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50680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试行)( 2月)为了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育人质量,构建适合当前教育教学协调发展的高效课堂模式,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和建设者,办人民满意学校。结合我校教情、学情,科学构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和平中学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目标,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基础,针对当前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为了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信和挖

2、掘学生潜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学习、借鉴“杜郎口教学模式”,“西湖教育模式”和兄弟学校课改经验,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坚持以“三环六步教学”教学模式为抓手,认真编写导学案,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二、加强领导,聚集课堂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由教研组长为组长的实施小组,包科领导具体负责工作的落实 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集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总负责人程祥山组长程祥山副组长李玉学、张堂生、王国武成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构建高效课堂工作实施小组:实施小组科组长年级组长副

3、组长主管领导语文组许彩霞7韩 静8吴建华9刘岩山吴建华王国武理科组王昭庆7王昭庆8张晓玲9高晓善高晓善李玉学英语组曾文英7张朝霞8朱 艳9曾文英朱 燕张堂生音体美信息组刘树猛聂永忠工作分工:年级分管领导总负责人七年级王国武王国武八年级张堂生张堂生九年级李玉学李玉学分管领导督促检查各年级组的各项工作情况完成度。2、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构建高效课堂”有关理论和文件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落实操作过程,教导处全面负责,教研组长具体负责本组“构建高效课堂”的相关工作。3、把实施“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一个抓手,引导教师加深对“高效课堂”意义的理解,围绕“高效”开展教学实践反思活动。4

4、、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对需重点“改进”的教师跟踪听课,发现问题,寻找“亮点”,及时反馈、评析,帮助她们看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调整改进策略,争取真正达到改进提高的目的。5、教研处每学期对教师的“构建高效课堂”进行检查,结合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认真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并进行考核。三、思路、目标、措施思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目标:1、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课前预习能够扫除学习新课的知识障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质疑”和“创新”能力。2、努力构建平等、

5、和谐的师生关系和高效课堂,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和谐民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主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体。3、力求全员课堂达标。具体措施:1、结合电子备课,加强备课质量,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2、结合推门课、系列课、校级展示课等听课形式,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和质量。3、结合学期区级优质课评比活动,组织好教师校外听课、校内反思。4、结合师徒结对,做好师徒备课、听课、评课的共进工作。5、加强常规检查,如作业批改、单元卷使用,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得失。6、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学习各层面的先进理念、方法。7、积极参加各级论文、课件评选,及时总结经验。8、制定和平中学学生学习常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6、惯。四、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我校“构建高效课堂”活动按照如下四个层面、十四个步骤和要求进行实施:第一层面:领导层面第一步:合理分工。学习、借鉴试点学校课改经验,结合各部门工作实际,进行大致分工:程祥山 校 长:整体负责、调控;李玉学 副校长:实施方案的制定,实施工作中的制度建设、协调管理;张堂生 副校长:课堂上如何具体操作,师生评价问题等;王国武 主 任:课堂评价标准,导学案编制,“师师、师生、生生结对帮扶”实施方案;罗天君 主 任:合作学习小组如何打造,小组长培训方案;邵创国 副主任:“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学生、班级成长记录、常规检查方案,行为规范建设等。第二步:外出学习。领导小组成员到结

7、对帮扶学校调研学习,结合事先分工,各人重点学习相关内容,如导学案编制、教学流程、合作学习小组分配、评价机制确立、制度建立和实施高效课堂的管理、咨询研究等。 第三步:个人反思。在认真学习她人的经验基础上,结合事先分工和自身工作,逐步摸索制定出一套适合我们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二层面:教师层面第四步:全校动员。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分析当前我校存在现状、当前教育改革大的背景等客观事实,对比传统课堂与高效课堂利弊,认真学习、宣传“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 ,观看有关“高效课堂”视频等等。第五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听专题讲座、开展培训等方式,让所有一线教师倾听、观看和亲身感受、体会“高效课堂”

