药剂选用当地市场上畅销的敌杀死、吡虫啉、毒死蜱、一扫净四种防虫药剂。试验设计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药剂处理:N1(敌杀死+吡虫啉),N2(毒死蜱+吡虫啉),N3(一扫净+吡虫啉),四种农药处理均采用

8、8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施药时期:S1:苗期1次(3叶期);S2:苗期2次(3叶期和分枝期);S3:苗期1次(3叶期)、花期1次;S4:苗期2次(3叶期和分枝期)、花期1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共13个处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施药处理对害虫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控效果和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其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其中以N1(敌杀死+吡虫啉)S4(苗期2次、花期1次)处理的虫害综合防控效果最好,达到92.2%,比其他施药处理的防控效果高14.2571.06%;同时该处理的大豆产量最高,达到151.2/亩,比不施药对照处理增产68.8%,比其他施药处理增产2.54275.96%。试验结果表明:N1S4

9、施药处理为套作大豆虫害综合防控最佳技术方案。6、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2013年南充综合试验站在体系相关岗位专家的指导下,在服务区域西充、阆中、广安、渠县、乐至开展了玉米套作大豆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示范。示范品种:农业部主导品种南豆12,四川省主导品种南黑豆20和南夏豆25;示范模式:“玉/豆”模式和“玉/豆+豆”模式;示范技术:规范带植、免耕直播、机械化播种施肥、播期协调、化控壮苗控旺、化学除草、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示范面积共3580亩,其中西充250.8亩,阆中311.3亩、广安510亩、渠县503亩、乐至2000亩。3示范效果:阆中示范基地,经南充市农牧局组织专家测产,“玉/豆”

10、模式大豆平均亩产146.9,玉米平均亩产663.3,玉豆总产值达到2376.4元/亩(大豆亩产值734.5元,玉米亩产值1591.9元);“玉/豆+豆”模式大豆平均亩产193.5,玉豆总产值达到2559.4元/亩(大豆亩产值967.5元,玉米亩产值1591.9元)。西充示范基地,经南充市农牧局组织专家测产,“玉/豆”模式大豆平均亩产143.8,玉米平均亩产608.0,玉豆总产值达到2178.2元/亩(大豆亩产值719.0元,玉米亩产值1459.2元);“玉/豆+豆”模式平均亩产大豆191.4,玉豆总产值达到2416.3元/亩(大豆亩产值957.0元,玉米亩产值1459.2元)。乐至示范基地,经

11、资阳市农牧局组织专家测产,“玉/豆”模式大豆平均亩产135.8,玉米平均亩产625.9,玉豆总产值达到2181.2元/亩(大豆亩产值679.0元,玉米亩产值1502.2元)。广安示范基地“玉/豆”模式大豆平均亩产133.4,亩产值667.0元;渠县示范基地“玉/豆”模式大豆平均亩产130.6,亩产值653.0元。四、阶段性成果及任务完成情况1、通过近5年来的试验和大面积示范验证,研究完善了已有玉米套作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配套品种南豆12(部省主导品种)生产技术规程1套,该技术模式及南豆12已经在川渝地区大面积生产广泛应用,一般单产可以达到100公斤以上,高产地块可以达到150公斤以上,正在为

12、推动川渝大豆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完成合同书“完善已有玉米套作大豆生产技术规程1套”的目标任务。核心技术:玉米大豆带状种植,带宽比40:160;大豆(南豆12)6月8日至25日播种,玉豆共生期控制在50天左右;春玉米种植密度35004000株,南豆12种植密度60008000株;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0;大豆1叶期或分枝期用多菌灵+精甲霜灵.锰锌400倍液喷雾茎根部防治根腐病和疫霉根腐病;大豆3叶期、分枝期和花期分别用“敌杀死+吡虫啉”800倍混合液防控豆秆黑潜蝇、蚜虫等大豆害虫;杂草3叶期用10.8%的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ml/亩喷雾防治杂草;大豆1-2叶期及分枝期用烯效唑12001500倍液

13、化控壮苗控旺防倒;及时收获玉米,亮出大豆幼苗。2、通过20112013年连续3年耐荫试验鉴定,筛选出适宜本服务区域玉米套作种植的耐荫高产品种2个:南夏豆25、南黑豆20。完成合同书目标任务4筛选适宜玉米套种大豆优良品种1个的任务。3、研究集成玉米套作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配套品种南黑豆20(四川省主导品种)生产技术规程1套。完成合同书目标任务。核心技术:玉米大豆带状种植,玉豆带宽比40:160;南黑豆20于6月中旬至下旬播种,玉豆共生期控制在50天左右;适宜种植密度900010000株/亩;底肥亩施过磷酸钙30,开花期喷施花生大豆王叶面肥;大豆1叶期或分枝期用多菌灵+精甲霜灵.锰锌400倍液喷雾

14、茎根部防治根腐病和疫霉根腐病;大豆3叶期、分枝期和花期分别用“敌杀死+吡虫啉”800倍混合液防控豆秆黑潜蝇、蚜虫等大豆害虫;杂草3叶期用10.8%的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ml/亩喷雾防治杂草;大豆1-2叶期及分枝期用烯效唑12001500倍液化控壮苗控旺防倒;及时收获玉米,亮出大豆幼苗。4、完成玉米套作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配套技术病虫草害防控技术、肥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病害防控技术:在大豆1叶期或分枝期用多菌灵+精甲霜灵.锰锌400倍液喷雾茎根部防治根腐病和疫霉根腐病;虫害防控技术:在大豆3叶期、分枝期和花期分别用敌杀死+吡虫啉800倍混合液喷雾防治豆秆黑潜蝇、蚜虫等大豆害虫;草害防控技术:在杂草3叶期用10.8%的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ml/亩喷雾防治杂草。5、完成玉米套作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配套品种南夏豆25的播期协调技术、群体优化技术研究。南夏豆25适宜套播期是6月中旬;适宜种植密度900010000株/亩。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