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51921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终稿.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以广东图特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摘要】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薪酬管理制度与分配方案,已成为每个中小企业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广东图特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薪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薪酬、薪酬管理第一章 绪论1、国内外薪酬管理机制研究评述1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薪酬的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总结起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研究: 从薪酬战略角度:许多研究者都认为,一个有效的奖赏系统不仅需要人力资源战略和工资战略的紧密联系,还需要整个薪酬

2、系统和企业的总体经营战略的清晰配合。Gomcz-Mcjia&Welboume在回顾了薪酬战略的文献的基础上研究了薪酬和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评估薪酬战略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改进薪酬战略的一些建议。Weber&Rynes研究了薪酬管理者如何将有关目前的职位工资、市场利率以及工作评估的分值等信息综合考虑而得出工资率,在关于工资率的决定因素方面,研究工资战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以及工资战略在市场调查和工作评估信息中的影响力。从工作及群体因素对薪酬影响角度:这一领域主要是研究工作本身的因素、工作的改变,以及群体因素对于薪酬的影响。Wageman&Baker研究了工作依存和奖赏依存对于群体行为和绩效的联

3、合影响,认为工作依存会促进工作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而奖赏依存会提高整体绩效。心理学角度: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从雇员对薪酬的满意度、动机、价值观以及心理上的反应。Rynes,Gerhart&Parks在对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在心理学研究中要将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和绩效报酬(pay for performance)联系起来,并研究了不同的绩效报酬系统,如绩效工资,个人激励和团队激励等,并得出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对于绩效评估、绩效报酬和绩效改进的研究有很重要的贡献。公平理论:薪酬的公平既包括分配的公平,也包括程序的公平,同时还涉及到薪酬中与伦理有关的问题。McFa

4、rlinSweeney认为分配公平是两个。个人性结果(薪水满意度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预测源,而程序公平是两个“组织性结果”(组织承诺和下属对上司的评估)的更重要预测。Moorman的研究表示,分配公平与工作满意度、程序公平、交互公平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五个维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Mastcrson等认为,程序公平和交互公平正通过不同的干涉机制来影响其他的变量,程序公平通过改变组织支持观来影响其它变量,而互动公平通过改变领导成员交换观来影响其它变量。性别和种族对于薪酬的影响:这个领域的研究主要探讨在性别和种族差异上形成的工资差异。研究者们探索用于测量工资差距的工具,分析其历史原因、行业原因,以及在

5、管理层表现出的性别上的工资差异。不同的研究者研究了不同地区的情况,如Brainerd研究了在东欧地区和前苏联的工资性别差异;Well&Kimball研究了美国的医疗卫生管理者在薪酬水平上的性别差异情况。Baldwin&Johnson研究了男性黑人在工作上的被歧视情况,体现在包括薪酬的差距和雇用率的差距上。 管理者薪酬:在80年代和90年代,管理者薪酬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由Jensen&Meckling最先研究,他们定义了代理成本,确定了减少这些成本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股权所有制、资本结构、债务契约和激励薪酬等)。管理者薪酬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也是研究的热点,如Co

6、ughlan&Schmidt基于1978-1982年的149个公司的数据,研究了CEO现金薪酬的变化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1.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于薪酬的研究也基本上基于国外研究的几个方面,一些国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如经营战略和薪酬战略的匹配问题、管理者薪酬问题等也是国内薪酬研究中被反复研究的重点对象,相关文献很多。但是,国内关于薪酬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完全沿袭了国外的框架,更多的是把国外的薪酬战略理论介绍到我国,或运用西方基础理论框架,对现实问题进行理论或实证分析。国内研究者在研发人员的薪酬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不同的研究角度切入,具体有:从产权的角度:张旭井、孟庆伟从产权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中的激

7、励问题。黄颖、王勉、张铀分析了企业研发活动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来源。并进一步研讨了企业研发活动中委托代理行为的表现形式,最后探讨了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理论模型和实践对策。 从人力资本角度:张军、龚建立在2002年分析了科技人力资本组成要素及其参与收益分配的依据。在2003年又分析了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活动的特征、其个性特征和需求特征,针对当前中国科技人员的激励现状。提出了强化科技人员激励的5项对策。应瑛、王毅引入动态观点,对企业动态激励体系进行系统探讨,在探讨了研究开发人员静态激励失效现象后,把该现象归结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递减。并提出解决静态激励失效问题的动态激励体系框架。从激励的组合和措施角度:孙

8、利辉、朱伟民和万迪芳探讨了企业对研发人员组织激励的性质和要求,提出企业研发人员组织激励实施模式。于贵穴、周景璋总结出了高科技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措施:合理的薪酬体系(岗位技能工资、研发人员持股、股票期权、技术入股),完美的职业生涯管理。有效的培训计划,公正的绩效测评,情感激励,参与激励等。朱少英等指出企业与科研人员在利益目标上的非完全一致性,构建了一个基于利益目标的组合激励模型。分析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替代关系,从理论上阐明了组合激威均衡的有效性。杨建君、李垣从物质激励和环境激励等方面。分析了对研发人员进行创新激励的一些基本特征,并提出了股东、企业家与研发人员之间的循环激励链模型。此外,黄健柏

9、、张燕君分析团队激励薪酬的运行机理,并将其应用于研发项目团队的激励,以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并提高创新效率。孔玉生、朱乃平从科技资源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角度,探索企业收益分配模式改革。杨洵、师萍对现存研发人员激励理论的评述,运用动态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一个企业研发人员激励机制的动态模型。总体而言,国内外现有的研究中,关于薪酬的研究已经涉及到方方面面,除了薪酬战略、薪酬公平、管理者薪酬等角度迸行研究外,还涉及一些对特殊的领域,如性别和种族对于薪酬的影响。此外,薪酬的研究除了在管理学领域作为主要阵地外,还更多结合了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如心理学上的基础理论及各种测量量表就运用于一些研究之中,还有经