8、。第六步:课堂实践。每位教师根据外出学习、自我反思、课堂中实践,逐步摸索出符合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摸索、改进、提高。第三层面: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层面第七步:班主任会。各班级的4-6个小组如何合理分配、评价制度如何建立、组长如何确定、高效课堂与班集体建设如何统一,还有学生培训、小组长培训和指导等。第八步:教研组长会。如何编制导学案、如何使用导学案等。第九步:组内交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课堂实践,以教研组长为主,让每位教师上一节自我感觉蛮好的课,而且学校领导、本组所有成员都要参加听课、评课、探讨、修订,全期内听完其它教师的课,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课堂亮点。第十步:

9、形成模式。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教研组长组织召开本组会议,专题研究本学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出本学科的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重新进入课堂实践、修订,最后形成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四层面:学生层面第十一步:大会动员。大会、班会分布进行。小组划分好、明确分工,各负其职。第十二步:组长培训。各班所有小组长(不同层面)集中培训。如何自主学习,如何上台展示,如何指导、监督学困生,如何维持小组纪律等。第十三步:推广实施。在各学科形成自己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后(下半学期),各教研组推选12名素质高的教师报教导处,执教一节本学科的“学科高效课堂示范课”,由教导处统一制定时间,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学科高效课

10、堂示范课”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评价、推广,形成学校相对统一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十四步:总结提高。各学科在前面试点、推广基础上进行总结,对过程中材料进行修改、收集和汇总,对出现问题应多思考、多研讨,采取积极措施,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五)分项实施、重点突破1、以团队研讨导学案为主(1)基本要求: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努力构建“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共同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2)具体过程:个人备课:教师提前两周研究课标、教材、导学案以及其它参考材料,依据实际情况修订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和方法提示,修订导学案中的不恰当环节,增减相关的内容等,将具体的指导、启发与点拨的方式方

11、法写入自己使用的“导学案”。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备课组集体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按集体意见对自己的“导学案”进行修改。二次备课:个人根据集体备课的要求对“导学案”再次进行认真细致修改(二次备课时要求用双色笔修改)。(3)主要措施:教务处加强常规检查力度,及时查看各教研组上传电子稿,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优秀导学案展览和评选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质量。2、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1)基本要求:每个班级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分工要明确,一般以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

12、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编号的A、B、C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一定范围内动态的。能够是组与组之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能够是组与组之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能够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但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够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再进行组

13、内成员选举,选拔具有威信、群众基础、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能力的同学当小组长,还有选出每门学科的小组长,尽可能让每个小组6个人都有具体分工,都有事做,并对各组不同层面的组长进行理念、工作方法、组织协调能力的培训。主要措施:经过测试成绩的分析和评比,学习先进年级和学科经验,建立激烈机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在学校建立起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形成相对固定、有一定特色的合作学习小组。3、构建合理的师生课堂评价机制基本要求:建立一个高效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机制,其目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对教师的评价。班级层面,每天由学生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选出“幸福之

14、星”(课堂);每周由学生评出本班一周“幸福之星”(学科)。年级组层面,根据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出年级每周、每月“幸福之星”(学科)。对学生评价。每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四星”:小组之星、管理之星、参与之星、精彩之星。每天学生依据教师评出的“四星”再评出班级每日“四星”,每周由学生根据班级每日“四星”评比结果再评选出每周“四星”,年级组依据上述评比结果再评选出年级学生每周、每月“四星”。如此评比,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记入成长记录,改变过去对学生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期中或期末结束,经过每日四星、每周四星、每日记录本、听课记录、常规考核记录和平时巡课情况反馈记录等材

15、料评选出“课改班级之星”(班级)、年级组幸福之星(学科)、“年级组课改之星”(教师)。受表彰的教师和学生名单,学校均将做出展板,在校内公示。主要措施:德育处加强每日常规检查力度,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经过层层评选,真实的选出投身第一线课改的教师和学生,以此推动学校课改的发展,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4、构建高效课堂基本模式(1)步骤课前: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2、完成学案,训练运用课中:1、导入课题,明确目标 (3分钟) 2、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7分钟) 3、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26分钟) 4、清理过关 (4分钟) 5、当堂检测 (5分钟) 课后: 训练学案(2)基本要求: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