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00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50700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蓝色的树叶00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蓝色的树叶00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蓝色的树叶00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蓝色的树叶00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蓝色的树叶00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蓝色的树叶0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蓝色的树叶00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蓝色的树叶公开课优秀教案学习目标: 1、 通过自主识字、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术、铅”等9个生字,会写“铅、笔”等10个字。 2、 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通过朗读对话,细细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了解李丽需要铅笔的着急的心情,读出李丽在借铅笔时谦和诚恳的请求态度;了解林园园因为担心李丽把笔弄断,舍不得借的心情,读出林园园不乐意、担心的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丽和林圆圆的三次对话时的心情,并把对话读好!教具准备:蓝色树叶图、词语卡片、课件教学流程:课前谈话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协助他人吗?今天,就请你们先来帮帮老师吧!老师第一次来炼化小学的时候,不理解路,就向路边的一位叔叔询问:“你帮

2、我指一下路行吗?”(ppt出示)谁来帮我问问路?(指名把这句话读好,读出问的语气,表达请求。)问得这么有礼貌,叔叔帮我指路了,他告诉我还要再开5分钟。啊,还有5分钟的路,真远呀!我皱起眉头说:“还要再开5分钟?”(ppt出示,指名读,读出惊讶的语气)、等到进入炼化公司大门的时候,我想:“现在快到了吧。”(ppt出示,指名读,读出期盼的语气)表扬:小朋友你们可真懂我,把这几句话的语气读得这么好。 一、启发导入,质疑蓝叶 (教师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 师:老师这儿有一片树叶,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回答)(预设:怎么会是蓝色的树叶?) 师: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

3、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那我们就走进第19课蓝色的树叶(ppt出示课题)。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师:谁来读读课题?(指名读题目。评价:你读得准确、清楚,)我们一起来读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字词过关1、ppt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较难读的字能够圈出,多读几遍。并在文中标出小节号。(生自读课文)师:小朋友们,课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呢? 2、汇报交流 小朋友们读得真仔细,那你们知道(1)这件事发生在( )课上? 出示词卡“美术”术是翘舌音,我们读准这个词。 学习“术”字:大家仔细看,术和哪个字很像?能区分一下吗? (指名回答。预设:木字,术比木多一点) 是啊,小

4、朋友在写时要分清楚.。 (2)美术课上,老师教大家(引读)画风景。 (ppt出示句子):美术课上,老师教同学们画风景,要画上树、房子和小山。师:这是一个长句子,怎样把它读准确呢?自己先来试试。(指12名读,评价:你注意到了逗号,还在词语间实行了适当的停顿,非常好听。)师:我们一起来读。师:这个句子读得流利通顺,特别是这个多音字读得很准确,就是“教”(ppt注红),它在这里读jio,它的另一个读音是jio,谁为jio找一找词语朋友?(指2名回答)师:你们看,我们中国的汉字多有意思呀,一个字有几个读音。这种字就是多音字。小朋友们平时要多积累、区分,不要读错了! (3)(ppt出示两幅图画)师:小朋

5、友,我这里有两幅画,你知道分别是谁的?(指1名回答)A、学生说到林园园的画,(板书:林园园),师:课文中那句话讲到了她的画?快去文中看看。(指名回答) 出示词卡:“惹人爱”,绿绿的树叶。真(引读)惹人爱师:心里感到喜欢就叫“惹人爱”, 什么也“惹人爱”呢?你能读出“惹人爱“的感觉吗?(指4名回答。评价:你真喜欢它!听你一说我也喜欢上它了)B、学生说到李丽的画,(板书:李丽) 师:她为什么不给树和小草涂颜色呢?(指名回答,预设:因为她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出示词卡:铅笔,我们读这个词 教学“铅”,师:小朋友们快看,铅字中的哪一笔不能写错?(指名回答。预设:右上的“几”字不带钩),师:“铅”是左右

6、结构,写时还要注意(生:左窄右宽)跟着老师来写一遍。(师示范写,学生描红、书写)师:铅笔会读了,那么这个词语一定也会了,读出示词卡:削铅笔因为削铅笔时要用到刀,所以削字有立刀旁(4)找不到铅笔,于是李丽就向林园园借,不过,林园园说(ppt出示)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的太多。师:小朋友们,这又是一个长句子,谁能用上刚才读长句子的方法把句子读好。自己先试一试。(生自读)(指2名学生读,评价:这些小逗号读得真好!你会读长句子了。)师:我们一起来读,师: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词卡出示:注意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比如,今天吃早饭时,妈妈说:“你要注意,吃饭的时候( )”

