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1511208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原文及翻译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提要】“自古英雄出少年,年仅12岁的甘罗的口才与谋略比起那些老练的谋士与说客来,一点儿也不逊色。小小年纪,就掌握了威胁利诱、拉拢分化的政治权术和游说技巧,让古今无数人都对他刮目相看、心生爱慕。【原文】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

2、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甘罗见张唐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唐曰:“武安君战胜攻取,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曰:“卿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与?曰:“知之。“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与?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曰:“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曰:“请因孺子而行!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

3、之入秦与?曰:“闻之。闻张唐之相燕与?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那么伐赵,危矣!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译文】文信侯吕不韦想攻打赵国以扩张他在河间的封地,他派刚成君蔡泽在燕国作大臣,经过三年努力,燕太子丹入秦为质。文信侯又请秦人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结合燕国攻伐赵国、扩大他在河间的封地。张唐推辞说:“到燕国去必须取道于赵国,由于过去伐赵结下仇怨,赵国正悬赏百里之地抓我。文信侯很不快乐地令他退下。少庶子甘罗问:“

4、君侯为什么这般不快乐呢?文信侯说:“我让刚成君蔡泽到燕国做了几年工作,使太子丹入朝为质,一切就绪了,如今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为相,他竟推辞不去!甘罗说:“我有方法让他去。文信侯厉声斥到:“走开!我亲自出马他尚且无动于衷,你还能有什么方法!甘罗辩白说:“古时项七岁时即为孔子师,我今年已十二岁了,君侯为何不让我去试一试,为何不由分说便呵斥于我呢!于是甘罗拜谒张唐,问他:“阁下认为您的功勋比武安君如何?张唐说:“武安君战功赫赫,攻城略地,不可胜数,我张唐不如他。甘罗问:“阁下果真自知功不及武安君吗?张唐答道:“是的甘罗又问:“阁下您看,当年执掌秦政的应侯范睢与今日文信侯相比,哪一个势力更大?张唐说:“

5、应该不如文信侯。甘罗问:“阁下确认这一点吗?张唐说:“是的。甘罗说:“当年应侯想攻打赵国,可武安君阻拦他,结果应侯在离咸阳七里处绞死武安君。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任相,阁下却左右不肯,我不知道阁下身死何地啊!张唐沉吟道:“那就费事您跟文信侯说我张唐乐意承受这一使命。于是他让人准备车马盘缠,择日起程。甘罗又去跟文信侯说:“请君侯替我备五辆车子,让我先去赵国替张唐打通关节。于是甘罗去见赵王,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他。甘罗问道:“大王听说太子丹入秦为质的事吗?赵王说:“也听到了风声。甘罗分析道:“太子丹到秦国,燕国就不敢背叛秦;张唐在燕,秦国也不会欺辱燕国。秦、燕相亲,就是为了伐赵,赵国就危险了。秦、

6、燕相好,别无他故,只是为了攻伐赵国,扩张河间地盘而已。为大王计,假设能送给我五座城邑去拓展河间之地,就能使秦国遣还太子丹,并且结合赵国一道攻打燕国。赵王当即割让五座城邑,秦国也打发太子丹归燕。赵国攻打燕国,得上谷三十六县,分给秦国非常之一的土地。【评析】甘罗悟透了人性的善恶和国家作为主体的利益所在,他用祸患来威胁张唐,终于使他就范。他也用对赵国国家平安将要构成的宏大灾难来震惧赵国,也使赵国屈从。对待人性,要么用肯定的、表扬的、鼓励的方式以利益和荣誉使他就范,要么就要靠否认的、威胁的、惩罚的方式以恐惧和灾难使他就范,人性中假如积极成分多,他就容易承受鼓励的方式,假如人性中否认性的东西太多,那就只能“敬酒不吃吃罚酒,采取威胁和震惧的方式了。国家间的交往也同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