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55094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硫脱碳基础施工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编制依据52工程概况53施工机械及劳动力计划63.1施工机械计划63.1.1施工机械一览表63.1.2测量、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63.2周转材料计划73.3劳动力进场计划74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74.1土方工程74.1.1土方开挖74.2钢筋工程8(一)钢筋加工9(二)钢筋绑扎与安装114.3模板工程12(一)材料12(二)模板安装12(三)模板工程质量标准154.4施工准备154.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174.6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194.7大体积混凝土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215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245.1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245.2组织措施255.2.1建立

2、质量责任制255.3技术保证措施265.3.1施工准备阶段265.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265.3.3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审275.4各施工段、各工种、各专业相互配合的措施275.4.1各施工段相互配合的措施275.5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285.5.1挖土方285.5.2填土方285.6钢筋工程285.7模板工程295.8砼工程295.8.1砼表面二次抹压、防治板面裂缝的施工措施295.8.2予埋件、予留孔位置控制措施295.9工程材料质量保证措施306保证安全文明施工,降低环境污染及噪声污染措施306.1确保安全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306.1.1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306.1.2

3、安全生产管理目标316.1.3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326.1.4安全防护设计与管理346.1.5基础施工阶段安全防护措施346.1.6施工阶段安全防护措施346.1.7施工临时用电安全防护346.1.8安全防火技术措施356.1.12防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保护措施366.1.13物体打击及机具伤害的安全措施366.1.14安全作业纪律及防盗措施376.2保证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376.2.1场区文明施工规划386.3保证施工进度措施386.4附图391 编制依据n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n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n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4、2;n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n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n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n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验收规范GB502022002;n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n 工程招标文件n 施工蓝图n 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技术规范和评定标准2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层数高度(m)结构形式基础类型脱硫/脱碳框架结构独立基础、筏板基础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基本风压0.5KN/m2,基本雪压0.2KN/m2;建筑抗震等级设防烈度6度,0.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为:1134

5、.45m,基础采用C30混凝土,垫层采用C10混凝土,柱、梁、板均采用C30混凝土(地面以下);地面以上部分采用C25混凝土,地坑抗渗等级S6.由于主体结构施工图纸未到,现编制基础施工方案。工程施工总体布置流程根据本工程结构的特点,周围环境、施工进度、人员作业面的要求。基础施工时应进行合理的调配施工作业以减少人员窝工, 桩基施工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方案。主要施工工序如下所示:基础施工:图纸会审定位放线桩基施工土方开挖地基验槽垫层模板安装垫层混凝土浇筑定位轴线基础钢筋、基础短柱插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注钢筋、混凝土地梁模板支设混凝土现浇拆模土方回填;3 施工机械及劳动力计划3.1 施工机械计划3

6、.1.1 施工机械一览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 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 定功 率1装载机ZL50E12自卸汽车T815-2S23交流弧焊机BX-400-2221KW4对焊机UN1-1001400KVA5钢筋弯曲机GTBT-40B13KW6钢筋切断机GQ40-214KW7钢筋调直机GJT4-9130KW8木工圆锯机MJ91414KW9木工压刨机MB10612KW10平板拖车JN462111振动棒53.1.2 测量、试验、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序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1台12电子经纬仪DJD2-C台13全站仪R-322NXm台13.2 周转材料计划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数

7、量1脚手架钢管483.530000m2扣件60000个3模板1.22*2.44m10004架板6m1000块3.3 劳动力进场计划单位:人工 种人数模板工20钢筋工10砼工10电焊工2电工1架子工10力工104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4.1 土方工程4.1.1 土方开挖施工顺序方格网复测定位放线50#装载机清土基坑开挖人工清底验槽开挖前进行方格网复测,然后进行建筑物的中心定位放线,中心定位根据厂区控制网二级导线精度测设控制桩。控制桩的测设:控制桩的位置,布设在无地下设施及施工机械行走的范围内,距离土方开挖边线大于5.0m。开挖顺序为,先深后浅,我方准备对2-A2-D/2-12-7轴线、6-A6-