7、。(指2名回答)(5)小朋友,李丽最后有没有接绿铅笔?她用自己的蓝铅笔画出了(蓝色的树叶)三、细读课文,体会心情1、.读讲第2、3、4自然段。(1)ppt出示读文要求,自由读第2、3、4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李丽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林园园说的话。(生自读)2、指导读第一次对话。重点理解小声说、吞吞吐吐等词语。A、 师:(出示第一副插图)李丽在美术课上认真画画,正要画树,却发现绿铅笔找不到了。她想向林园园借,她是怎么说的?(指名回答。课件出现李丽的话,)a、 你觉得李丽是个怎样的孩子?(预设:她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因为她问林园园是用上了“行吗”,而且现在在上课,为了不打扰到别人,她问得很小声)b、谁来

8、做做李丽,有礼貌地问?(指23名读句子,评价:我还听出了你很着急)c、一起来有礼貌地问一问。d、老师相信你们遇到困难时也能像李丽这样问一问,创设情境说话练习,ppt出示:当你发现你的语文书落在家里了,你得向同桌借,你对同桌说:“( )吗?”当你在擦黑板,高的地方擦不着时,需要老师帮忙,你对老师说:“( )吗?”当遇到别的困难时,你还会怎么说呢? B、师:听了李丽的请求,林园园是怎么说的? (指名回答,ppt出示林园园的话,)a、 师生合作读对话师:孩子们,我现在就是林园园,你们来当李丽向我借铅笔。b、师:孩子们,你从林园园的回答中听出她心里在想什么?(指名回答。预设:她不愿意借这支笔)师:“你

9、因为不太想借,又不好意思说,所以说话时就吞吞吐吐了。”板书“吞吞吐吐”出示词卡:“吞吞吐吐”。交流记住“吐”的字形。师:谁能再来吞吞吐吐的回答呢?(指2名学生朗读,评价:你体会到园园的心情了。你扮得真像!)指导学法:小朋友,你们看,体会好他们的心情,就能把他们说的话读好了,这可是我们读好对话的一个诀窍,让我们同桌间,一个扮演李丽,一个来当林园园,把他们的第一次对话读一读吧! C、出示第一幅插图:指名人合作读对话,来一个示范。请其他小朋友评价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A、师:(引读)听了林园园的回答,李丽 (ppt出示):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 师:老师还有一句话。你们再读读,你喜欢哪

10、个句子? (ppt出示,比较句子:李丽只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李丽趴在桌子上看林园园画画。(预设:“只好”这个词是说李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她已经把房子、小山画好了,只等画树。没有绿铅笔,没法画,所以只好等林园园把画画完,才又一次向林园园借。)师:李丽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只好等着林园园、(板书:只好)来,我们把李丽的这种焦急等待的心情放到句子中读一读B、 师:体会到了这样的心情,肯定能把李丽第二次借笔的话读好的,自己先来试一试。(课件出示李丽的话。指名读)(评价:我听出你多么希望林园园能把笔借给你呀!)师:小朋友在非常期盼的心情中也会像李丽这样说的,谁来?(ppt出示课后的练习:)现在可以把绿

11、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C、师:而此时林园园又是怎么说的呢? (ppt出示林园园的话,指名读) 师:园园因为担心,所以舍不得,(板书:怕) 谁能读出这种担心和舍不得? (指2名学生读:评价:你读出了林园园的心情。) 李丽非常理解林园园的担心,所以她向林园园保证我会小心一点。 (ppt出示李丽的话) D、指名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来读第三节。 师:我们再来体会体会他们的心情。请两名学生一个来当李丽,一个来扮林园园。我来读旁白。4、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A、师:小朋友们,这是他们的第三次对话,用上刚才边体会心情边读的方法,同桌合作着来读一读对话,旁白一起来读。” B、 第一组学生展示时:理解三个“不

12、要”。 师:园园你为什么把三个“不要”说得这么重? (指名说,预设:她很担心李丽会用坏绿铅笔。心理很舍不得)C、第二组学生展示时: 理解“还要画小草?“(评价:你的小问号读得真好。)师:从林园园皱起的眉头和这个高高扬起的问号中,你感受到了什么?D、师生合作读男生做李丽,女生当林园园,老师读旁白 四、词语回顾:对话读得真好,老师相信你们还能把这些词语读好。(刚才的词语出现,开火车读一遍。)五、写字指导:出示“铅笔”、二字,李丽和林园园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围绕这这支绿铅笔,今天我们来写“铅笔”。“铅“字已经写过,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笔“,找找生字中那些笔画需要提醒小朋友们注意。 (预设:笔是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帮我我们定好位。)(1)教师范写,师:写字前不要着急,先把笔握正确,想好三个一,先看示范的字,然后写,写完在把自己的字和示范的字对照一下。(2)同学临写(描一个写一个):在实物投影仪中展示,表扬结构和主要笔画。(3)其他还有好几个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用上我们学过的方法各描一个,写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