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507813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设计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 李华利一、教学设计依据1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从理论上讲,家庭生活消费及消费者的相关知识,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内容,它与生产、交换、分配等内容一道,共同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从实践上说,有关生活消费的知识,与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弄清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应如何正确行使这些权利,对于提高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树立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念,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重点: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之所以把“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本节课的教

2、学重点,是因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本节课的重要内容,也是有关消费者知识的最重要部分,同时又是提高消费者法律意识,向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本节课思想教育的落脚点所在。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讲清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客观必然性,讲清楚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是对消费者的恩赐,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要让学生懂得作为一个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第三,要知道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机构有哪些,它们各自的职能是什么。这样,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就知道应该找哪些机构解决。第四,要让学生知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应通过什么途径解决。(2

3、)难点: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之所以把“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因为从理论上讲权利和义务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矛盾,马克思曾指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往往只注重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却忽视自己应尽的义务。加之,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正处于形成之中,对权利和义务辩正关系的全面理解还需要一个渐进过程。为突破这一难点,首先,要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在思想上要明确消费者花钱购买商品和服务,是

4、一种等价交换关系,有权利获得满意的商品和服务。因此,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决不要畏首畏尾,而应当理直气壮地要求相应的赔偿。千万不能有“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因为如果这样,就等于姑息迁就错误的做法,就会让这种行为继续危害其他消费者,破坏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其次,要让学生懂得,公民作为消费者,享受应有的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这里也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其它一些事例,加以引导说明,以明确道理。从而使学生明确,消费者在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滥用自己

5、手中的权利,损害经营者的正当权利。3学生情况分析同学们置身于商品经济社会之中,家人或自己都可能有消费权益遭受侵害的经历,这种切身体验会激发他们的维权愿望,这为学好本节课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本节课所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教学案例随处可见,便于引导同学们主动探究,帮助其逐步养成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4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构想理论依据: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知情并重原则,这一系列符合教学规律的原则,理应成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教学构想:遵循新课程下的教学原则,结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具体内容,本节课应侧重于讨论法、启发式

6、等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通过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权益遭受侵害、相关组织机构予以维护等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的探究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同时要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逐步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与合作中,树立起科学、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5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设计方案课题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者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及依法维护消费者权利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具体的案例

7、分析,培养学生周密思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享受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情感体验,从而为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学重点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难点消费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 学 过 程基本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案例导入出示“OK”镜事件的文字材料。阅读材料,思考问题。运用案例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指导阅读提出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要性?生成疑问,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继续设问:消费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识记基本知识要点。培养学生

8、的记忆能力,形成记忆习惯。主题探究设问:“OK”镜事件中,主要侵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说明现实问题,学以致用。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指导阅读启发读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有哪些?阅读教材,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回答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设问: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通过哪些途径解决?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回答教师提问,夯实基础知识。促使学生增强法制观念,形成依法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升华追问:消费者应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培养学生全面

9、看问题,克服片面性,树立辨证思维理念。课堂小结引导启发,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归纳总结,构建知识体系。强化对知识的系统把握,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教学回顾本节课成功地贯彻了主体性和开放性的教学原则,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部分学生对消费者权利和义务的辨证统一关系认识的还不够清楚,优待于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辨证思维能力。附件: OK镜不“OK”湖南省某医院宣传OK镜能迅速根治近视。高中毕业生龙萃同学在该医院配戴了一副OK镜,结果却造成她右眼角膜溃疡。虽多方治疗,经历几次大手术,花费了几十万元,但是,她右眼的视力仍然几乎为零。对此,今日说法记者经

10、长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作为一种矫正视力的医疗器械,OK镜对视力的矫正作用是有限的、暂时的、可逆的,根本不可能根治近视。医院向龙萃同学提供的近视镜及护理液都属于三无产品,这是造成龙萃右眼失明的主要原因。为讨回公道,龙萃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医院承担为自己提供不合格产品带来伤害的责任。在这一案例中,龙萃同学作为消费者,她为什么要状告医院?她的诉讼请求能得到实现吗?理由有那些?判断下列资料中所列机构分别属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哪一类组织结构?资料一:长春市技术监督局在中秋节之前检查月饼质量情况,并向社会公布抽样检查的结果。资料二:北京市京山县公安局协助新市工商所在四岭村查获制假窝点。学生答:资料一中技术监督局属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政机构。资料二中工商所属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政机构,公安局属于惩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执法机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金融/商业/投资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