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氧化还原法测其含量实验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518139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C氧化还原法测其含量实验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维生素C氧化还原法测其含量实验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维生素C氧化还原法测其含量实验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维生素C氧化还原法测其含量实验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C氧化还原法测其含量实验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设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 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2. 了解直接碘量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3. 掌握直接碘量法的基本操作。二、实验原理 电对电位低的较强还原性物质,可用碘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这种滴定方法,称为直接碘量法。维生素c(c6h806)又称抗坏血酸,其分子中的烯二醇基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初2定 量氧化成二酮基,所以可用直接碘量法测定其含量。其反应式如下:C6H86+I2=C6H66 + 2HI从反应式可知,在碱性条件下,有利于反应向右进行。但由于维生素C的还原性很强, 即使在弱酸性条件下,此反应也能进行得相当完全。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维生素C易被空

2、气中的o2氧化而产生误差,尤其在碱性条件下,误差更大。故该滴定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以减慢副反应的速度。三、实验仪器和药品仪器: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25mL,棕色),吸量管(2mL),量筒(15mL、5mL),锥 形瓶(250ml)。药品:维生素C注射液(20mL 2.5g),12标准溶液(0.05mol L-1),稀醋酸,丙酮,淀 粉指示剂。四、实验操作步骤1. 12标准溶液(0.05mol L-1)的配制取M10.8g于小烧杯中,加水约15mL,搅拌使其溶解。再取/23.9g,加入上述KI溶液 中,搅拌至/2完全溶解后,加盐酸1滴,转移至棕色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300mL,摇匀, 用垂

3、熔玻璃滤器过滤。2. 12标准溶液(0.05mol L-1)的标定精密称取在105C干燥至恒重的基准物质As2033份,每份在0.10800.1320g之间, 置于3个锥形瓶中,各加NaOH溶液(1mol L-1) 4.00mL使溶解,加蒸馏水20.00mL与酚 酞指示剂1滴,滴加H2S04溶液(1mol L-1)至粉红色褪去,再加NaHCO32g,蒸馏水30.00mL 及淀粉指示剂2mL,用待标定的/2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浅蓝紫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 碘标准溶液的体积。3. 维生素C的测量精密量取维生素C注射液1.6mL (约相当于维生素C 0.2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新 煮沸并

4、放冷至室温的蒸馏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 示液1mL,用/2标准溶液(0.05mol L-1 )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不褪,即为终 点。记录所消耗的/2标准溶液的体积。4. 数据记录平行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并计算相对平均偏差。五、实验结果1. 数据记录IIIIII维生素C注射液体积(ml)碘标准溶液体积(ml)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C平均含量(%)RSD(%)2. 结果计算计算式:维生素c(%)= /8。6 X 10% 叫六、注意事项1. 在配制/2标准溶液时,将/2加入浓KI溶液后,必须搅拌至;2完全溶解后,才能加水 稀释。若过早稀释,碘极难完全溶解。2. 碘有腐蚀性,应在干净的表面皿上称取。3. 维生素C被溶解后,易被空气氧化而引入误差。所以,应移取1份,滴定1份,不 要3份同时移取。4. /2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有两种,较常用的是以2的浓度表示,另一种是以7-的 浓度表示(如我国药典),该实验是以/2的浓度表示。因为C/=2C/2,所以使用/2标准 溶液时,应注意其浓度是以哪种方法表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