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51152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昌镇白洪小学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_ 白洪小学科目:美 术 年级:三年级教师:生永科 目美术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者上 课日 期8.26每 周节 数2节总授课数节 数32节考 试次 数1周 次时间预定进度 实际进度出入原因起讫18.25-8.261、魔幻的颜色28.29-9.22、万花筒 3、大人国与小人国39.5-9.94、前前后后49.12-9.165、天然的斑纹 6、校园里的花59.19-9.237、最受尊敬的人69.26-9.308、今天我值日 9、有趣的鞋710.3-10.79、有趣的鞋10、团包手工810.10-10.1411、巧巧手910

2、.17-10.2112、变废为宝 13、梦幻中的城堡1010.24-10.28期中考试1110.31-11.414、我设计的自行车1211.7-11.1115、星空的联想 16、新颖的电脑1311.14-11.1817、电脑美术1411.21-11.2518、会想的玩具1511.28-12.219、美术小记者1612.5-12.920、迷人的动画城1712.12-12.16复习1812.19-12.23复习1912.26-12.30复习201.2-1.6期末考试211.9-1.13总结放假教 学 进 度 表人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全册共二十个课题。考虑到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学

3、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与需要,在整体结构上延续了整套教材的知识体系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如:手工系列的有趣的鞋;色彩系列的魔幻的颜色,万花筒;泥塑系列的新颖的电脑;欣赏系列的迷人的动画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从主题选择上看,突出多元化与趣味性。在课程设计中充分挖掘人文精神内涵,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延伸与拓展。教材内容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二教学总目标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

4、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

5、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三、单元目标 造型.表现:认识运用三原色和三间色绘画一幅画,有意识的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用拓印添画表现肌理,表现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表现最受人尊敬人物的特点,表现值日的情景,利用刮蜡的绘画技法创作星空图。 设计.应用:用绘画、剪纸、拼贴的方法表现万花筒的图案,设计制作有趣、有特色的鞋子,利用皱纸团、废旧材料组合小艺术品,绘制简洁四方连续纹样,制作建议的会响的玩具。 综合.探究: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用绘画、摄影、文字

6、方式展示采访结果和感受。 欣赏.评述:了解动画片的不同类型,欣赏各种动画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夸张与变形,是动画片艺术表现上最主要的特征。简单说出动画片的制作过程。 一)教材重点:1、掌握水彩画的性能及工具的使用,能较熟练地运用水彩画方法表现生活美和自然美。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绘画练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3、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动手能力,立体造型,想象力和概括力。4、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培养美术兴趣。(二)教材难点:1、在绘画中要求大胆想象,用色大胆较真实,造型较生动自然。2、在纸工制作中培养其动手制作的能力,动手的协调性,在泥塑中培养空间想象力。3、在绘画、工艺教学中,使

7、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动手能力,立体造型,空间想象力也有所加强。四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平时就有很多学生平时就爱画画,但受到右脑模式干扰较强,所以教师应继续保持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绘画方法指导,让他们接触初步的美术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美术更大的魅力。五教学措施1、注重对学生造型表现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初步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8、。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3、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间建立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课题:魔幻的颜色年 级三年级学科美术授课教师杨生永教学单元第一课课时2时 间教学目标1、认识三原色。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什么是间色。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教学难点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教学重点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教学过程活动一:听老师讲故事,加入这个世界没有颜色会怎样.并请

9、学生加入到讨论中来。活动二:1、说说你知道的颜色有哪些.2、你知道这些颜色都是怎样来的吗.3、给学生介绍三个小伙伴:红黄蓝4、老师讲两个有红和黄色的瓶子的颜色分别到入一个空瓶子中有何变化.5、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活动三:1、请学生也来变变看。用红和蓝、蓝和黄交朋友。看看变成什么颜色.2、产生的这些颜色在生活中那里存在.3、在倒颜色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倒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颜色的深浅。)4、请学生再做练习。活动四:小结:橙=红+黄绿=蓝+黄紫=蓝+红活动五:1、考一考:请学生来做小老师考考大家。2、总结出原色与间色的概念。活动六:1、调调、画画创造一幅美丽的画。染一染、吹一吹、印一印感

10、受魔幻的色彩。请学生用以上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一幅画。2、作品展示w W w .X k b 1.c O m活动七:拿出自己收集到的图片来进行交流。教师小结。课题:万花筒年 级三年级学科美术授课教师教学单元第二课课时2时 间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教学难点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教学重点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教具学具课件、万花筒图案,中心对称的图案,纸、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玩一玩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

11、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活动二: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活动三: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活动四: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作业展示,评价。札记

12、:有一位学生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办法,孩子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课时X k B 1 . c o m活动一: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活动二: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活动三: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色彩

13、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活动四:收拾与整理。w W w .x K b 1.c o M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年 级三年级学科美术授课教师教学单元第三课课时2时 间教学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教学重点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教具学具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1、请学生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活动二: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活动三:请学生思考:1、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4、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小.活动四: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活动五:交流作品初稿。提出修改意见。札记:以前学生画人总是画小了,现在有了大和小的对比,构图比以前好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