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50830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3)说明: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考试钟声敲响后,老师提醒同学们开始答题。老师的说话声是由声带_产生的,并通过_传到同学们的耳朵。2.你吃过棉花糖吗?它的制作过程如下: 首先把糖放入棉花糖机器(网状漏斗容器内),糖经加热器加热后 变成糖浆,棉花糖机就会以高速旋转,把糖浆由网状漏斗容器左右细孔喷射出来,喷射出来的糖浆遇到空气就 成为一丝一丝的固体,这时只要拿一根竹签将糖丝黏起来,就是一枝澎松又好吃的棉花糖。(填物态变化名称)3.同学们,你还记得“神十”中的太空授课吗?王亚平的声音是通过_传给地球的;课堂上制作水球的实

2、验你们可能记忆犹新。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并抽出后,形成了一个水膜。在这个水膜上,用饮水袋不断注水,水膜很快长成一个晶莹剔透的大水球。该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王亚平透过它看聂海胜的头部,观察到一个 实像。(选填“倒立缩小”、“倒立放大”、“正立缩小”或“正立放大”) 4.“磨剪子咧,抢菜刀”是生活中常听到的吆喝声请你分析:磨刀过程中刀很热是利用 的方法改变菜刀的内能; 把菜刀和剪子磨得很锋利,是利用 的方法增大压强。图15.小强在中考体育测试立定跳远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就能获得向前的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离开地面后,由于 ,他在空中还能继续向前运动。6.如图1是我国某西北地区风力

3、发电的外景,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风机叶片和发电机组成。风力发电利用的是风能,风能是清洁的、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风叶产生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发电机,然后利用_原理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图2 7.有经验的柴油机维修师,不用任何仪器,只是靠近柴油机排气管口闻一下,并将手伸到排气管口附近感觉一下尾气的温度,就能初步判断这台柴油机的节能效果在同样负荷的情况下,尾气的柴油味越 (填“浓”或“淡”),柴油机的效率越高;尾气温度越 (填“高”或“低”),柴油机越节能8.在“怎样使两个灯泡都亮起来”的活动中,小明采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连接,结果两个灯泡都亮了。这时两灯的连接方式是_。若电源电

4、压为3V,灯泡的规格均为“2.2V 0.22A”,则每个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W。 二、选择题(共18分,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cmC.北方冬天的最低气温约为0 D.一部手机的质量约为1kg10.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海市蜃楼B图3 水面“折”枝C 水中倒影D 手影11.物理现象在我国古代诗句中常常呈现,如宋代诗

5、人陈与义襄邑道中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当时诗人是坐在船上有感而发,观察到“云不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自己 B飞花 C榆堤 D岸边的树木12.如图4所示的四个装置,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4A.图a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b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C.图c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D.图d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13.“神十”航天员在太空中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天平测质量 B.量筒量液体体积 C.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D.单摆实验14.某型号的家用电饭煲有两挡,其原理如图5所示若已知电阻R0=

6、44,R=21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开关S置于“1”档为高温烧煮状态B开关S置于“2”档为高温烧煮状态C当开关S置于“1”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AD当开关S置于“2”挡时,电饭煲消耗的功率为1100W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题8分,第16题8分,第17题6分)15.重力灯是英国的里弗斯设计的一款概念环保灯,如图6所示。设计师为这款灯找到了“可再生能源”,它就是通过一定的装置将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已知重物质量为20千克,每次被举高2米,LED灯的额定功率为l瓦。(9取10牛千克) (1)重物每被举高一次,人至少对重物做多少焦的功? (2)重物重力做的功有50转化为电能,每举高

7、一次重物能使该灯正常照明多长时间?图616.用如图7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货物,已知动滑轮重30N,货物重360N,上升速度是0.3m/s,拉力F的功率是180W(不计绳重)。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货物上升3m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图717.中国在海军装备现代化的进程中,已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核潜艇如图为某种型号的导弹型核潜艇,该艇水上排水量为16600t,水下排水量为18700t艇长170.7m、艇宽12.8m下潜深度可达300m。(1)它在水下航行的过程中,利用声呐和雷达系统对目标进行探测和定位,声呐和雷达系统分别是利用 波和 波来工作的。(2)它在水面下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N?(3)它在水

8、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m3?(海水密度近似取作水=1.0103kg/m3,g取10N/kg)。四、实验题(共10分,每空1分)18.(1) 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会使用下列测量工具?请根据图9中各图,读出所测物理量的值:图9 甲: 乙: 丙: 图10(2)老师要同学们测量水龙头打开后的出水速度:首先老师告诉同学们流量是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流体的体积,若水流在粗细均匀的水平管道内向右匀速流动,设水流速度为v,管内通道的横截面积为S。如图10所示,取一段管道AB,水从B端流到A端所用时间为t,则AB间水柱的长度l= ,根据流量的定义,Q=_。(以上两空要求用S、v、t中的字母表示)。

9、19.2013年11月22日凌晨3点,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路交汇处,中石化输油储运公司潍坊分公司输油管线破裂,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彤彤为了测量该原油的密度,收集了原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原油为粘稠的液态)。(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原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1甲所示,则烧杯和原油样品的质量为 g。(2)将烧杯中的原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11乙所示,原油的体积为 ml。(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原油的密度为

10、 g/cm3。(4)联想到该起原油泄漏事故中原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原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 。 图12图乙 图11图甲五、 探究题(共24分,每小题各8分)20.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

11、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 。(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 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21.下面是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可供使用的器材有:A电流表 (量程00.6A,03A) B电压表 (量程03V,015V)C定值电阻R1 (阻值为30 ) D定值电阻R2 (阻值为10 )E滑动变阻器甲 (10,2A ) F滑动变阻器乙(100,1A) G干电池二节(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

12、5V) 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则:现利用以上部分器材完成该实验,要求实验过程中电表的最大示数能超过电流表量程的一半,同时又考虑操作的方便,(1)用来探究的定值电阻应选_,滑动变阻器应选_ (选填实验器材前的字母代号),电流表的量程宜选_。(2)根据实验要求,在如图12所示的虚线框内,正确画出实验所需的电路图。(其中部分电路已画出)(3)根据所画的电路图,用笔画绒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起来,使之成为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阻值变小。(其中部分导线已连好)(4)某小组的同学还想通过此连接好的电路测量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如果要比较精确测量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要求电表的指针至少达到量程的三分之一,同时又要防止损坏电表,那么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范围是 (5)同样在该实验中,小欣同学认为还可以不采用滑动变阻器,只通过改变串联电池的个数,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请你对此探究思路进行合理的评价。 22.某学习小组利用图13甲体验“模拟引力”之后,进一步思考:绳子的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A:与小球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B:与小球运动的快慢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