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1506794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88页-9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引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来说一说。(老师表扬)司马光砸缸,孩子得救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什么叫策略呢?策略就是

2、计策、谋略,即方法。板书:策略师生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补充板书:解决问题的2、老师想和同学们做个游戏,行吗?老师这里准备了两个纸杯1号杯和2号杯,里面装了什么?暂时保密,请你仔细观察(教师演示从1号杯中取出两支粉笔放人2号杯)。 师:你能猜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支粉笔吗?(板书:原来?)(生摇头表示不能)师:为什么猜不出来?要想知道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支粉笔?你想知道什么条件?生1:必须要知道现在1号杯和2号杯里各有多少支粉笔。生2:只有知道现在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支粉笔,才能算出原来各有多少支。(板书:现在)师: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吗

3、?好,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请看(老师双手拿纸杯展示给同学们观察,两个杯子里都是4支粉笔)。现在你们知道原来各有多少支了吗?生l:我知道l号杯原来有6支粉笔。2号杯原来有2支粉笔。生2:只要把拿到2号杯的两支粉笔还给1号杯,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原来两杯各有多少支粉笔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还原的过程)师: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还原法、倒推法)对,像这种已知现在倒过来想求原来的方法在数学上我们叫他还原法,也叫倒推法(板书:原来现在),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节课就和大家起来研究倒推法在数学问题里的应用。(最后完整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二、教学例l。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师:你们

4、看到了什么?生1:我还看到甲杯的果汁多乙杯的果汁少。师:那如果就把这样的两杯果汁分给这两个小朋友,公平吗?(不公平)怎样才能公平?(甲杯倒点给乙杯,使两杯同样多)师:好办法,那我们就来倒一倒。(多媒体演示倒的过程)这时你又发现了什么?生1:两杯的果汁同样多了。2、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完整的问题场景。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师: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多媒体配合演示把果汁倒回的过程,并让学生把书88页的表格填写完整。3、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计算的?生1:4002=200(毫升)200+40=240(毫升)20040=160(毫升)(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师:怎么想

5、的?这里每一步的计算都表示什么意思?生2:4002=200(毫升)先算出现在两杯都是200毫升,要求原来的,只要把倒入乙杯的40毫升倒还给甲杯,就能求出原来两杯各有多少毫升了。也就是200+40=240(毫升),这是原来甲杯果汁的量,20040=160(毫升),这是原来乙杯果汁的量。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预设:如果学生提出,原来甲杯比乙杯多80毫升,要肯定学生的做法并让其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4、不过算的对不对?要检验,你们会检验吗?(生口答检验的过程,指出要满足两个条件:24040=200毫升,160+40=200毫升)5、师:刚才我们使用了什么解题策略?(倒推法)你认为要想倒推出原来的两杯

6、果汁的量,关键条件是什么?(先求出现在的量)对,知道了现在每杯果汁的量,倒过来,就可以求出原来每杯果汁的量。看来大家很会学习,一学就会,老师这里还有一道较复杂的问题,你们想试试吗?(想)三、教学例2。1、多媒体出示例题。(学生读题)师: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生1:小明今年又收集了24张邮票,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生2:问题是:小明原来有邮票多少张?师:找到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能把这些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在练习纸上整理一下吗?整理好,大家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么整理的。 (学生自主整理、讨论,教师巡视)2、汇报交流。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整理信息的?(展示学生的作业)生1:原有?

7、张又收集24张送给小军30张还剩52张师:这位同学像学习语文一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题中的关键条件用带有箭头的流程图来表示,非常清晰。师:还有不一样的整理办法吗?师:相比较,这种整理方法更能体现数学的简洁美,只用了最简单的数学符号和数字就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来。不过这里的“+24”和“30表示什么意思?生2:“又收集24张”表示小明邮票数量在增加,所以用“+24来表示;“送给小军30张”表示小明邮票数量在减少所以用“-30”来表示。3、体验倒推。师:明白了吗?两种方法都很好,但第二种方法显得更为巧妙。现在根据整现好的条件,要求原来的邮票张数,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倒推)怎样来倒推?谁来说说?生1

8、:从现在52张开始倒推原来送给小军30张,现在要回来,原来又收集的24张现在给去掉。这样可以列式为:52+3024=58(张)。生2:从最后的52张开始,原来“-30”,倒过来变成“+30”;原来“+24”,倒过来变成“-24”,列式是:52+3024=58(张)。师:例2的倒推过程和例1的倒推相比感觉怎么样?(难了)难在哪里?(倒推了两步)。师:还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吗?(预设:学生说不出,可引导:能把这两步倒推转化成一步倒推吗?)生1:52+(3024)=58(张)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1:先收集了24张,后送给小军30张,等于最后的52张比一开始减少了6张,所以用52加6,就算出原来一共是

9、58张。师:他的意思就是把“又收集24张”和“送给小军30张”这两次变化转化成次变化,就是:现在比原来减少了6张。师:那列成综合算式就是:52+(3024)=58(张)。但还不能马上写答案,还要进行检验。(生口答检验:582430=52张)4、小结。师:看来同学们真不简单成功的解决了步倒推和两步倒推的问题,都是从已知的结果开始。倒推求原来的数量。常用这种方法,可以发展我们的逆向思维,使我们变得更聪明。你能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吗?四、巩固提升1练一练(1)、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十六的第1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练习十六第3题(1)、课件出示课本练习十六的第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小组讨论: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师:你能在图中标出其他几个景点和大门的位置吗?(4)、汇报交流,教师小结。五、当堂检测1、课件出示:练习十六第1、2题2、教师要求:做好后立即举手,老师马上当面批改。(好开始)六、小结全课。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说的?2、师: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倒推法”的策略。我相信同学们只要肯动脑筋、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大家一定会想出更多更奇妙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