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51309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SM华为切换参数说明(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切换算法16bit排序详细说明. z.-1 切换目的32 16BIT算法介绍32.1 起始状态32.2 M准则42.3 K准则43 16BIT算法分析93.1 影响各个调整位的相关参数93.2 从调整位对各类正常切换在特殊情况下进展分析94 路测案例144.1 案例1迟切换高层小区边缘切换至低层小区144.2 案例2因层间切换而未切换至信号最强的小区194.3 案例3HZSE2梅花村-1参数设置有误导致切换问题24. z.-1 切换目的切换作为无线链路的重要控制手段,能够保持MS在穿越不同的蜂窝小区时通话的连续性,减小掉话率,并能提供更好的通信质量。切换条件u 源小区与目标小区有邻区关系

2、u 满足切换判决u 16bit排序紧急迫换中,目标小区不需要排序优先于源小区;正常切换中,目标小区必须排序排在第一2 16bit算法介绍排序结果是16个2进制数组成的数值,效劳小区与邻小区都有各自的排序结果,值越小,优先级越高,排队越靠前。2.1 起始状态如上所示:理想状态下,效劳小区及邻区在16Bit排序前,所有位数都是置1的,也就是说排序前,所有相关小区排序都是一样的。2.2 M准则也就是说,当效劳小区与邻区足满足M准则时,排序开场了。2.3 K准则这是16Bit排序的前三位,按照电平值的大小进展排序。如上图所示:紫色区域为排序位数。电平值越高,Bit位值越小,排序越靠前。按照电平值的顺序

3、,排序为小区N1N2SN3N4N5,因此Bit数值为000,001,010,011,100,101。l 同层小区间切换磁滞比拟位:这是16Bit排序的第四位,按照相应的算法确定数值。如上图所示:紫色区域为排序位数,根据计算结果进展数值确定。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除N1以外,其余邻区根据计算全部小于效劳小区切换磁滞,也就是说全部置1,仅邻区1N1此位置0。l 切换层级位:这是16Bit排序的第五至十位,按照相应的算法确定数值。如上图所示:紫色区域为排序位数,根据层级进展数值确定。按照算法,第9、10位为层排序;第58位为优先级排序;切换算法按照层分为4层:为第9、10位的00,01,10,

4、11;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四层,共四层。按照优先级分为16级:为第58位的0000,0001,1110,1111,分别对应优先级1,优先级2,优先级15,优先级16,共16级。l 负荷调整位:这是16Bit排序的第十一位,按照相应的设置计算比拟确定数值。如上图所示:紫色区域为排序位数,根据小区切换参数设置及实际情况进展数值确定。当前排序认为效劳小区及相邻小区负荷均小于负荷切换启动门限,因此全部置0。注:该位受是否翻开负荷切换位影响,也就是说,当效劳小区关闭负荷切换开关时,该Bit位不受负荷切换启动/接收门限影响,置0。l 共BSC/MSC调整位:这是16Bit排序的第十二、十三位,按照相应的

5、设置确定数值。如上图所示:紫色区域为排序位数,根据小区切换参数设置及实际情况进展数值确定。效劳小区此两位全部为0;相邻小区一旦翻开该调整位,按照该小区所属BSC或MSC的情况进展计算:u 与效劳小区一样MSC/BSC,该位为:00u 与效劳小区一样MSC,不同BSC,该位为:01上图的案例就是这种情况u 与效劳小区不同MSC/BSC,该位为:11。PS:该位设置容易引起大家误解,错误的认为只要存在不共BSC/MSC的邻区情况就应该翻开此调整位。其实根据公司切换算法,很容易引发邻区高电平无法切换。原因就是该Bit位太靠前,一旦值为1,该小区排序会下降很多。l 层间调整位:这是16Bit排序的第十

6、四位,按照相应的设置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值。如上图所示:紫色区域为排序及需要调整的位数,根据小区切换参数设置及实际情况进展数值确定。根据计算:邻区中仅邻区5N5计算结果小于接收电平,置1。其余小区全部置0。当14位在置1时,相应的135Bit位全部置0。注:该Bit位的层间切换门限及磁滞为该效劳小区或邻区、外部小区属性中的设置。l 保存位:这是16Bit排序的第十五、十六最后两位,按照相应的设置得到相关数值。如上图所示:紫色区域为排序及需要调整的位数,根据小区切换参数设置及实际情况进展数值确定。现网设置所有小区均为正常小区,因此第15位全部置0;保存位默认为1,因此第16为全部置1。l 最终排序

7、:如上图所示:效劳小区排序最高。邻区2在所有邻区中排序最高。接收电平最高的N1邻区1排序为第四。3 16bit算法分析从上一节对于16bit算法的介绍可见,排序最终的结果为一组16位的2进制数,数值越小则排序越靠前。据此分析发现,每个排序位置对排序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不同,位越高的,对排序结果影响越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0010 0000 0000 0001数值必然大于0000 1111 1111 1111,显然影响其最终数值大小的是两者从左至右第一个异数值位注:之后各位的排序不影响最终排序结果。3.1 影响各个调整位的相关参数16:保存位:无参数影响;15:保存位:小区扩展类型;14:层间调整