10、济学上的一些传统的模型和假设也被运用于研究之中。近年来团队薪酬成为薪酬研究中的热点,研发人员的工作方式是典型的团队工作,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这个角度研究,研究内容多数是设计研发团队薪酬应该包括那些方面,以及设计研发团队薪酬的意义,或者是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构建研发团队薪酬激励的动态模型,这其中大多数研究集中于理论分析,未对研发团队薪酬激励分配方案进行系统研究。因此,如何结合研发团队工作的特点和研发团队成员的个性特点探索出切实可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研发团队薪酬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林荣瑞在如何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中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应协助员工建立自己的愿景,并与企业的目标相结 合;让

11、员工参与团队的决策,以表示对员工能力的认可,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感;随时随地让员工感到企业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企业应帮助员工赚钱并协助员工成功。2、我国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现状2.1薪酬制度不科学薪酬制度主要是指薪酬制定的依据、制定各类人员的薪酬水平的方法;而薪酬体系则指具体的个体薪酬水平确定后,如何确定其构成;两者同其他薪酬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薪酬系统。薪酬界定缺乏理性的战略思考。许多中小企业对自己的发展战略思考不多,更谈不上思考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去支撑企业发展战略。忽视薪酬体系中的“内在薪酬”。广义的薪酬可分为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两个部分。前者是人们从工作本身中得到的满足,它一般无须企业耗费什么

12、经济资源。后者则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实质性东西,它需要企业在经济资源方面付出相应的代价。在相当多情况下,由于老总们对员工人格尊重不够,甚至根本没有注意到“内在薪酬”的存在,导致的后果是员工的内在薪酬为负数,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极低,劳资关系紧张。薪酬制度是企业薪酬的根本大法,是薪酬系统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根本。薪酬制度制定不科学是薪酬其他“病症”的根源。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在一个历史较长的公司中表现为年资成为主要的付酬对象;升职与加薪以个人的服务年资为基础,导致依人定岗而非以岗定人;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加班作为弥补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新鲜血液之薪酬的主要调剂手段,导致公

13、司的薪酬矛盾加剧,最终使企业陷入对外不具竞争力和对内的体制不公平的境地。2.2薪酬体系不合理薪酬体系是指薪酬的构成,即一个人的工作报酬由哪几部分构成。一般而言:员工的薪酬包括以下几大主要部分:基本薪酬(即本薪)、奖金、津贴、福利、保险五大部分。首先,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中,没有形成规范、合理的薪酬体系,也没有科学的工作分析、职位设计、职位分析、薪酬设计、绩效管理评估系统,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已经成为中国中小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企业求才若渴,但不能做到外部竞争性与内部一致性很好的结合,也是中小企业薪酬体系的真实写照。其次,中小企业没有固定、完善的薪酬构

14、架,往往是哪里破了就补哪里,于是呈现出“打补丁”式的薪酬体系。中小企业薪酬随意性太强,人才聘用阶段评估不科学,开出不合理的高薪,也是中小企业的一大怪现状。同一个岗位,同样的工作,同样的能力,有些会在老板面前表功诉苦的,得到加薪,不会来事的员工再苦干也得不到老板的提薪。再次,缺乏诚信,甚至违反法律法规,也是不少中小企业经常干的事情。国内有些赴纳斯达克上市的著名的网络公司,为了使财务报表好看,甚至采取大量使用实习员工的办法:这些实习员工使用期满后,不给转为正式员工,有时长达一两年,工资按正式工待遇照发,但不给上社会保险、相关福利等,目的就是使报表干净,好看,人力成本更低,利润更高。这样做的结果可想

15、而知,中小企业一时可能得到充足的高素质的人才;从长远来看,中小企业必然为其杀鸡取卵的做法付出惨痛的代价。2.3薪酬设计原则失当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差别的程度高于关心薪酬水平,然而员工个人能力及其工作职务、工作态度的区别必然带来个人薪酬的差别,如何使这种“差别”既能鼓励先进又能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而且又体现公平,这对薪酬管理来说越来越重要。在现实的薪酬管理中,这一点往往被忽视。企业薪酬设计应遵循“公平与公正、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特别是对内公平,不同部门之间或同一个部门不同人之间,薪酬水平必须反映岗位责任和能力的大小,也就是薪酬差别必须合理。企业内部薪酬的不合理,会造成不同部门之间以

16、及相同部门个人之间权力与责任不对称,使部分员工在比较中,有失公平感,造成心理的失衡严重影响士气,也打击了个人工作的积极性。2.4绩效评估方面的问题绩效评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临的复杂且令人头痛的难题。我国中小企业的绩效评估同样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扰。首先,绩效指标效度较低。现行普遍推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中规定的“德、能、勤、绩、独”五项标准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绩效评估标准过于笼统,评估内容大体相同,部门之间、被评估者之间缺乏可比性,评估者无所适从。而且很多机构都没有工作说明书,没有进行过工作分析,在这种情况下,某一特定职位所要求的职责和权利没有完全理清,这就使指标提取的科学性上打了折扣,随意性增大,效度得不到保证。其次,绩效评估方式陈旧、单一。一是领导考核与员工考核相脱节。要么是领导一个人说了算,根本不考虑员工的评论,要么采取极端民主化的做法,把决定权全部交给员工,最终流于形式。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现状与发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