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5)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1506129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 (5)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案例分析 (5)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案例分析 (5)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 (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浓硫酸的三大特性武乡三中 陈翠平一:案例背景: 所属学科:化学 学段年级:高中一年级二: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 突发事件:浓硫酸的脱水性中对皮肤腐蚀的处理办法。三:教学过程:师: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酸的性质和如何稀释浓硫酸。请同学们复述一次。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浓硫酸的三大特性。(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硫酸的危害性,安全第一 )生 :做实验:把少量浓硫酸倒入烧杯中,马上称量。记下读数,在空气中放一会儿再称量。记下读数,比较前后读数。师:哪位同学回答一下读数的变化?进一步追问为什

2、么会有这种变化。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答案基本一致。后一个读数比前一个大。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浓硫酸的质量增重。从而得出第一个特性:吸水性。师生:观看课件(在200mL烧杯中放入20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回答问题,(由于学生回答不是太一致,建议按小组讨论,然后组代表回答本组答案)生:自己总结归纳: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生:分组做实验:在一个白色点滴板的孔穴中分别放入小纸片、棉花、火柴梗。滴入浓硫酸,观察现象。师:这些物质都变黑,从以上两个

3、实验说明什么?生:总结, 最后共同看幻灯片,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使有机物生成黑色的炭,这种现象叫炭化。体现了浓硫酸的第二个特性:脱水性。皮肤也属于有机物,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皮肤上沾上浓硫酸,会引起严重灼伤。所以,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有位同学向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在课本中,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这句话我认为有问题,初中已经学过,浓硫酸遇水会放出大量热,这不是会使烧伤更严重吗?”该生话音刚落,教室里就有一种自觉的讨论声。有的学生说:“说的确实有道理”,有的学生说:“人家书上怎么会错呢?”)一阵争论过后

4、,教室里又恢复了平静。同学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投向了老师,老师也感到很突然。学生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她稍做沉思后,就大胆地做出了判断、得出了处理意见。1、很高兴的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要求学生大胆的发现问题,组织按小组讨论。有的放失,针对此问题,根据书中的重点语句,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讨论中,一个个都发表见解,相互交流) 2、过了5分钟后,老师大胆的肯定了学生的看法。鼓励他们,师生共同把教材中不合理的地方纠正过来。,改为:“当不慎在皮肤上沾上浓硫酸时,先用干布拭去,再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3-5%的NaHCO3溶液。” 同学们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感到无比兴奋。他们

5、可能觉得有种成功感。 另外,通过铜与浓硫酸,木炭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浓硫酸的第三个特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师:请同学们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个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什么性质?生:在黑板上练习书写方程式,根据化合价得知浓硫酸表现了氧化性,(同样的道理,写出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师:请同学们对比这两个反应方程式,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生:讨论总结:在第一个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氧化性和酸性,第二个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了氧化性,没有表现酸性。四:教学反思1、首先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临场经验,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突发事件,有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手忙脚乱。如果一个知识

6、贫乏的教师往往不敢对这么有权威的教材提出任何异议。也不会对教材内容作出任何的处理。只能让学生不折不扣的吸收书本上的知识。更不敢让学生大胆的讨论。只能三言两语结束这个话题。其实,教材也是人编写的,必然就避免不了有错误的地方。应该有正确的处理教材的能力。2、老师大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尝试。走出书本,站在课本之外,表现了她的科学知识素养。也满足了学生的成功感。3、从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一种方式。采用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来进行。 同时也得出以事实为依据的理念。4、 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应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实验和大屏幕,化静为动,为学生提供了形、声、色、光俱全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