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1513768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土木工程实验报告7篇 书目 第1篇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参观施工、建工试验室现 第2篇土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 第3篇土木工程相识实习报告-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 第4篇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 第5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实习报告范文 第6篇土木工程相识实习报告范文-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 第7篇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相识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参观施工、建工试验室现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起先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试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

2、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有了初步的相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试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平安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平安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留意的问题就是平安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平安造成了许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当进行和施工的平安,工

3、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运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纳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削减施工奢侈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

4、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起先觉得很危急,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许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开因墙身过长导致简单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须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视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

5、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定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非常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留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觉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相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性相识吧! 下午:参观建工试验室 建工试验室是一座比较老

6、式的工业厂房建筑,外表像以前的民用建筑。其顶部采纳了预制钢筋混凝土行架梁和混凝土板,这种构造既笨重又限制了梁的跨度,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的刚行架和钢板所取代。其两侧柱子是典型的工业厂房的柱式,上部有牛蹄,用于安装吊车的轨道。其宽面也个立了两根抗风柱,这些柱和每隔一段距离设的梁使墙能有足够的刚度以反抗强风的荷载。 试验室的作用在于给结构设计师一个能检验其设计可行性的场所,这对建筑物的平安性和牢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科学试验所必备的。 在试验室,我们看到了很多大型的试验仪器,它们实质上都是给试件供应压、拉、剪方面的应力,从而检测其能承受力的实力,也就是它们的强度。 结构构件(通常是柱梁板,当然也

7、有桩)通过吊车吊到试验机床上,然后对构件施加荷载,并通过设置在构件里的传感器将应力和变形状况的有关信息传给相关仪器,试验员记录数据并分析处理变可以得出结果了! 在试验室,我们还可以看到做各种构件的模型。其中有做桩的钢绞线和拉紧钢绞线的套子等。 ? 当然,我们不仅看了各种机器,以及了解了它们的基本用途和运用方法,而且对建工试验有了初步的相识,并建立起一种试验检验假设的观念,这次参观应当是有比较大的收获的。 其次天上午:观看与建筑有关的录象 前一天通过现场参观,我们对建筑有了一般的感性相识,但对于施工的过程与一些细部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危急问题我们知道得还比较少。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我们能从整体的广度来

8、认知和学习。 ? 我们观看了曾经是全国第一高楼的xxx大厦的建设过程,从录像里我们看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建立过程,也看到了比较先进的施工生产技术,例如:泵送混凝土的浇筑方法和高效的支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生产中应用给生产带来了很高的效率。 在其次部录像中我们看到了地球上最严峻的自然灾难地震对人们生命财产的损害,当然,除了人的生命外受到地震损害最大的就是建筑了。每当地震攻击城市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建筑毁于一旦,地震后的城市将是满目疮痍,我们平常习惯的街道楼房都消逝了,这对我们的精神是很大的损害。 ? 那些年头久远的老房子,没有经过什么抗震处理,在地震中是很简单被毁的。这好像是天经地义的,因为这

9、些房子大多是砖石结构或砖混结构,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很差的,几乎不行以抗震的。然而有些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房在地震中也不能幸免当然这些状况还要对建筑物所在的环境和它的固有频率与地震频率的关系进行探讨但缘由往往是这些建筑结构受力的不合理性。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头,人们为增加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探讨和开发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案,结构工程师们以为这些新的技术方案能使建筑物有效的反抗地震的攻击,但结果很不幸,接二连三地有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倒塌,就连强度更大的高架桥结构在地震中也频频倒塌,这让全世界的结构工程师感到恐慌。我们到今日还不能清晰地理解地震的活动状况,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会发生,但即使能在地

10、震前预料出来,也只是对人的逃命增加希望,对建筑物毫无作用,假如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地震振动对建筑结构本身的损害作用问题,我们的建筑就毫无抗拒之力,只能坐以待毙。 幸运的是,随着钢结构广泛运用,结构工程师们发觉,虽然许多设计抗震性很高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纷纷在强地震中倒塌了,而没有一列钢结构高层建筑出现过坍塌现象。这足以说明钢结构建筑在地震中的不倒优势,同时也给那些处于地震活动常见的国家或地区带来希望,他们可以通过少建或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只建钢结构的房屋来削减由地震带来的损失。日本和台湾都是这样,现在台湾连几层的教学楼都要用钢结构的。 虽然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频繁地带不被人青睐,但在中国,尤其是大陆有

11、的还是许多的。就拿广州来说吧,每年广州都要建许多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不能说好还是不好,但要真的发生了地震,那广州的市民可就遭殃了,人口密集且人们又生活在简单受破坏的房子里,其结果是很难想象的了! 小结 在实习中我们的确接触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东西,但离实际水平较高的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发觉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头初就已经起先运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的确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确定,

12、探讨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加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化的课题。 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化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某些可能发生的隐患,以确保我们建立的高楼真正地能应付各种紧急状况。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范文-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 土木工程实习报告 前两天,我们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习起先了,实习分两部分:参观施工、建工试验室现场与观看录像和以依据建筑规范及设计原理完成中小学教学楼的平面、立面、剖面设计。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试验有了初步的相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与建工试验室这部分内容作一

13、个总结。 上午:参观学校科技楼施工现场 星期一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在建的十四层科技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平安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科技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平安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留意的问题就是平安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平安造成了许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当进行和施工的平安,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科技楼的结构

14、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运用的楼不同。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纳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削减施工奢侈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现场管理员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起先觉得很危急,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

15、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许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开因墙身过长导致简单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须要很大的支撑力。 上到第十层,我们看到工人们还在绑扎钢筋,柱和梁的钢筋已经绑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预留的槽里。我视察了其中的几条梁和柱,就像老师说的:梁的下部是首力筋,主梁有九条,次梁有六条;上不是架立筋,主梁和次梁也不同;受力筋和架力筋之间用箍筋绑扎。而柱子就不一样了,三四条梁要交汇于柱,就必定要使梁的钢筋穿过柱子,这样使得柱头的钢筋非常密集,同时浇筑混凝土时也要留意密实。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纵横两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纵横两路放着。摆好的钢筋就要用铁丝绑扎好,为了保证面筋不被踩低下去,还要用马蹄筋将其抬高。在看板筋时我们发觉连同钢筋一起铺设的还有电线管,这是电专业和结构专业合作的一个体现。 我们的现场参观时间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在布置板筋,没有看到他们浇筑柱梁板,砌筑砖墙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相识也是很片面的,这个只能作为我们对施工的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