8、位: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13/12:共MSC/BSC调整位:邻小区与源小区所属的BSC/MSC,进展共BSC/MSC调整允许;11:负荷调整位:负荷切换允许,负荷切换启动门限,负荷切换接收门限;10/9:层排序位:小区所在层;58:级排序位:小区优先级;4:同层小区间切换磁滞比拟位:小区间切换磁滞;13:电平比拟位:无参数直接影响;3.2 从调整位对各类正常切换在特殊情况下进展分析该小节的分析仅针对于该调整位影响最终排序的情况,即该位之前的各调整位排序均相等的情况。3.2.1 *第14位层间调整位n 对于同层级小区正常的情况此处不做表达,而在*一特殊的电平围,源小区至邻小区的切换可能由

9、层间切换门限主导。即当【邻小区层间切换门限】+【邻小区层间切换磁滞】大于【源小区层间切换门限】【源小区层间切换磁滞】时,假设邻小区与源小区均落在该区间围,则两者之间的切换受层间切换门限和磁滞的影响。例如:源小区A,层间切换门限/磁滞20 / 3,小区所在层2邻小区B,层间切换门限/磁滞30 / 3,小区所在层2邻小区C,层间切换门限/磁滞20 / 3,小区所在层2A小区至B、C小区的PBGT切换门限均为68,小区间切换磁滞均为4讨论在4种电平区间下的切换情况:14位置0的条件在各电平区间下14位的排序结果(-47,-77-77,-87(-87,-93(-93,-110小区AR*lev=-930

10、001小区BR*lev=-770111小区CR*lev=-870011从上表可见,在-77,-93区间,A小区不会切换至B小区,在(-87,-93A小区不会切换至C小区。结论:同层同级小区的层间切换门限设置值相差越大,则在相对应的电平区间差值越大,电平区间越大,会影响低门限低小区向高门限小区切换的准确性。n 对于高层级小区切至低层级小区该类切换均为边缘切换,当且仅当高层级小区在该位的排序优先级低于低层级小区时即高层级小区为1,低层级小区为0,低层级小区的最终排序才会优先于高层级小区。如果【高层级小区的层间切换门限】【高层级小区的层间切换磁滞】太低,或者【低层级小区层间切换门限】+【低层级小区层

11、间切换磁滞】太高,将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切换。例如:源小区A,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35,层间切换门限20,层间切换磁滞3,层1。目标小区B,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10,层间切换门限30,层间切换磁滞3,层2。小区A电平在低于-93dbm时才能使小区A在第14位置1,而小区B只需要满足【小区B滤波后接收电平】-【小区A滤波后接收电平】【小区A至B的小区间切换磁滞】。结论:假设高层级小区的【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迟滞】该小区在第14位已经满足条件,置0,因此层间切换门限并不会影响低层小区向高层小区切换。3.2.2 第13、12位共MSC/BSC调整位影响该位的参数有

12、:共BSC/MSC调整允许,邻小区与源小区所属的BSC/MSC关系源小区始终为00邻小区当共MSC/BSC调整制止时,该位屏蔽,置00;当共MSC/BSC调整允许时,邻小区与源小区共MSC,共BSC,则置00邻小区与源小区共MSC,不共BSC,则置01邻小区与源小区不共MSC,不共BSC,则置11该位优先级仅次于第14位,而高于10、9位,下面从不同类型的正常切换来进展分析源小区向13、12位置1小区的切换情况。n 同层同级小区之间由于源小区在13、12位优先级必定高于邻小区,因此仅在源小区第14位置1,排序才有可能低于邻小区。此时邻小区第14位的值有两种情况0或者1。下面以邻小区第14位的不

13、同分两种情况分析:邻小区1与效劳小区不共BSC,邻小区2与效劳小区不共MSC/BSC小区性质14位13/12位A情况下效劳小区100邻小区1001邻小区2011B情况下效劳小区100邻小区1100邻小区2100在A情况下,源小区14位置1,邻小区1、2均置0,邻小区已经排在源小区之前,此时仅需要邻小区电平满足切换判决即可发生切换。在B情况下,源小区和邻小区14位均置15-13位均置0,此时邻区电平必须满足【邻小区滤波后电平】【源小区滤波后电平】【小区间切换磁滞】该条件与切换判决中的条件一样。附:层间切换与边缘切换情况与上述情况类似,以下不进展重复性的描述。结论:共MSC/BSC调整允许的实际作

14、用是阻止了源小区电平高于【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时向别的BSC/MSC下小区的PBGT、层间、边缘切换切换。注:3类正常切换均需要邻区满足【邻小区滤波后电平】【源小区滤波后电平】【小区间切换磁滞】3.2.3 第11位负荷调整位影响该位的参数有:负荷切换允许,负荷切换启动门限,负荷切换接收门限当负荷切换制止时,该位屏蔽,置0;当负荷切换允许时,效劳小区负荷=负荷切换启动门限时,置1,否则置0;邻近小区负荷=负荷切换接收门限时,置1,否则置0。结论:该参数假设设置不当,会造成小区的出/入切换异常当负荷切换允许时,假设负荷切换启动门限太低,会使该小区的出小区切换异常;假设符合切换接收门限太低,会使该小区的入小区切换异常。3.2.4 第9/10位小区所在层调整位n 对于层间切换低层小区切向高层小区该位仅受到【小区所在层】参数的影响,1至4层分别对应00、01、10、11,在11至16位排序均一致的情况下,该位排序优先的小区优先级必定优先于该位排序靠后的小区。例如:源小区A信号强度-55dbm,层间切换门限/磁滞20 / 3,小区所在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