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51444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丽勤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调查成员:九三班全体成员整理人员:高育洁、季静雯、高研、张豪爽、沈子龙辅导教师:刘丽勤 20年月9日到月1日 关于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 公共场所的设施及招牌、广告、商品包装说明、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行业中的用字规范状况,探究社会上的错字、别字,使用简化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的情况,对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提出善意的批评,建议使用规范汉字。 二、调查背景: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许多外国人也都在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国的文字在世界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

2、语言文字法指出: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 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促进民族间交流、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体应运而生,影视、广告、出版物接踵而来,商品包装,广告招牌变着花样地吸引顾客这是时代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许多不规范文字,给人们带来许多不便,社会用字情况不容乐观,不规范用字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调查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活动,了解社会用字基本状况,加强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 2、通过

3、调查研究活动,增强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认识到使用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3、通过调查研究活动,提高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调查研究活动,增加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为规范社会用字作出贡献。 四、本次调查活动的流程: (一)动员阶段(月9日-10日)。先在班上对全体同学进行活动介绍,并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这项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3个活动小组。之后我们还集中学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资料。为调查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做了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 (二)实地调查,采集实例阶段(2月11日-月日)。月11日进入假期,这一阶段小组成员广范深入社会各个领域:汜水各个行政村、上街、荥阳等,尽可

4、能多的搜集第一手材料。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做准备。 (三)分析研究阶段(月日-10日)。月8日学生返校,到月日这3天我们把采集到不规范用字的实例进行分类整理,把不规范用字分为错别字、繁简字体混用字、汉英混用字、滥用简化字、滥用“成语”谐音、及网络语言书面化等五大类,找出规律。 (四)总结交流阶段(3月1日-12日)。在这一阶段我们分析了社会上诸多不规范用字存在的原因,向有关部门或个人提出整改意见,撰写本次研究性活动的调查报告。 五、调查活动的统计结果: 本次研究所用结果来自小组成员实地调查笔记和部分照片。均以调查表形式或照片呈现。发出调查表20余份收回18份,筛选其中具备研究价值的部分作为研究的

5、依据。 六、不规范用字形成的原因。总的看分为故意写错和无意写错两种。 (一)故意写错有以下几个原因: 、广告词:有些广告商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故意将一些商店招牌或广告词写成谐音字引人注意,如:某药品广告:“咳”不容缓;网吧招牌:一“网”情深;服装店招牌:“衣佳”人、“衣衣”不舍;山地车广告:“骑”乐无穷;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钢琴广告:“琴”有独钟、一见钟“琴”;眼镜广告:一“明”惊人;空调广告:终生无“汗”;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口腔门诊广告:“快治”人口;快餐店广告:“烧”胜一筹;电熨斗广告:百“衣”百顺;饮品西点门牌:幽“沫”;等等。这些字在成年人来说知

6、道是本该怎么写,也能理解商家为何这样用,但对年幼无知识字量尚少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一头雾水,带来许多不好的影响。 、平时,为了节省时间,书写方便,人们用了简化字,例如:某小吃部的招牌上写着餐厅,其中“餐”字只写了左上角的一个部首。实际上那是早己被淘汰了的简化字。有些人为了简便省事,把“桂圆”写成了“桂元”,更有甚者,他嫌“豆腐”二字中的“腐”难写,就直接写成“豆付”了。还有个饭店门口居然把“盒饭”写成了“合饭”。菜店广告把“原价”的“原”写成“厂”里面一个“元”。道路急弯处墙上的提示语“拐弯慢行”的“慢”右边写成“万”。农村墙体标语把“建”的里面部分写成“占”等等。 3、繁体字的使用字则是为了

7、崇尚古人,为了书写美观或为了表现自己的才华。这些字多见于某些题写的牌匾上,还有些商店的招牌是繁简字混用,临摹毛笔书法字帖的人也会使用。 4、经常上网聊天人员用惯了网上所谓的通用语言,有意无意的就把网络语言书面化了。 、商店的门牌汉语和外语混用。蛋糕房名字加进英文字母“diy”;服装店招牌用英文或韩文等。 (二)无意写错的有以下原因: 、书写者不知道这个字本该怎么写,这些人往往文化水平较低。例如:菜店的广告把蔬菜的“蔬”写成“疏”;还有下图中“恭候”写成“恭侯”;“渔具”写成“渔俱”;还有“第三”的“第”,“伶俐”的“伶”也都是写错的字。 、书写者的态度不认真。写完之后没有仔细校对,造成错别字。

