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549482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长春版)期末综合测试题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一)基础知识(6分)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4分) (1)惆怅( ) (2)恬然( ) (3)鄙夷( ) (4)外埠( ) (5)拮据( ) (6)褴褛( ) (7)打搅( ) (8)胆怯( )2成语填空并解释所填的字。(2分)(1)狼狈不( ):_ (2)心力交( ):_ (二)名句积累与运用(9分)3会当凌绝顶,_。(杜甫望岳)4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5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6_,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观刈麦)7晏殊浣溪沙这首词在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思慕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的句子是:_

2、,_。8愁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纷繁复杂的情感,抽象而无形。但诗人却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把这种愁绪演绎得形象而生动,恰切而感人。请你从学过的古诗词(曲)中,写出能表达愁思的连续的两句。句子: _ , _。二阅读(分)(一)文言文阅读(17分)(甲)阅读圯上敬履,回答问题。(1分)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

3、:“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 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9本文选自_,作者是西汉时的史学家和文学家_。(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衣褐( ) 欲殴之( ) 履我( ) 与老人期( )11“父以足受,笑而去”。请结合上文内容理解老人的“笑”。(2分)12老人对张良的种种要求是否过分?他的真实的意图是什

4、么?(2分)13联系课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一谈张良的这段经历带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14.请你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上联:忍一时怒气,_ _。下联:得半部天书,坐帷幄中挥汉师。(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曹操诳父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注释】(1)太祖:曹操(2)嵩:曹操的父亲(3)

5、阳:同“佯”假装(4)败面喎口:脸和嘴巴歪斜(5)卒:同“猝”突然(6)差:痊愈(7)初:本来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分)(1)游荡无度()()太祖患之()16.请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下曹操为何欺骗自己的叔父。(分)17.曹操的观沧海给人一种英雄霸气,而此文中的曹操的做法却令人有些不耻。根据你的阅读积累,给曹操做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分)(二)现代文阅读(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 等 生 刘继荣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节日里,亲友相聚,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

6、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十二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老公的神情,极为尴尬。其实,我们也动过很多脑筋。为提高她的成绩,请家教,报辅导班,买

7、各种各样的资料。可到底是个孩子,身体先扛不住了,得了重感冒。几次三番折腾下来,女儿的小脸越来越苍白。而且一说考试,她就开始厌食、失眠、冒虚汗,再接着,考出了令我们瞠目结舌的三十二名。我和老公,悄无声息地放弃了轰轰烈烈的揠苗助长活动。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开心地不停鼓掌。她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A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野餐的时候,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

8、愿平分。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至下车,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老公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很多:热

9、心助人,守信用,不爱生气,好相处等等,写得最多的是乐观幽默。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猛地一震,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绒线,B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一暖。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

10、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长大成人后,她一定会成为:贤淑的妻子,温柔的母亲,甚至,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在那些漫长的岁月里,她都能安然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作为父母,还想为孩子祈求怎样更好的未来呢?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面面相觑( ) 瞠目结舌( ) 揠苗助长( ) 祈求( )1文章开篇写道中秋亲友相聚,后来又为什么写周末同事郊游呢?(3分) 文中父亲对女儿的情感是怎样一步一步变化的呢?(分) 2、文中女儿的形象前后截然不同,这主要是借助什么手法完成的?(2分) 2“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 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

11、些笔墨在塑造女儿形象上起什么作用?(分) 2“她安静地织着绒线,B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这段话进行评析。 (分) 2、文中的父母对于女儿这个“中等生”到底持怎样的态度?(分) 2、“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谈谈你从这句话里获得的人生启示。(分) (三)名著阅读(5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玄德拜请日:“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将拱听明诲”。孔明曰:“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率。泪沾袍袖表襟尽湿。孔明见其意

12、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遂命关、张入拜,献金帛礼物。孔明固辞不受。玄德曰:“此非聘大贤之礼,但表刘备寸心。”孔明方受。 2以上选段出自古典名著_,作者是_。(1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一句表达其淡泊名利的志趣,上面的选段中的哪两句话与之相吻合?(2分) 2、结合选文说明能够感动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三、作文(60分)以下作文任选其一。作文(1)题目:我理想中的朋友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时身上沾满了泥土,衣服也撕破了一截。 “怎么啦?”母亲惊诧地问。 “班上的杰克老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今天他又惹女生哭,我看不过去,就说了他几句”“后来怎样?”母亲焦急地问。 “没想到,他不但骂我多管闲事,还把我拖到教室外打了一顿。” “那你” “我已经给了他应有的回报。”孩子露齿而笑。 “你是说你还手了?你要知道,你可是练过空手道的高手,万一” “不!”孩子快乐地说:“我原谅他了!”作文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4)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