8、B/6-16-2轴线、废甲醇地下槽、SJ-4、SCT-2基础进行开挖,除废甲醇地下槽外均为大开挖,由于SCT-2基底标高为-4.5m,其余基础基底标高均为-2m,第一次开挖先开挖至-2m标高,后局部开挖至基础底标高;废甲醇地下槽开挖采用反铲式挖掘机直接开挖至基底标高-5.5m,将土运至东侧20米范围内。根据地质资料和现场实地考察了解,土质为砂土,开挖放坡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放坡处理,基槽开挖时,严禁浸泡、暴晒基坑,并预留200mm厚土层,待浇筑基础混凝土垫层时挖除,SCT-2基底标高为-4.5m,该基础开挖时,造成周围基础在其开挖范围内,待该基础施工完毕后,影响范围内的基础采用地基换填(影响范围见

9、附图阴影部分)进行处理。开挖过程中遇与地质报告不符或出现地下障碍物异常等情况,要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进行处理,在没有拿出意见时,严禁继续施工。车辆的运行与基坑边缘至少保持在2米以上的距离。现场清洁员负责对运输道路的清障,干燥时应对道路洒水湿润,防止尘土飞扬,影响施工周围环境。待废甲醇地下槽基坑开挖完毕后,安全通道开设在东北方向,基坑四周搭设维护红白栏杆并挂设安全标志。4.2 钢筋工程钢筋工程的工艺流程钢筋进场不合格退货钢筋复验钢筋配料单钢筋加工成型半成品检查、验收不合格重新加工至符合要求半成品发放,建立跟踪档案绑 扎不合格的调整返工好自 检质量检验科验收钢筋隐蔽记录监理验收签字发放混凝土浇筑许

10、可证浇筑混凝土工程所用钢筋必须具有生产厂家的出厂材质质量证明书,且钢筋进场前钢筋生产厂家的资质和产品质量应得到甲方和监理工程师的签字确认,施工前必须有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且试验合格后方可采用,钢筋焊接接头均应在现场制取试件,并有见证取样人在场,经送检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用于工程。(一)钢筋加工钢筋配料根据配筋图,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配料计算注意事项:在设计图纸中,钢筋配置的细节问题无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要求处理;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加工和绑扎;配料时,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附加钢筋。

11、配料单和料牌:钢筋配料完毕后,填写配料单。列入计划的配料单应将每一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在绑扎中作为区别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的标志。在加工钢筋前,先根据施工图,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基础和基础地梁钢筋按图纸设置,所有受力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搭接或闪光对焊焊接连接(或采用机械连接,机械连接费用需建设单位认价),接头应错开,构件的每个断面的钢筋焊接接头截面积总和不得超过钢筋总截面积的50%。基础梁和基础钢筋搭接时,下部在跨中搭接,上部筋同一断面的搭接接头率不大于25。钢筋在正式焊接(或械连接)前,应先在

12、现场取试件,并做好见证取样记录,对试件进行性能检查,合格后方可成批生产,用于工程,也可以采用闪光对焊或搭接焊5d或10d。钢筋的弯曲成型:一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为钢筋直径d的6.25倍。地梁和基础短柱的箍筋弯钩,其平直段长度为钢筋直径的10倍,二级钢筋未端做90或135弯钩时,弯曲半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5倍。箍筋的制作如下图: (二)钢筋绑扎与安装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绑扎架等;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

13、垫块或塑料垫块,其厚度应等于砼保护层厚度。1.钢筋的焊接1422(含14)的采用闪光对焊连接,22(含22)以上的采用机械连接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焊接质量检验。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试焊、做焊前试件:在每班正式焊接前,应选择的焊接参数焊接4个试件,拉力试验合格后,方可按确定的焊接参数成批生产。保证焊接接头位置和操作要求:焊接前和施焊过程中,应检查和调整电极位置,拧紧夹具丝杆。钢筋在电极内必须夹紧,电极钳口变形应立即调换和修理。钢筋端头如起弯或成“马蹄”形则不得焊接,必须煨直或切除。钢筋端头120mm范围内的铁锈、油污,必须清除干净。焊接过程中,粘附在电极上的氧化铁要随时清除干净。接近焊接接头区段应有适当均匀的镦粗塑性变形,端面不应氧化。焊接后稍冷却才能松开电极钳口,取出钢筋时必须平稳,以免接头弯折。在钢筋对焊生产中,焊工就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裂缝等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外观检查要求:接头表面无裂纹和明显烧伤;接头应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毛刺;接头的弯折角度不大于4度;接头轴线的偏移不应大于0.1d,亦不应大于2mm.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可将距接头左右各15mm切除重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