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507016 上传时间:2023-1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著作《孟子》的读后感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著作孟子的范文孟子 篇1 读过孟子的当今之世弃我其谁后我被其中的名句所吸引,字里行间中又透露了孟子复杂的思想感情。有些像告老还乡歌,又有些像解甲归田赋。孟子的学生是很优秀的,在这时深知教师的心情,于是引用了平时孔子所说的“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来加以劝慰。孟子也很不错,坦率的成认“彼一时,此一时也”。人非圣贤,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情绪呢?假如我们可以做到事事处处都不怨天尤人该多好呀!少一些抱怨,多一份努力,离成功更进一步。假如大家都不在抱怨,我们的社会能不和谐么?反过来想一想,怨天尤人其实也无济于事,抱怨过后还得自己努力弥补,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遇事经常抱怨,会让人意志消弭,于事无补。“

2、当今之世,弃我其谁也?”仔细想想,其中蕴含着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也应该从小培养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正如*爷爷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目的,为实现这个目的努力学习!孟子 篇2 今日我读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我顿感心门大开。孟子说:“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符合道义就行。”孟子认为,说话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守信,行为不必拘泥于世俗所谓的有始有终,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的大义所在来引领自己的言行。大义所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我这段时间有时候为这个事情烦恼,因为我前段时间被一个

3、朋友说我不信守自己曾经说过的话,做事半途而废。我先不管他说的有理无理。但是我觉得自己这方面确实不够好,有时候,会做一些让人绝望的事情。孟子的话,让我明白了很多,事情应该从我做事的目的开场,假如我做的事情是符合大义的,一定会信守自己的承诺,把事情进展到底。而有时候,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我以后要是想做一个信守诺言,做事有始有终的人,定当将自己所做的事情,做在正途上,行在大义上。有时候碰见别人不能信守自己的诺言或者半途而废的时候,那得看看我们要求他做的事情是不是符合大义。有时候我们经常像圣经里的法利赛人一样,用小义来标榜自己,“看见了没有,我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我做事都会坚持到底的。

4、”我们也要别人在所有事情上都要遵守承诺,坚持到底。试问我们所要求别人的承诺和事情都符合圣经上的教诲吗?圣经上说,没有一个人是义人。耶稣来是给人带来拯救和自由。我今后要自由的活着,那些要我在小事上同样遵守他们规矩的人都见鬼去吧。符合圣经上的教诲,我都会听从。我活着是为了荣耀神的名,但是我要是没有这么做,求神的怜悯我,为我赦罪,使我得自由。孟子 篇3 传统文化知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宝藏。它集中了古代圣人的智慧。在历史遗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许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是,在这科技兴旺的信息时代,传统文化知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因此,弘扬传统文化,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责无旁贷的。历史流传下来的经典著

5、作有许多。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理念是我们所追寻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做人的最根本准那么。孟子一书就是传统文化知识的精华。我读了它,从中学会许多为人处世之道。我要学为自己所用,并把它发扬光大。孟子了我们孝顺。孟子一书中言“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他主张的本质上是对父母孝顺,对兄长友爱。这种道德理论正是我们所崇尚的。可是如今的社会,新闻媒体曝光的因为父母年老而嫌弃自己父母是拖累而将他们赶出家门的例子比比皆是。曾有报道称一名四十多岁的男子因为不务正业而单身着,他的八十多岁老母亲为其担忧而不与小儿子进城享福。因为该男子喜欢嗜酒,有一回醉酒回来后,殴打自己的老

6、母亲,并将其把她赶进厨房做饭。但老人因年老体衰,并且身上全是伤,摔倒在厨房里。那时正值冬天,老人被活活冻死在厨房里。该事件被报道出来后,引起社会的关注,许多人为此感到心寒。在这个科技兴旺的信息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着一颗向善的心。一个人,他假如想存在于这个社会,在这个社会立足,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保持着一颗向善的心。我们也要保持有一颗孝顺的心。“百善孝为先”,这是最根本的做人准那么。孟子提醒我们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寡人之于国也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其中就蕴含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开展的理念。时刻提醒着我们:人与自然互相依

7、赖,互相依存。反观如今的社会,在利益的重熏下,人类大量的砍伐树木,致使土地沙漠化。工业污水的排放和人类不知节制的捕鱼,造成了生物鱼类的灭绝,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样我们又怎样进展可持续呢?难道这不令我们反思吗?有句俗语“金山银山,不比绿水青山”这就表达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假如环境破坏了,就算我们有再多的财富也找不回以前的青山绿水。阅读经典书籍,传承孟子的思想理念是我们青少年的责任。但是在这信息化时代,又有多少人可以去阅读那经典文化?许多年轻人只是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多少人时刻放不下手机,只是为了刷微博,刷刷微信朋友圈。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手机,分开眼前的电脑。捧起曾经远离我们的那一本本经典书籍。重新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殿堂吧!阅读经典书籍,传承经典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可使我们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人,社会也会因此更美妙,更和谐。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做的事。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