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551194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村居。设计思路:本课是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脚步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本课共有两首古诗。村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它描写的是花草繁盛、千里莺啼、春风杨柳的春景,令人陶醉。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这风筝,放飞着快乐,放飞着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乐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风华少年,意境多么悠远。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于感性的知识接受得很快,思维活跃,想象力强。对于古诗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对于村居这首古诗来说,诗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以读为主,细品古诗,引导学生联系生

2、活实际展开想象,感受春天带给人们的快乐。对于本课教学的设计理念,我根据语文新课标对3、4年级的学生学习古诗要达到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的要求,基于综合教材分析和学生的特点,我努力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中迸发思维的火花,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古诗的节奏、韵律、意味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想象,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春天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象,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人们的快乐,读出古诗的意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3

3、个生字,认识1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春天赋予孩子的快乐、领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4、现代教学手段运用 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象直观呈现语言文字的美,图文结合,化难为易,拓展学生思维,升华情感。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2、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感受春天赋予孩子的快乐、领会诗人对春天的赞美。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势利导,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

4、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学生喜欢的自主、合作、交流的方式,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境,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韵律美。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学习,对古诗描绘的美丽场景进行描述。有机地将听、看、想、说、赏等方式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诵读中品味将语言文字的美感,化难为易,抓重点,破难点,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1、教学前在网络上搜索有关“春天景色”的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资料,并有效地进行筛选、整理、修改,恰当地整合运用,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2、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资

5、料,在课堂教学中展示交流,积极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3、制作不同的小奖品用于鼓励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小奖品、板书字卡。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春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边播放视频边解说)春水开始荡漾,泛起片片涟漪,北魏诗人陆凯有诗写到:“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这春花烂漫的季节,老师也想为大家送上最美的春天。看桃花多美,古诗这样写:“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白居易这样赞美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美啊!总是难忘渔歌子里那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就是春的风姿!还有

6、那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就是春的情怀!古人爱春,寄情于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村居去领略不一样的春天之美!(板书课题:村居)【设计意图:课题的引入从“春天”入手,配以有关“春天”的古诗的短片,为的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将“春天”自然地引出,最大化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朗读古诗,初步感知1、初读感知(1)播放古诗朗读(2)解题:村:农村;居:居住。本诗写的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情景。(3)介绍作者: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著作有拙吾诗稿等。2、检查字词(1)自读生字(师强调“趁”字写时注意走字底。“彡”

7、短而倾斜。)(2) 认识词语同桌互读,全班齐读(强调注意多音字“长”,“散”的读音。)3、谈论交流师:同学们读得特别认真,也很准确,那么现在谁告诉老师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三、 深入探究,品味古诗师:人们常常这样评价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一起来细细品读一番吧!1、品读句一(1)出示图文(师范读)(2)结合图片理解“草长莺飞”的情景。(3)看图认识“黄莺”并且听鸟的声音,闭眼想象。师:第一句诗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语说一说。(板书:草长莺飞)【设计意图:这个小环节旨在为学生创设与古诗相配的情境,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品味“草长莺飞”的美丽,同时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8、,从而理解古诗的意思。】2、品读句二师:除了这些美景你们还读出了什么?(1) 出示图文(师范读)(2) 结合图片理解“拂”。师:是什么在“拂堤”?生:柳枝。师:又是什么让柳枝拂过堤岸?生:春风。(用动作来表示)(3) 理解“春烟”是什么?(看图理解)(4) 师:如烟似雾的春烟真是让人“醉了,诗中是什么“醉了”?为什么?并说出这句诗里写的景物。(板书:杨柳春烟) 【设计意图:这个小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感悟诗中所描写的情景,同时在想象中感受“醉”人的春之美。】(5) 小组合作:说说前两句的意思。(6)出示节奏,指导朗读师:这如诗如画的春景真是让人醉了,我们要读出享受的感觉。【设计意图:这

9、一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准确地按照节奏朗读古诗,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做好铺垫。】3、 品读后两句(1)师:这样美丽的春景把谁都吸引来了?(出示后两句)(板书:儿童散学)(2)师:孩子们放学这么早急着干什么去? 生:放风筝。(3)认识“纸鸢”(出示资料) 理解“忙”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快乐的心情。(板书:忙放纸鸢)(3) 说说后两句的意思。学生说意思,结合实际体会快乐。(板书:乐)(4) 指导朗读:读出快乐的心情。(出示节奏)【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从古诗出发,再结合生活实际,并适时地配以形象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孩子们散学归来乐放风筝的情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4、品读全诗 (1)自己

10、练习读诗。(2)指名展示朗读。(3)男女生PK读诗。【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融情于诗,为背诵打下基础。】5、背诵古诗(1)自己试背。(2)指名背诵。(3)全班齐背。(4)小结感受:(板书:美) 6、小结写法(1)出示幻灯片 (2)引导归纳写法:写景与叙事相结合。(3)说一说自己心中最美的春天。四、归纳整理,古诗新唱(1)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一副美丽的春景图。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唱一唱村居这首诗吧!(2)全班唱诗(播放视频)【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旨在在背诵的基础上唱出古诗,以不同的方式来演绎古诗的韵味,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五、布置作业 (1)给父母背诵古诗。(2)画一画诗中的美景。六、板书设计: 草长莺飞 醉 村居 杨柳春烟 美 儿童散学 乐 忙放纸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