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1508268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云路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30页)(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 言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用地问题、交通问题、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问题日益严重,洛阳市现状布局结构已不能满足城市继续发展的需要。为了加快洛阳城市化进程、实现“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和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为历史名城保护和古都风貌完善腾出空间,洛阳市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开发洛南、建设洛南”的决定。根据洛阳市规划,整个洛南新区由六块功能分区组成,分别是:隋唐城遗址、滨河公园、关林分区、洛南中心区、大学城及体育中心、洛龙科技园。其中隋唐城遗址用地为文物古迹保护用地。中心区和大学城及体育中心是整个洛阳市未来的行政、商业、文化娱乐、体育及教育科研中心,是整个洛南新区建设

2、的启动区。洛龙科技工业园以高科技技术产业为主,和洛河北岸的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同形成洛阳市未来的产业支柱。目前,洛南的城市道路主要集中在关林分区,其它分区基本为村庄和农田。随着近几年洛南开发建设的推进,初步形成了龙门大道、王城大道和关林大道(东段)等交通主干道,对洛南的开发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整个洛南新区尚未形成完善的路网体系,规划的各个分区之间、洛南新区与洛河北岸的现状城区之间都缺乏必要的交通联系,这势必影响洛南新区的开发建设。为了加快洛南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首先完善洛南新区的路网体系。第一篇 概 述1、编制依据:1.1 国务院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1.2

3、洛阳市“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1.3 20012010年洛阳市城市建设基本原则1.4 洛阳市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1. 5洛阳市洛南新城规划1. 6洛阳市交通规划1.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97版);1.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2、编制原则:2.1市委市政府关于要把洛南新区建设成为“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现代气息浓郁、最适宜人们居住的新城区”的目标。2.2统一规划、远近结合、分步分期实施。2.3合理充分利用资金、人力等各种资源,争取利用最少的

4、投资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3、编制范围:本项目包括翠云路建设项目的道路工程和排水、照明、绿化等附属工程。报告对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工程方案、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资金筹措、财务和社会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阐述。第二篇 现状分析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洛南新区现状:洛南新区位于洛阳市洛河南岸,与现有洛阳城市建成区隔河相望。它北依洛河,南接洛宜铁路线,东起焦枝铁路线和洛界高速公路,西至规划的城市西南环城高速公路,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3-6公里,总面积71.3平方公里。该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东北部为隋唐城遗址,占地22.1平方公里,为国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区域南距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5、仅4公里。还有埋葬三国名将关羽首级的“关林”,古代著名理学家邵雍故里等名胜古迹。该区现有的商业和工业集中在关林区,主要有洛阳关林商贸城、洛阳钢厂等,其他大片区域主要分布着村庄和田地。现已成形的道路主要有龙门大道、王城大道和关林大道东段,它们构成了该区的主干道。2、洛南新区开发的必要性:洛南新区开发不仅有利于改善洛河以北现有城市建成区的交通状况和生活环境,而且为洛阳的未来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洛阳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大转折。2.1洛南新区开发建设是加快洛阳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新世纪伊始,洛阳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低,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解决城市失业再就

6、业任务艰巨等。为此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洛阳中心城市建设、创造城市规模和城市环境新优势的战略决策。“十五”期间,以把洛阳建成具有区域中心职能的特大型城市的目标,突出以拉大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调整和充实城市分区功能为重点,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并重的原则,开发新城空间,疏解旧城压力,保护古城风貌。城市布局以洛河为轴线,洛河两岸南北对应发展的组团式布局。“十五”重点开发洛河南部地区,加快西、北、东三个组团的开发,扩大城市规模,到2005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25万;201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3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9万。到“十五”末,力争使洛

7、阳城市品位和综合管理达到一个新水平,洛阳市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全市社会生产力、综合经济势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为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奠定坚实的基础。2.2洛南新区开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城市建设是现代经济的支撑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城市建设强有力的支持和拉动。实施洛南新区开发建设,可加快推进洛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开发建设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方位推进改革,多层次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实施科技兴市、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抓好产业

8、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东引西进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速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能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才能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改善和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条件,在小康社会建设中迈出较大的步伐,努力争取在全省率先实现翻两番,确保同全国、全省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3洛南新区开发建设是洛阳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的需要。开发建设洛南新城区,使洛阳形成以洛河为轴线,南北两岸对应发展,洛浦公园镶嵌在城市中间的新格局,能够提升城市的档次和品位,能使洛阳较快地向国际性旅游

