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1518183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模拟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n 安徽省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语 文 试 题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 共67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切始于世博会“一切始于世博会”,是人们对世博会云集了各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成果和最新潮的产品及概念模式的由衷赞叹。每一届博览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文明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参与世博会与日本同步,但没有日本学得彻底。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与其效仿西方创办博览会,促进生产改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无关联。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历届世博会对促进各国技术创新、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

2、作,从而带动整个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直接推进作用。然而,在根本意义上,世博会的功用还不限于单纯的经济和科技交流,而是范围更为广大的整体性人类文明交流。博览会以娱乐休闲、交流沟通为特征,体现着民族和谐的理念。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维多利亚女王就宣布藉由博览会实现全体人类之间和平与高尚的竞争,促进彼此相互了解,以增进人类福祉。其宣示成为日后各国举办博览会的正当理由。博览会是一种以教育民众为主要目的的展览活动,它详细罗列人类满足文明需要所拥有的手段,展示人类活动所取得的进步和发展前景。它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根据以往的经历或者借助未来的曙光来启发思考。此外,促进交流和巩固各民族之间的和

3、平是博览会的另两个目的。博览会一方面提供思想观念、科学技术和物质财富的展示与比较,互相学习、充实,另一方面有助于接受他人的差异,更好地寻求谅解。世博会是未来发展的平台。1974年斯波坎国际博览会将环境问题作为主题。1982年诺克斯维尔国际能源博览会,首次以能源问题为主题。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以人为本,建设科学的城市是上海世博会展示的理念,该世博会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将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空间,为新技术核心产品的营销开辟新市场,为人类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动力。18

4、51年伦敦世博会建造的“水晶宫”,预示着人类建造史上“玻璃时代”的到来;1889年巴黎世博会留下的埃菲尔铁塔,象征着“钢铁时代”的来临。许多重大科技发明都是通过世博会的介绍而在全球传播开来的。作为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博览会浓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下,也会相应地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从而被纳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世界级的国际大都市均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着力提升城市功能,进而促进举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上海世博会不仅带来了世博会自身需要的投资建设,而且能加快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借助“世博会效应”,一个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在

5、本世纪迅速崛起。“一切始于世博会”,21世纪的中国必将以世博会为契机而腾飞。1从原文看,下列对于“一切始于世博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本等国家正是起步于世博会而走向发达,他们效仿西方国家创办博览会。B每一届世博会都云集了各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C每一届世博会都给人类带来最新潮的产品与新的概念模式。D作者渴望中国能够借助举办2010年世博会腾飞于世界,并且对此充满信心。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博会是世界发展的平台,那些关系到世界未来和发展的重要话题,比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都是通过世博会引起人类关注的。B世博会虽然是西方工业革

6、命的产物,但它自诞生起就承担了促进人类的和平与交流的责任,各国都是凭借这一理由而成功获得举办博览会的资格。C世博会让人们在休闲和娱乐的同时,通过展会传播技能,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教育和启发人类积极思考,有利于互相之间接受差异。D首次以城市问题为主题,是上海世博会的创新之举,上海市也因此成为展示21世纪“和谐社会”,体现“和谐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博会的交流有多个层面,虽然经济和科技交流能促进各国扩大贸易、加强国际合作,但其最根本意义是整体性人类文明的交流。B基于世博会对主办城市和国家各方面的带动作用以及上海的地域位置考虑,上海世博会必将推

7、动长三角城市群快速崛起。C上海将藉由2010年世博会使自己的城市功能比如基础设施等得以提升,同时也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D受上海世博会的现代气息和新兴科技浪潮的冲击,相对落后的中国将会开始自身的工业化和科技化建设,以融入世界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之中。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膺传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征,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

8、。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先是,羌虏及疏勒、龟兹数出攻抄张掖、酒泉、云中诸郡,百姓屡被其害。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 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

9、畏李校尉。” 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陀,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及遭党事,当考实膺等。案经三府,太尉陈蕃却之。曰:“今所考案,皆海内人誉,忧国忠公之臣。此等犹将十世宥也,岂有罪名不章而致收掠者乎?”不肯平署。帝愈怒,遂下膺等于黄门北寺狱。膺等颇引宦官子弟,宦官多惧,请帝以天时宜赦,于是大赦天下。膺免归乡里,居阳城山中,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 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 (节选自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传)4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爽尝就谒膺 谒:揭发 B百姓屡被其害 被: 遭受C其见慕如此 见:拜见 D而污秽朝廷 污秽:黑暗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张让弟朔为野王令 谁为大王为此计C因为其御,既还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D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膺转任护乌桓校尉时,鲜卑多次侵犯边塞,他身先士卒,率领军队击败并赶走了他们,敌寇非常害怕他。B李膺多次被朝廷、官府征召担任重要职务,由于他为政清明威严,不少担任守卫的官员因

11、此而弃官出走。C李膺嫉恶如仇,不畏权势,在担任司隶校尉时惩治了贪残无道的张朔,在宦官中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D朝纲颓败时,李膺独自守持法度,保守声名。后来张俭事发而受牵连,但他临危不惧,最终被拷打致死。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3分)译文: (2)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4分)译文: (3)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3分)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官舍竹 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闲

12、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8请指出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巧妙,并分析其用字的妙处。(4分)答: 9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3)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4)沧海月明珠有泪, 。(李商隐锦瑟)(5)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6 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三、(25分)阅读下

13、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老渔夫美国玛丽芭特斯布雷我们家位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对面。和附近的有些居民一样,我们把楼上的房间出租给医院的门诊病人,楼下的则留给自己居住。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正忙着为家人准备晚餐。突然,门铃响了起来,外面站着一个瘦小枯干而又严重驼背的老人。最为骇人的还是那张脸,因为红肿而严重的不对称。然而,他的声音很是和蔼友善:“晚上好,太太。我来这里看看有没有房间出租,我只住一个晚上。我从东海岸来此求医,回去的公车要明早才有。”他从中午就开始找住的地方,可是没人接纳。“我猜都是因为我的脸。不过医生说,它会好起来的。” 说实话,看着那张可怕的脸,我也有些犹豫不决。但是老人的诚恳最终还是打动了我,“我可以在走廊的摇椅上睡一觉,明天早上就乘公车回家。”晚饭好了,我们邀请老人一起进餐。“不了,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自己准备了食物。”老人笑着向我们摇了摇手中的棕色纸袋。 晚饭过后,我到外面和老人聊了一会儿。我发现,在他瘦小的身躯里却包含着格外宽广的胸怀。他以打渔为生,养活着女儿、女婿以及他们的5个孩子。女婿因伤而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