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五_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510837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五_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五_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五_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五_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五_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素材经典国学诵读十五_人教新课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十五“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2、,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一)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国学片段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

3、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

4、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并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我是小助手 1. 布:吕布。三国时,吕布辕门射戟(j),为刘备、纪灵和解。2. 僚:宜僚,春秋时楚国勇士,善于玩弄弹丸。3. 嵇(j):嵇康,三国时期文学家,擅长弹琴咏诗。 4. 阮(run):阮籍,三国时期文学家,善于撮口吹出声音。5. 恬(tin):蒙恬,秦国猛将,传说他

5、发明了毛笔。6 伦: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等造纸,人称“蔡侯纸”。7. 钧:马钧,三国时的能工巧匠,发明了龙骨水车。8. 任:任公子,古代传说人物,善于垂钓。9. 释纷:排解纠纷。10. 利俗:便利世人,造福社会。11. 毛施:毛嫱(qing)、西施,春秋时期著名的美女。12. 工:善于。 13. 颦(pn):皱眉。14. 妍(yn):美丽。我是小翻译吕布善于射箭,宜僚善玩弹丸;嵇康善于弹琴,阮籍善于撮口长啸。蒙恬制造了毛笔,蔡伦发明了造纸;马钧发明了水车,任公子善于垂钓。他们的技艺或解决纠纷,或造福社会,都十分高明巧妙,为人称道。毛嫱、西施姿容姣美,即使皱着眉头,也像美美的笑

6、。考考你的智慧1. 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发明创造,照样子用线连起来。 杜康 蔡伦 马钧 程邈 蒙恬 秦隶 水车 酒 毛笔 造纸术 2.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后面的( )里。释:A.解释; B.消除; C.放开; D.释放。释纷利俗( ) 爱不释手( )冰释前嫌( ) 无罪释放( )3. 多项选择:“四大美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除了西施,“四大美女”还包括( )。 A.毛嫱 B. 王昭君 C. 貂蝉 D. 杨玉环4. 你知道哪些成语与西施有关?请把这些成语写在下面横线上。弘扬传统文化东施效颦春秋时代,越国有一位美女叫西施,无论举手投足,还是音容笑貌,样样都惹人喜爱。即使是化淡妆,穿

7、朴素的衣服,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向她行注目礼,并为她的美貌而惊叹。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当她手捂胸口,皱着双眉从乡间走过的时候,人们无不睁大眼睛注视着她娇媚柔弱的样子。村里有一个丑女子,名叫东施,不但相貌一般,而且没有修养,平时动作粗俗,说话大声大气,却一天到晚做着当美女的梦。今天穿这样的衣服,明天梳那样的发式,却仍然没有一个人说她漂亮。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着胸口、皱着双眉的样子竟博得这么多人的青睐,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手捂胸口,紧皱眉头,在村里走来走去。她本以为自己模仿西施心口疼很美,哪知道人们见了她,简直就像见了瘟神一般。富人看见她的怪模样,马上把门紧紧关上。

8、穷人看见她走过来,马上拉着妻子、带着孩子远远地躲开。这个丑女人只知道西施皱眉的样子很美,却不知道她为什么很美,而去简单模仿她的样子,结果反被人讥笑。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其盲目模仿别人,不如扬长避短,适当展示符合自己特点的形象。(二)国学片段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我是小助手 1. 矢(sh):漏矢。古代用孔壶滴漏计时。壶中的浮箭刻有时间刻度,水滴一落,浮箭就上浮。2. 曦晖:日光。曦:早晨的阳光。晖:阳光最外面那层光圈。3. 曜(yo):照耀。4. 璇玑(xun j):北斗七星名称,这里指北斗七星。5. 斡(w):旋转。6. 晦魄:月光。7. 环照

9、:月亮每月一个循环,周而复始,没有穷尽。8. 指薪:用油脂、木柴烧火,油脂、木柴有穷尽的时候,而火会往下传,不会灭。比喻人的肉体会死亡,但人类的生命现象延续无穷。指,同“脂”,油脂,古时常用来点灯照明。9. 修祜(h):修福积德。福,福。10. 绥(su):安定,和平。11. 邵(sho):高尚,美好。我是小翻译岁月随漏矢流逝,每每催人老去,只有太阳的光辉永远朗照大地。高悬的北斗七星不断旋转,明亮的月光永远洒遍人间。一生修福积德,才能像薪尽火传那样永久长存;子孙后代永远安定、和平、吉祥、幸福,那多美好啊!考考你的智慧 1. “指薪修祜”与下列哪个成语相关?( ) A. 卧薪尝胆 B. 薪尽火传

10、 C. 负薪救火2. “年矢每催,曦晖朗曜”这个句子告诉我们:( )A. 人生短暂,日月永恒。 B滴漏把人催老了。3. 关于月亮的故事很多,把你读过的故事名称写下来。弘扬传统文化岳飞与满江红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母亲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激励他忠于朝廷,报效国家。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从军抗金,很快因为作战勇敢、善用计谋而成为重要的抗金将领。他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号称岳家军。1136年,岳飞出师北伐,很快收复了伊阳、洛阳、商州等地,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此次北伐,岳飞壮志

11、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140年,金兵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击,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金军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正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一心求和的宋高宗和秦桧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只好挥泪班师。1142年冬,岳飞遭到奸相秦桧陷害,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岳飞被害时才三十九岁,但他的英雄事迹和满江红,却被人们永远传颂。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