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54948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报告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信息产业区域,主要是计算机类、网络通信技术等行业,培养“建设网络、管理网络、使用网络”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适应信息技术产业如IT、ICT等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健康的人格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的法律意识观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网络实用技术;具有网络工程设计以及智能综合布线等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云计算网络系统集成以及无线网络实施等技能等。学生就业方向主要定位在网络系统集成公司、计算机

2、网络服务外包企业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施工、网络安全管理等岗位群。二、培养能力(一)专业设置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于2000年成立,主要培养面向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与建设、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通信与WLAN工程实施以及云计算与信息系统集成等职业领域高技能型人才。经过多年来的建设,该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承担19项省市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和“产教融合”横向课题,获得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生在历年国家和省市网络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所培养的学生就业率97%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超过70%,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一大批符合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专业

3、人才。该专业在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基础上,以“实境耦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践行“学教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新的教学模式,与国内外知名IT公司建立了“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和校内外顶岗实习基地,聘请了企业一线工程师加入教学团队,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师资团队,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都要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行研讨论证,从而构建了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创新性地构建了“课证融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立了订单式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了学生“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与管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项目引领”、工学结合的

4、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组织模式。(二)在校生规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生规模:近三年相关数据2019年2020年2022年在校生人数全日制招生人数(人)7013088288报到率94%94%97.5%三、培养条件(一)专业师资本专业教学团队共18人(含团队带头人和企业兼职专业带头人及兼职教师),其中学校专任教师9人,占50乐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9人,占50%。学校专任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1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基本信息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学历专业技术职务承担课程所在单位(二)校内实训条件本专业实训基地面积约为480平方米,5个功能实训室,承担着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等相

5、关专业的教学、实训和社会培训与服务任务。为了能够充分发挥网络实训基地的教学、实训和社会服务功能,本专业拥有一只具有CCNP、H3CNEH3CNE、ClW和LinUX网络认证资格的讲师,并从企业聘请了多名具有高级网络资质的兼职教师,保证了教学和实训任务的顺利进行。(1)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该学院是由企业赞助13万美元的设备和软件基础上学院投资100多万建设的比较完备的网络认证培训实训室,配备有标准的CCNA、CeNP网络实训设备、器材、配件和教学软件,提供了6组36个实训工位,可进行CCNA、CCNP认证网络工程师认证培训和实训。(2)H3C网络学院该学院是由企业赞助17万元的设备和软件基础上学院投

6、资建设的网络认证培训实训室,配备有标准的H3CNA、H3CNE、WLAN和H3CSE网络实训设备、器材、配件和教学软件,提供了10组40个实训工位,可进行认证网络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的认证培训和实训。(3)网络工程实训室网络工程实训室是一个网络系统集成综合实训室,配备有标准的综合布线实训设备和器材,配置了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和测试平台、光纤熔接机、光纤磨接设备、配线架机架、网络测试仪、各种综合布线工具等设备,可以开展各种网络综合布线6个子系统的构建、测试实训和设备调试等,能同时满足40位学生的实训和社会培训。(4)网络安全实训室该实训室通过一套集成网络试验平台,可以开展密码学及应用、主机安全、网络攻

7、防、病毒攻防、容灾备份、无线安全和生物特征七个方面的实验实训,可开展的实训项目100多个,对培养信息安全专业高级人才提供了保障。(5)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室该实训室配备有MicrosoftWindowsServer系列和红旗Linux网络操作系统实训平台,可以进行多平台的教学、实训和跨网络互联实训,能够提供常用的网络服务器如E-mai1ServerWebServersFTPSerVer等安装、配置和管理等实训,并具有MCSE和红旗Linux网络工程师社会培训功能。6)新建云计算实训室2022年投资MO万新建云计算机实训室,为云计算机与虚拟化、网络操作系统等多门课程的授课奠定基础。(H)校外实训条件

8、主要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所在单位联系人可提供的实习项目建立时间1四、培养机制与特色1.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课证融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培养模式,学生利用四个寒暑假以及大三半年的顶岗实习在企业工作,实现“工学结合”;“课证融通”是指课程的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对应,教学内容与考证内容相一致,整个专业教学计划涵盖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资格的认证,使得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施“课证融通”的教学模式,促使高职院校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一种使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密切配合、培养既具有较强

