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故事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55023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范仲淹的故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仲淹的故事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范仲淹的故事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山城区第九小学 张艳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想象文中描写的场面。 (3)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形式多样品读人物言行的语句,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 (1)领会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精神品质。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是怎

2、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播放岳阳楼记朗诵欣赏,谈话导课: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范仲淹不仅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范仲淹的故事。进一步去感悟范仲淹其人其事。(板书:范仲淹的故事)2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的学习,范仲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刻苦读书、以天下为己任 (教师依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意图:此教学环节,让学生欣赏岳阳楼记配乐朗诵,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文章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又让学生对范仲淹产生想去了解的冲动和欲望。借助配乐朗诵,唤起学生对文本阅读的期待。

3、)二、精读品味,体验感悟。质疑:指名说这部分讲了范仲淹的哪几个故事?只身苦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不出 (一)、学习第一个故事:只身苦学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找出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2、指名反馈。 3、出示重点句 (1)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 (2)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感受: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毅力和勇气,这种学习精神让人敬佩,感动)(想象范仲淹独自一人在外求学,还会有哪些情况出现,他又会怎样解决呢?从而引导学生用句式“了,就用”,感情朗读中体会范仲淹只身求学的艰苦。最后教师提问:“同学们,只身求学如此的艰难

4、,但范仲淹苦读诗书不曾放弃,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一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4、归纳学习方法:读、画、写、说 提示:这段中范仲淹求学有两个地点变换,稍加注意。 (二)、利用上面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3、4、5自然段 1、出示自读要求 (1) 读:小组内一起朗读3、4、5自然段 (2) 画、写、:找出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 说、同桌或小组内讨论你的答案并说出理由。 2、检查自学情况 (1)划粥割齑 出示句子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五年未解衣就寝。 (就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语句进行理解,并且就“凌晨鸡鸣即起”

5、积累成语“闻鸡起舞”,就“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积累成语“废寝忘食”,从而体会范仲淹生活的艰苦,这时教师再次追问:“同学们,生活如此的艰苦,范仲淹攻读诗书始终不曾松懈,你可知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第二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2)谢绝佳肴 出示句子:送银子他委婉谢绝了,送美味佳肴,却食品发霉也不吃。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粥和咸菜了。(就好友与范仲淹的对话引导学生想象,范仲淹如何“好意难却,只好接受”好友的美味佳肴;当食品变质时,对于范仲淹的回答好友又会有何感想,发出怎样的感叹呢?此时范仲淹又会

6、怎么说。第三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3)闭门不出 出示句子:别的师生都丢下书本跑出去,他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随便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师生对话让学生换位体验,当全城轰动之时,范仲淹为什么不为所动。第四次感受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整个教学过程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主线贯穿,有详有略,并注意感情朗读。)(4)再齐读这些句子。 (5)小结:此刻,一个埋头苦读诗书的学子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是什么理由要他如此勤奋苦读呢? (三)、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范仲淹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感人至

7、深,那么范仲淹为什么要刻苦读书呢?指名学生汇报: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远大的志向,体现了范仲淹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人生目标。也道出了范仲淹十分刻苦读书,是为国为民,以天下为已任的。)(1)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2)练习有感情地读这句话。(3)从这句话中,我们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样的人?(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4)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再读这句话。师小结:范仲淹从政以后,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赢得了后人的赞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出示句子)这句话的意思是:青山挺拔,江水浩荡,范仲淹先生的精神品

8、质,像山一样高大挺拔,像水一样源源流长,流芳百世。这句话不仅仅是本文的结尾,更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让我们怀着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再来读这句话。(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我设计本环节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悟、合作交流中通过重点的句子对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深入感悟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班交流中来。为学生创造了宽松的参与活动的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成就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老师引导学习通过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借助重点词语的理解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去体会、去领略、去感悟范仲淹读书的刻苦。并

9、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以及对重点词语“废寝忘食”、“和衣而眠”等的理解,进而深入感悟范仲淹的发愤苦读。使一个发愤苦读的学子形象展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三、 课堂总结,拓展 1、 范仲淹为着理想苦读诗书,成就了他的一生,实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今天,你学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收获呢? 2、 讨论:你在学生或生活中也遇到过哪些类似的困难,你又是怎样克服的呢? 3、类似范仲淹的人还很多,如大家熟悉的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周恩来曾说:“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现在我们的生活,学习条件都比过去好了许多倍,可我们个别同学却胸无大志,安于现状

10、,有的偶尔立志,却无长志,今天范仲淹苦读诗书的故事就像一把金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成功的大门,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你们收获很大,赶快立志并为着志向奋斗吧!五、总结作者写作方法 1、 回顾板书,明白写人首先必须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要详略得当。 2、再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甚至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反映人物的特点和崇高精神的。 四、 作业练习 1、 读范仲淹的名著岳阳阳楼记,再次感受人物的高尚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2、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身边熟悉的人。 五、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只身苦学 (行动) 划粥割齑 (行动) 刻苦读书 谢绝佳肴 (行动、语言) 闭门不出(行动、语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