9、城市的目标靠近。旅游发展起来了,“三产”也会发展,进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真正动力。加快洛阳高新技术开发区洛龙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速度,使之成为我市今后一个时期投资的一个新热点,高新技术项目落户的一个好地方。2.4洛南新区开发建设是洛阳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客观需要洛阳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交通条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历史悠久的知名度,以及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使洛阳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洛阳市目前城市用地受到很大的限制。综合多种因素考虑洛阳的城市发展需向南跨过洛河和隋唐故城遗址区向南发展。这一地区工程地质及地形地貌也较为简单,可使新城

10、有较大的规模和较为完整的发展用地,有利于疏解旧城区中心压力,改善市中心交通状况和居民生活环境;有利于洛南新区的开发与建设,为洛阳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有利于由临河型城市向跨河型城市改变,有效改善城市的景观和生态环境。第三篇 建设条件和供需预测1、洛南新区建设基础条件:1.1拟开发建设的洛南新区是洛河的二级阶地,区域内除原有道路及居民区、自然村、河渠外,主要是农田、果园、菜地,地形较为平坦。地基承载力为140mPa150mPa左右,地震基本裂度为6度,工程按7度设防。最大冻结深度可按30厘米考虑。洛南新区地下水受洛河和大气降水补给,主要是松散类孔隙水、浅层潜水和深层承压水,储量较丰。水质为

11、HCO3Ca+型水,对砼无侵蚀性。多年平均气温为14.6,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01.6mm。此地域适宜于进行开发建设。1.2洛南新区开发建设的主要资源是土地、工业、商业和建筑业等增加值。本次洛南新区开发建设33.59平方公里,新开发土地50400亩,规划总人口约50万人。1.3洛南新区内已建好关林商贸城、洛阳钢厂、关林水厂等,有丰富的物资和水资源可供建设使用。新区附近有洛玻、洛阳龙门水泥厂、偃师水泥二厂、洛阳符家屯制管二厂和龙门煤矿和龙门采石厂等建材生产企业,新区附近的洛河和伊河,存有大量的砂子、石子可供建设使用。2、洛阳市经济发展状况: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2、,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强力推进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全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良好,呈现快速、协调的发展态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单位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2年比2001年增长(%)总人口万人614.5624.3628.4土地面积Km215209152091520915209农业总产值亿元63.166.868.3工业总产值亿元555.3626661.7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77.45422.76465.19535

13、11其中:第一产业亿元37.339.340.1566.9第二产业亿元202.37230.95253.728512.3第三产业亿元137.79152.52171.919410.7地方财政收入万元214520226063258775272000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64.7156.6171.9194.610.8进出口总值万美元2014220547228002543311.86其中:出口万美元156.814322126191533921.5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68457036185716115.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9021976200721225.71

14、999年-2002年洛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表从上表来看,我市近期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较快。3、城市发展结构和布局规划: 2002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7年2010年)”。该规划确定洛阳城市定位为:在5到10年内,要努力把洛阳基本建设成为科技、教育比较发达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的国际性旅游城市。”“十五”及2010年城市建设目标为:城市人口,2005年达到125万人,2010年达到139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2005年达到116平方公里,2010年达到133平方公里。城市总体布局:20012010年内洛阳市的城市建设

15、基本原则为:新区开发与老区改造并重,开发新城空间,疏解旧区压力,保护古城风貌。中心城区在调整完善基础上跨陇海铁路向北、跨洛河向西南发展。向西南沿秦岭与洛河之间台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组团,向南跨洛河及隋唐城遗址完善关林组团,远期以高新区组团为依托跨洛河发展洛南西工业组团。中心城区由七个组团构成,城市按组团逐步发展,满足不同城市人口规模时段的要求。其中心城市总体布局形态:适应地形地势,合理利用周围自然环境,以洛河为轴线,加快两岸发展,以南北对应的两个组团式为中心带状城区为主体,以纵横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及环状外围道路为骨架;以周山绿地和隋唐城遗址保护地为绿色心脏,组成多核结构的带状组团式布局形态。洛阳市第三期城市总体规划批准后,洛阳城市建设迅即驶入快车道。中共洛阳市委、洛阳市政府作出了“开发洛南、建设洛南,把洛南新区建设成为山水园林相间、生态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现代气息浓郁、最适宜人们居住的新城区”的决定。根据洛阳市洛南新区规划,整个洛南新区由六块功能分区组成,分别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