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514348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法6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婚姻法颁布0年折射中国人婚姻心态变化牵手对爱情的诠释透露出人们在抱负与现实之间的挣扎蜗居中的两姐妹,代表了新时期不同的婚姻爱情观1月8日,中国法学会婚姻法学研究会举办婚姻法颁布60周年纪念会。有消息称,“小三”或将被追究侵犯配偶权。然而第二天,参会专家就向闻讯而至的记者表达,该提法并未在会上被讨论,更不存在所谓的立法。 消息虽是误传,却重新勾起了人们对婚姻及婚姻法的反思。新中国婚姻法颁布60年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看待爱情、婚姻、性的态度也随之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历来是婚姻的基本原则。诗经齐风南山里有一句话:“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稍有违

2、规越矩的思想,即被批为大逆不道。包办婚姻的最大弊端在于不能尊重婚姻双方的个人情感。 这一状况始终延续到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年,全国包办婚姻约占婚姻总数的90%以上。 90年:自主PK包办心态描述:解放年代让妇女们终于喊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1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然而有关婚姻法的起草被放在了重要位置。19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发布实行,毛泽东讲了一段非常典型的话:“婚姻法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其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国家主线大法之一。”这部婚姻法确立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明确废除了包办婚

3、姻。 “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结识我怎能嫁她?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一段出自评剧电影刘巧儿的唱腔瞬间风行全国。在当时,“自己找婆家”堪称是石破天惊之语。和刘巧儿一起,众多的戏剧、歌舞、电影将颂扬男女平等、恋爱婚姻自由作为重要创作题材,将婚姻法宣传到千家万户。在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中,阻碍小芹与小二黑自由婚姻的二诸葛和三仙姑,被塑导致落后、守旧、自私、迷信的典型,其夸张作派引起人们的会心一笑,成果还是小芹与小二黑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愿以偿。在婚姻自由思想的主导下,1953年,新中国浮现了第一次离婚高潮,重要是清算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夫多妻、童养媳

4、、小女婿等封建婚姻关系。到15年,全国的包办婚姻只占到婚姻总数的10,而属于自由或半自由的婚姻则占到了9%以上。 160年:政治爱情心态描述:政治年代催生了大量的政治婚姻,带给婚姻的更多的是无奈 从157年到1977年的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运动、社会动乱,950年婚姻法建立起来的婚姻家庭制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那时的婚姻家庭关系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一方面,婚姻往往由组织做主,个人的情感成为另一方面,于是,就有了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所反映的“组织婚姻”;另一方面,个人的政治身份又成了决定生活的一切,农村的地富子女很难找到对象,有海外关系的一般限制结婚,成为“右派”的要坚决与之“

5、划清界线”。例如电影天云山传奇中,宋薇大学毕业后到天云山考察队,与政委罗群相爱。不仅,反右运动开始,罗群成为了反党分子。在政治的高压下,宋薇选择了离开,嫁给了爱慕自己的先进分子特区党委领导吴遥。在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宋薇的离开,是自私,也是无奈。 1980年:爱情P婚姻 心态描述:反思年代冲击婚姻。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没有爱情的婚姻与否是不道德的? 随着197年“文革”的结束,国内开始迎接民主法制建设的春天,开始重新审视已被“遗忘”近年的婚姻法。30年过去,1950年婚姻法的有些条文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关系的新状况,在婚姻家庭领域内,面临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例如,结婚年龄规定得偏低

6、(男20岁,女8岁),容许五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的条件过宽等。 18年9月1日,由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当天发布:自198年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的婚姻法。这是国内第二部婚姻法。1980年婚姻法将“实行筹划生育”纳入了法制的轨道,并将结婚年龄改为“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规定“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严禁结婚”,从而彻底废除了表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 “东方风来满眼春”。上世纪0年代后,徐徐走入正轨的中国经济开放,社会稳定,人们思想上的坚冰也在悄然化冻,婚姻、爱情、性这些禁锢近年的话题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没有爱情的婚姻与否是不道德的婚姻?与否还需要维持?性在婚姻中的地位究竟重不重

7、要?187年,电影谁是第三者的上映将这些反思引入高潮。按照老式的见解,女主人公桑雨晨无疑是“第三者”,是她的插足破坏了一对二十近年的夫妻华超与张恩寿的家庭关系,她被社会和法律推上了“第三者”的审判台。但是她是“第三者”吗?桑雨晨自己决不如此觉得。那么,“感情多余的人就是第三者”吗?按照这种想法,张恩寿才是华超与桑雨晨爱情之路上的“第三者”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却又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情。进入上世纪9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而来,裹挟着所有人随之沉浮,浮躁的情绪徐徐蔓延,抱负主义的色彩颓然剥落。随着谌容的故事懒得离婚的流传,“懒得离婚”成为一句形容婚姻中百般逼仄无聊无趣令人窒息却又无可奈何乃至无望的

8、流行语。在懒得离婚中,男主角刘述怀说:“其实,哪家不是凑合着过?千万个家庭都像瞎子过河自个儿摸着,慢慢过呗!” :抱负PK现实心态描述:激情年代让人们在婚姻保卫战中重申忠诚的力量。白领们在抱负和现实碰撞中谋求爱的和谐、甜蜜。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家庭财产迅速增长,而198年婚姻法中对夫妻财产制的规定过于简朴,缺少对个人权利、经济利益的基本保障,修订势在必行。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修订后的婚姻法,即婚姻法。婚姻法的立法过程,被称为“是2世纪末21世纪初中国人国家观念、法律观念、道德观念、婚姻家庭观念和性观念的一次大普查”,在当时,“包二奶

9、”、家庭暴力等问题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后来,婚姻法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严禁“有配偶者与她人同居”。并且对于婚姻中的弱势或无过错方、家庭暴力的受害方,设计了更多保障性规定。新婚姻法的法律条文发布并实行了,但有关婚姻家庭问题的讨论仍在继续。 电视剧牵手里,钟锐对夏小雪说:“你吸引我的是你的热情,自信和清高,而目前你全变了。我们的婚姻已经死了。”一种不同样的“第三者”王纯,让人们对婚姻有了自省的态度。 尚有电视剧双面胶、新结婚时代、手机正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因素”,从擅长体现家长里短繁琐生活的电

10、视持续剧里,人们可以看到种种鲜活典型的婚姻状态,如在身边。 去年以来,电视剧蜗居的热播重新引起人们对于“第三者”的关注。剧中的海藻,不乐意像姐姐海萍同样为买房而奋斗,却甘愿当“小三”,得到了比海萍更多的物质享有和来自市长秘书宋思明一种中年有家男人的“爱”。在房价高企的今天,海藻的选择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赞同,她的“小三”语录迅速在网上流传,例如“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让自己在日子中承受痛苦,还是为了享有欢乐”,也因此引起了一场新的有关道德与婚姻爱情的争论。日前有关“小三”或将被追究侵犯配偶权的失实消息引起热议,透露出人们对“小三”破坏婚姻家庭的不道德行为的愤慨与谴责。 婚姻法是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与每个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千家万户的生存质量有关,还是一种时代变迁和社会文化转型的晴雨表。6年来,婚姻法为保障婚姻,让家庭在健康、有序、法制的轨道上运营作出了卓绝的努力。然而,正如尼采所说,“没有任何制度有也许建立在爱之上”,婚姻的基本是爱情,婚姻的前提是责任、忠诚和信任,要得到美满的婚姻,还是先精心地维护爱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