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微课案例-品析动词感悟壮举.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1506553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狼牙山五壮士》微课案例-品析动词感悟壮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狼牙山五壮士》微课案例-品析动词感悟壮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狼牙山五壮士》微课案例-品析动词感悟壮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牙山五壮士》微课案例-品析动词感悟壮举.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狼牙山五壮士 品析动词,感悟壮举 同学们,大家好。上节课我们已经学完了课文的前面三个自然段,今天我们品析第四自然段五壮士 杀敌的动词,一起感知五壮士行为之“壮”。请同学们读一读第4自然段,找到能体现五壮士行为之“壮”的句子。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这儿对马宝玉的描写是一个点。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对马宝玉的描写是一个点,对五位壮士的描写就是一个面,我们把这样描写人物群体的方法称为点面结合。现在,请同学

2、们再看这段话,找出描写五壮士动作的词语同学们,你们找对了吗?我们边读边展示,理解体会这些动作不同之处,准确生动地描写了五壮士掩护群众、痛击敌人的过程,写出了五壮士壮烈豪迈、奋不顾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品质。我们把这段话浓缩再浓缩,用一个字来高度概括,是什么?砸!一个“砸”字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在什么情况下“砸”?战士们在子弹用完了,班长负伤了,手榴弹也剩下最后一颗了的境况下,战士们才会“砸”敌人。表现出了当时壮士们身临险境、情况危急。为什么“砸”?战士们身处高地,就地取材,“砸”是为了给战友们的迁移拖延时间。表现了五壮士的机智。“砸”中蕴含的感情:五壮士用砸石头的方式抵御敌人的枪炮袭击,可以看出了他们的英勇和顽强。我们从一个“砸”字上一可以看出壮士们当时情况之危急,二可以看出壮士们头脑之机智,最后可以看出壮士们的英勇顽强。总结:同学们,本文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结合点面的描写方面,体现了狼牙山五壮士英勇顽强的气概。 用动作描写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往往会达到一种入木三分的效果,希望同学们这种方法常用于写作之中。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吧,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