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551508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人教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练习:第4单元 过小孤山大孤山]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第四单元书山有路勤为径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过小孤山大孤山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烽燧(sui)潦缩(lido)B上干云霄(gdn)亭榭(xi。)营葺(qi)CR7彭蠡)葭苇jid)D抟水禽(zhudn)湓浦(pOn)溯流(sb)解析A项,“潦”应读ldo;B项,“干”应读gdn;D项,“抟”应读tuan。答案:C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实不然也碧峰巉然孤起B复以小艇游庙中盖以此得名也C.庙在山之西麓信造化之尤物也D盖以此行名也皆以杏仁澄之解析C项,皆为助词,的;A项,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

2、项,介词,凭借/介词,因为;D项,介词,因为/介词,用。答案:C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舟行颇迟迟:缓慢B. 又秋深潦缩潦:积水C俄复开霁霁:天晴D.岸土赤而壁立壁:墙壁解析:D项,壁:名词做状语,像墙壁一样。答案:D4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B小院地偏人不到C. 门巷深深过客稀D. 寒气偏归我一家解析A项,“林间”与诗题中“西斋”不合;C项,“过客稀”虽与“满庭”相对,但不及B项“人不到”好;D项,“寒气”与全诗意境不符。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3、58题。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

4、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徒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造化之尤物也造化:这里指天地、自然界B. 与江山相发挥发挥:辉映C舟中估客莫漫狂漫狂:纵情,放荡D.徙倚久之而归徙倚:依靠解析:D项,徙倚:徘徊不忍离去。答案:D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盖以此得名也(极登临之胜A今已亭亭如盖B徒倚久之而归若稍饰以楼观亭榭虽无风,亦浪涌cq-dq-.作师说以贻之虽大风浪鸣也J解析:A项,副词,大概/介词,器物的盖

5、子;B项,助词,的/助词,起补足音节作用,不译;C项,介词,用/介词,表目的,来;D项,均为连词,即使。答案:D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篇日记体的游记散文,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B. 这段文字抓住景物特点描绘出了鲜明独特的形象。C.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手法。D这段文字在记述事物的同时,插入了适当的议论及说明。解析:D项,这段文字没有插入议论性的文字。答案:D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信造化之尤物也。(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答案(1)(这)确实是自然界最优美的地方。(判断句、“造化”、尤物”是翻译重点)(2)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

6、榭装饰,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状语后置、“发挥”是翻译重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元)虞集延祐五年,某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以涉,颠覆是惧。至牧羊亭上,芜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焉。是时

7、,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嵘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未旬日,一

8、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选自道固学古录卷七,有删节)注:某:我。甃结:砖块建筑。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徒倚:来回走动。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旧人:有资历的老臣。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舟次彭泽次:排列B芜秽充斥秽:杂草C乃相与怃然而去怃:失意D. 起佐郡起:起任解析:A项,次:停泊。答案:A10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登者忘其险焉日就圮毁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必能有为无疑矣A.B.C. D.解析:句写的是作者到临川的目的,意在引出下文,与新修一柱峰亭没有关系;句

9、表现的是作者登山的感受。句介绍的是李侯的胸怀与气魄,与新修一柱峰亭无直接关系。涉及新修一柱峰亭的原因、契机和发起人,故有直接关系。答案:D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孤山山腰有个旧亭子,是宋代江州守臣厉文翁主持修建的。B. 虞集来到小孤山,发现牧羊亭破败不堪,认为是彭泽县令失职所致。C. 李维肃想将新亭更名为“一柱”,表明了他“直道刚气”的个性。D文章借修一柱亭峰之事,表达了对新任府判李维肃有所作为的期待。解析:从原文“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可知是因为牧羊亭破败不堪,在场的彭泽县令认为是自己失职所致,羞得无地自容。作者在此并无任何指责彭泽县令失职之语,

10、故B项错误。答案:B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2) 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答案:(1)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新”“更”“题”是翻译重点)(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约略看出他的为人(“命”“足以”“少”是翻译重点)参考译文:延祐五年,我奉天子之命到江西临川征召吴幼清先生。七月二十八日那天,把船停靠在彭泽,第二天登小孤山,看到小孤山的雄伟突出,惊险壮观,顿时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斥心中,想起那些旷放逍遥于山水名胜的杰出人物,以及所有心里郁积愤懑而怀有感慨的人,当他们登上小孤山时,都会觉得

11、心胸开阔,乐于那样眼界高明,目光远大,而没有什么排遣不了的幽愤感慨了。从前在半山腰有一亭,(驻足亭上)可以把天下的河流容纳在自己脚下,从这一角放眼广大的世界,泰然安坐享受美景,可以持续一整天。石阶盘旋而上,以砖石砌成,坚实而细密,路旁栏杆扶手完好坚固,登山者忘记了它的险峻。这亭子大概是以前宋朝江州守臣厉文翁修建的吧,距今已有六十二年了。只是守亭者存心不诚,任凭这亭子一天天倒塌毁坏。石阶每登一级,都要等两脚站稳,就怕倒塌倾覆。到了牧羊亭,发现亭子荒芜不堪,杂草遍地,竟使人一点不能在亭上停留。此时彭泽的官员们都在场,他们也为此感到羞愧而激怒,振足精神,要铲除荒秽,把亭管好。询问守亭者,则说:“小孤

12、山不属彭泽县管辖。”于是大家只好含怒又无奈地离开。第二天经过安庆,府判李维肃是我的老朋友,我就把有关亭子的情况告诉他。他说:“那是我管辖的地方,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所谓一柱,就是要卓然独立,不偏侧哪边,也不倚傍什么,任凭江水的侵凌撞击从各方面一起涌来,始终不为之动摇。具有排斥上天,浇灌太阳的气势,即使把天下所有的骄横强悍的力量都使出来,都会倒下驯服,在一柱亭下听从它的命令而离开。没有这座山峰,如何能抵挡上述强大势力?想象中新建的高峻亭子形象已经在我心目中了。您要为我写一篇记。”李维肃是真定人,在朝廷当官几十年,历次担任郞官,被人称为有资历的老臣,儒雅且很有才华,为人正

13、直有骨气,颇为时人所忌惮。不久,被任命佐助郡守,有人对于起用李维肃担任府判感到愤愤不平,认为他不够资格。李维肃不屑与他们计较。(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约略看出他的为人。只是区区一亭,对郡的治理并没有大的利害影响。来到这里不到十天,我就看出李维肃只要认为自己应该做的,必以此为己任,由此可以推想,对于兴办那些比筑亭重要的大事,他一定能够有所作为。三、语言运用13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

14、”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1)。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2)。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3)。答案:(示例)(1)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2)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3) 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14

15、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14答案(示例)刘梦溪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编者改的标题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既保留了怀念丁聪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鲜明地点出其智慧。名圍一一飘香万里亘古男儿一放翁张馨云“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读罢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组诗中对陆游的评价,不觉精神为之一振。热血、赤诚、坦然,向来是我所欣赏的品格。印象中,真正的男儿与伤春悲秋总是格格不入的,硬朗坚强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