9、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又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有助于高职院校办学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双证书”制度做为高职教育改革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制度设计,是对传统高职教育的规范与调整。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行业就业准入制度、保证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举措。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内部制度保证。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从学历证书制度转向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双证制,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的保证,是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的保证。对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双型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

10、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实施“课证融通”是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关键,是实现“双证书”制度的必要手段。实施“课证融合”,将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将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体系相对应,将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对应,将教学内容与认证内容相融合。即满足了学历证书教育,又满足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真正落实“双证书”制度,进一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2.专业特色(1)专业团队经过调研论证,构建了以“职业岗位引领型”为特点的专业体系结构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建设网络、管理网络、使用网络”是经过大量企业调研、专家论证以及对社会岗位需求分析而确定的,在分析了职业岗位需求基础上,制定了

11、“职业岗位引领型”的专业课程体系,是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2)引入“网络学院”证书体系,优化了课程结构实现了“课证融通”几年来,我们与国际著名网络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企业资金支持下,将这些公司的认证课程、证书体系、教学理念等纳入了新的教学计划,从而优化了课程结构,师生可以考取对应资格证书,实现了“课证融通”,获得这些证书的学生会得到企业优先就业推荐,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3)团队锐意改革,创新了“1+1+0.5+0.5”专业教学模式,实现专业内培养方向细分本专业创新了“1+1+0.5+0.5”

12、专业教学模式,经过第一学年的基础素质的学习,第二学年,学是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第三学年进行半年校内外实境实训,半年毕业前企业顶岗实习。该训教模式很好地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进行了有机整合,强化了“学教做一体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是实现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学院进行了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强了专职教师到企业再学习、再锻炼的制度化建设,并开拓思路,制定良好的人才引进、聘用政策,构建了一只“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训教团队(教师也在企业兼职,象专业带头人在两个企业被聘为兼职高级工程),这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5)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专业核心课程必须由企

13、业专家参与共同建设,包括课程建设方案、课程教学标准、讲义与实训指导书编写以及精品课程网站等资源平台,并且要将企业真实项目纳入课程实训案例。(6)发挥学院校园网络平台资源,建立了学生勤工俭学、网络社团和实境实习的环境网络专业的学生每年都会有超过20多名的学生轮流在学校校园网络中心开展勤工俭学、网络社团和实境实习活动,他们负责整个校园网络日常基本维护任务,同事开展一些网络技能大赛训练社团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境中学以致用。五、培养质量1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雄厚的师资力量、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优良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每年都会组织校内专业技能大赛,并

14、从中选拔一批学生因材施教,参加国家和省市以及行业和企业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了国家、省、市以及行业组织的各种技能大赛一系列好成绩。学生普遍获取了中高级行业资格证书,为其提高就业竞争力打下了良好胡基础。在学院委托第三方调查报告中,学院2020年正式就业率为95%,比2019年提高6个百分点,约有74%在青岛地区就业。2020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3059元,从事的专业与所学专业对口率为62%,毕业生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满意度为97%,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9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99%。2 .社会服务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2008年开始承担教育部和山东省高职高专师资培训项目,共开

15、设网络安全技术、网络互联技术、WLAN无线网络技术、云计算与IPv6技术等4个师资培训项目,每年为全国各地高职院培训教师50余人。本专业的学生社团每年都会为当地社区、老年人大学等开展志愿服务,开展电脑维修、Internet上网培训等服务,深受欢迎和好评。本专业的学生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与多个企业合作,参与大楼网络综合布线施工、WLAN工程施工、通信基站建设等工作,为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本专业的学生通过学院校园网络实训平台,负责对全校各部门、教职工宿舍、学生宿舍等开展网络运行维护、工程维修、技术支持等工作。为西部院校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为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师资1名;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学生2批次20人,并负责安排当地就业。3 .学生满意度本专业的在校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肯教学模式等有明确的认知,对专业建立的大量实训室非常满意,专业教研室雄的师资力量同样非常放心。他们经常会对本专业的发展献言献策,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从麦克斯调查统计数据反映出,本专业历届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一直保持优良的口碑,大量优秀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保持与学校老师的交流和合作,经常会到母校为师弟师妹们作报告、讲心得。并将应届毕业生介绍到他们的企业就业,对学校、老师充满了感情。4 .毕业生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