8、这种情况多见于出版物,或者影视中出现的字幕上,这些人可都算是“文化人”,如果认真仔细的话应该不会出现错别字。还有校园内的板报上,也有因为粗心而写错的字,比如“时间匆匆流走”的“匆匆”错写成下面多加个“心”。 3、有些字的确容易写错,就是“文化人”有时也是模棱两可。例如:“同仇敌忾”错写成“同仇敌慨”;“相形见绌“错写成“相形见拙”;“销声匿迹”错写成“消声匿迹”等等。这些字需要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对待,才能避免出错。 六、纠正社会不规范用字的几点建议: 首先,政府部门高度重视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努力营造一种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在公共

9、场所出现的语言文字做出硬性的规定,对不规范用字现象予以相应的处理。 其次,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意识,自觉为净化语言环境作贡献。让祖国语言文字得以正确使用并能健康发展,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对于新闻媒体、出版部门来说,更是责无旁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体来了解信息,尤其是对于识字量不多的未成年人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因此,整顿规范媒体、出版物的用字,就显得更为重要。新闻工作者和其他搞文字工作者,应当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用字的楷模,而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疏忽对他人造成误导。 再次,商家应当把主要精力放

10、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上,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来招揽顾客,创造利润,而不应该在广告和店名上做过多的表面文章,广告店名再别出心裁,而商品不被消费者认可,也只能是枉费心机。 第四,那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群,应当加强学习。至少眼前用到的非常有限的几个字应当学会。卖豆腐的不应该把豆腐写成“豆付”,卖鸡蛋的也不应该把鸡蛋写成“鸡旦”,小吃部的老板更不应该把啤酒写成“啤九”。 第五,学校机关等文化部门应当大力提倡和带头践行“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在这一点上应当成为其他行业和部门的表率。 我们大声呼吁。全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来关注母语的健康发展。 七、关于社会上不规范用字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可以发

11、现,汉语的错字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有些是因长期习惯而懒得改,有些是没意识到错误。这样就可能使原来要表达的意思改变,甚至让人费解。对正确使用中国文字,我们感到责任重大。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字有着不同的解释,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或无心之失而写错别字。这样会带来很多的麻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写错别字的危害和影响。如果有外国朋友来中国参观旅游,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自己书写的不规范文字会作何感想。我们中国人又会作何感想。 中国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学习,遇到问题时,勤向谦虚、公正、标准的老师字典请教,正确使用中国文字。 总之,汉字规范化是一个长期的艰

12、苦的过程,不是一时一人所能解决的大问题,但从净化语言文字并保证其能够健康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这一问题还必须解决。它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通力合作才有可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第二篇:社会不规范用字调查报告社会用字调查报告 调查内容:社会不规范用字情况 调查目的。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正确使用汉字是每个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街头宣传文字、广告标语上却有不少不规范字和错别字,这些明显的错字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不规范字展开调查,正确引导并建议他们改正,在文字使用中体现社会进步和文明。 调查人员:南门镇中心小学02X级一班调查时

13、间:0X年暑期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礼仪之邦,特别是中国文字。中国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但是,现代的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那些现代的字使现今这个社会出现了许多的错别字。 在现代的这个社会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的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把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子意思改变了。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大量的汉字书写不规范的情况。 一、大量使用繁体字 在此次搜寻不规范用字中,繁体字是发现最多的一类。有多处因使用繁体字而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出现多处不规范书写汉字的现象。

14、二、部分手写招牌、标语使用错字、简化字甚至别字 由于现在大多广告处牌都是通过电脑制作而成,而电脑根本就打不出错字、简化字,所以在多个广告牌中,未发现错字、别字情况,只找到了五处使用繁体字的情况,但一些手写的广告和标语中,错字、简化字还是不少。如将“乐队”、“花圈”中的“队”、“花”写成错字,将“停车住宿”的“停”,“餐厅”的“餐”写成简化字。这么一改变,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特别扭。如果这些错字、简字继续下去,那么以后的文字会变成什么样呢。 三、随意变形文字 除了以上所举的不规范文字,一些店铺业主为了达到吸引顾客眼球的目的,对文字进行随意变形,或中英文并用。如将“欢迎光临”变为自己创造的异体字,千

15、奇百怪。 四、语法错误 虽然不属于不规范文字,但让人感觉更加别扭。如“星期八服饰”,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公共场所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还较严重,而这又恰恰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因此,我们觉得政府应该重视,以行政命令来规范公共场所的用字。 通过一个暑期的调查活动,同学们收获颇多: 1、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感受到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经过调查研究,学生规范用字的思想意识加强了,认识到了使用不规范字的危害和不便,决心从我做起,正确使用规范字,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为规范社会用字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02年9月 第三篇:调查我们身边的不规范字调查报告调查我们身边的不规范字调查报告 一七班学生范庭语撰写 调查时间:02X年8月1日8月29日 调查内容。招牌、广告、海报、张贴品、宣传品、菜单、商店摊点、书店、杂志、报刊、书籍等处的用字情况。 调查结果分类: 1.错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