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516490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自转及地理意义练习题(高考复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自转及其意义 双基回归一、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与速度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时,侧视图上一般容易判断,但在极视图中有时需要利用经度的变化规律来判断:西经度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度数逐渐变小,东经度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度数逐渐增大。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的时间。1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1太阳日为24小时。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太阳日是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 3自转速度:除极点外各地的角速度相同(15 0 /小时,1 0 /4分);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1670km/h,其他纬线上的自转线速度V=1670c

2、oskm/h其中为纬度 ,南北纬60上的自转线速度恰好是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的一半。注意,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为零。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1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的自转运动。 (2)晨昏线(圈) 含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可分为晨线和昏线。(如下图甲) 判断: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一般规律是:纬线上的各点,随着地球的自转,如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此分界线为晨线,如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则此分界线为昏线。如上图乙中,P 点随着地球的自转,由夜半球越过BC到达昼半球,所以BC线为晨线,Q点随着地球的自转,由昼半球越过AB线到达夜半球,

3、所以AB为昏线。 晨昏圈平面的三个特点:a 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总是保持垂直;b 晨昏圈平面与经线平面的夹角为02326;c晨昏圈与纬线圈相切的两个切点分别为晨线和昏线的两个端点,也是晨线和昏线的分界点 。应用 a据晨昏线与经纬线圈的关系判断日期、季节 b晨昏线上的时间信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晨线与纬线的交点即为日出,日出时间为此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昏线与纬线的交点即为日落,日落时间为此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晨昏线与极昼圈的切点处为0点或24点,与极夜圈的切点为12点。 c利用晨昏线、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的关系互相推断如上丙图中

4、,已知AB为晨线,BC为昏线,则可判断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点为南极点。 例题(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题。下列四幅图中,与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读“地球某时刻晨昏线分布图”,回答问题。(1)该图是以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在N点的_方向,P点地方时为_时。(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3)为_线,其中是_线,是_线。考点二地方时典例导入2.当地(72E,30N)时间9月23日8:00,M村庄居民看到太阳位于山顶P。据此回答(1)(2)题。(1)山顶P相对于M村的方位

5、是()A正东 B东南 C东北 D西南(2)该日当地日出时刻,上海有架飞机刚好起飞,2小时32分钟后到达东京(135E)机场,则到达的当地时间是()A8:12 B10:32 C12:44 D14:44疑难剖析1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转,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要早,即东早西晚。因此,就会产生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的地方时相同。2有关地方时的计算(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和两地经度差,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特别提醒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以0经线为准,

6、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两地经度差为“”。(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和两地地方时差,求另一地的经度公式:已知经度1/4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某地经度特别提醒公式中加号或减号的选择:a.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b.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经度时用“”。地方时差的计算:用两地地方时的大数减去小数。具体的时间计算题往往是以图的形式展开,这需要注意找到时间计算的切入点:一是依据晨昏线确定地方时;二是依据太阳直射点确定地方时。E考点三时区与区时疑难剖析1

7、时区的划分(1)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2)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3)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4)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2有关时区和区时的计算(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公式:某地经度15商 (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取商的四舍五入得数)注意: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2)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的方法公式:注意:除零时区外,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东

8、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180合称为180经线)。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与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3)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注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要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要用“”。两地的区时差数,即为两地的时区差数。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日时间。24时也可写作次日0时。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是第二天,因此,时间要减去24小时,日期则要加一天;求得的时间是负值时,则是前一天,因此,时间要加上24小时,日期要减一天。考点四日界线及某日期占全球的百分比1日界线的概念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

9、“国际日期变更线”,也称“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2日界线的特征日界线西侧日界线东侧时区东十二区西十二区经度东经度西经度时刻相同相同日期今天昨天日期变更见图见图地球自转方向3.日期变更的判断(1)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2)图解日期变更a经线展开图b极地投影图注意: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时时。为

10、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为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从北极点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侧,经过萨摩亚、斐济、汤加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侧,继续沿180经线到达南极点。历年高考真题:1北京时间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6月26日8时7分,神舟十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据此完成(1)(2)题。(1)当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39N,98E)发射升空时,纽约(40N,74W)的区时是()A10日4时38分 B11日4时38分C11日5时38分 D10日5时3

11、8分(2)神舟十号飞船成功着陆时,日期为6月26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0 B1/4 C1/2 D1/32(2013广东高考)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0 B. C. D.3(2012广东高考)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总结:地方时与区时的相关计算(1) 地方时的计算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 (东 西 )例如:已知120E的地方时为12时,求110E

12、的地方时?(2) 时区、区时 时区的划分 某区区时该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计算问题A已知时区中央经线方法:中央经线时区数15例: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B已知经度所在时区方法:时区数已知经度15(四舍五入)例:110E所在时区为?C已知一地的地方时另一地的区时例:已知70E的地方时为12时,求东八区的区时?D已知一地区时另一地的地方时例:已知西五区的区时为6时,求20E的地方时?a.东 西 E已知一地的区时另一地的区时b.不跨越180日界线方法: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 例:当北京时间是8月13日9时5分时,求东十二区的区时?西十二区的区时?考点五.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1)规律:当观察者面

13、向物体运动方向时,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随着纬度的增高,偏向愈明显。 (2)判断:借助物理学上的: “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四指代表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即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例题: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之一。但千百年来,水患灾害成为困扰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为此国家斥巨资加固中下游地区的长江堤防,其中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堤段将投资近百亿人民币,将部分江内堤岸由沙土改为石砌。 材料二 上海是长江流域经济发

14、展的龙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建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用砂量大增,由此引发了长江非法采砂屡禁不止。由于非法采砂导致的长江交通事故、江岸崩堤时有发生。 (1)图中河段是荆江河段的一部分,A、B 两岸更需加固江内堤坝的是_岸,理由 是_。 (2)长江航道内的非法采砂船要想采到更多的江砂,一般把采砂船停靠在靠近A、B两岸的河岸附近,判断理由是什么? (3)图中江心小岛若干年后由于泥沙淤泥可能与 _ (C或D)岸相连。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C、昼夜现象 D、我国乌苏里江上朝霞满天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2、从地转偏向力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