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1506039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3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毕业论文(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铁路线路养护维修专 业: 铁道工程技术 班 级: 铁工3126 学 号:姓 名: 王晓龙 指导老师: 程建红 起止日期:2015. 2.15 2015 . 5 .30诚 信 承 诺本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没有任何抄袭行为,如有不实,一经查出,本人自愿承担一切后果。承诺人: 年 月 日 / 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总成绩评定表班 级铁工3126姓 名王晓龙学 号 设计(论文)题目铁路线路道岔养护维修成 绩指导教师评分答辩评分总成绩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评语: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 月 日注:1.根

2、据专业具体实际情况,如未安排答辩环节,答辩评分与答辩小组评语可不填写。摘 要为保持铁路经常处于符合铁路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良好状态,对铁路路基、轨道等进行的养护修理作业。铁路线路在列车重力和列车运动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下,以与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病害。常见的病害有:铁路线路与其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如线路爬行,轨距扩大或缩小,线路方向错动,线路不均匀下沉或冻起等;钢轨与其各组成部分发生磨损和疲劳;轨枕损坏和道床脏污等。铁路线路病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危与列车运行安全。因此,铁路线路养护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线路的系统检查,与时发现线路上一切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现象和病害,并查清其原因

3、,以便合理地计划和组织线路养护作业,消除病害或缩小病害影响,使线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养护容包括线路状态检查作业和线路养护修理作业。关键字:线路养护 线路维修 线路病害目 录第2章 道岔病害的整治和养护维修62.1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因素62.2道岔整体主要病害的分析整治62.2.1道岔方向不良62.2.2道岔轨距不良72.2.3道岔爬行82.2.4道岔水平和高低超限92.2.5零件问题142.2.6道床翻浆冒泥152.3道岔各部分主要病害整治152.3.1转辙器部分病害分析整治152.3.1.1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或较长距离不密贴152.3.1.2

4、尖轨跳动162.3.1.3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172.3.1.4尖轨拱弯172.3.1.5尖轨扳动不灵182.3.1.6 尖轨与滑床板不密贴182.3.1.7 尖轨动程过小192.3.1.8 尖轨中部轨距小192.3.1.9 三道缝202.3.2 连接部分病害分析与整治202.3.2.1导曲线轨距扩大202.3.2.2 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202.3.2.3 导曲线不圆顺212.3.3辙叉与护轨病害分析与整治212.3.3.1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212.3.3.2辙叉偏磨212.3.3.3辙叉轨距不合标准222.4道岔的综合维修作业222.4.1 道岔的养护维修原则222.4.2道岔病害的检查作业2

5、22.4.3道岔的起道作业232.4.4道岔的拨道作业262.4.5道岔的改道作业282.4.6 道岔打磨车作业332.4.7 CD08-475型大型捣固车道岔作业372.5道岔晃车病害分析与整治42第3章提速道岔病害分析与整治方案443.1提速道岔简介443.2道岔病害分析与相关分析443.3道岔出现的病害分类443.3.1道岔组装铺设时遗留的病害443.3.2道岔运营中产生的典型病害453.3.3养护方面存在的问题453.4提速道岔的检修与整治453.4.1电液转辙机453.4.2检查安装装置463.4.3 外锁闭装置检修463.4.4转辙设备试验47第4章高速铁路道岔养护维修制度504.

6、1高速铁路发展概况504.2加强动态检测504.2.1检测容504.1.2评价方法514.3运用精密测量技术控制道岔的几何形位524.4保持道岔与前后过渡段的合理刚度524.5道岔打磨53第5章结论与建议35致36参考文献37附录38第1章 绪 论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运输能力大、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铁路要促进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适应和要保障国防建设的需要。铁路线路在列车重力和列车运动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下,以与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会发生各种病害,为保持铁路经常处于符合铁路技术标准所规定的

7、良好状态,对铁路路基、轨道等进行的养护修理作业。与时发现线路上一切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现象和病害,并查清其原因,以便合理地计划和组织线路养护作业,消除病害或缩小病害影响,使线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列车按照规定的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第2章 道岔病害的整治和养护维修2.1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因素针对三铺道岔存在问题,进行现场分析和研究,找出病害产生原因与影响道岔稳定性因素,制定整治对策。产生道岔病害的主要因素有:(1)道岔本身结构的缺陷,造成道岔各部件易磨耗和折损,导致道岔轨道几何尺寸不易保持控制而变形超限。(2)道岔尖轨基本轨的前后爬行,造成轨距与方向不良,直接影响道岔的框架尺寸,严重危

8、与行车安全。(3)道岔联结零件和防爬设备性能不良,各种接头病害,都会影响道岔的稳定性。(4)养护维修作业不当,造成道岔轨道尺寸改变,存在暗坑、吊板,翻浆冒泥等病害。(5)附带曲线正矢不良,列车进出道岔时加剧摇晃,造成道岔轨道几何尺寸变化。(6)道床厚度和宽度不足,连接零件松动、失效,轨枕歪斜,钢轨波动等,造成道岔整体稳定性下降。2.2道岔整体主要病害的分析整治2.2.1道岔方向不良原因分析:(1) 忽视对道岔的整体维修,忽略道岔前后线路,造成道岔与前后线路方向不顺,通过列车时发生强烈冲撞,方向与轨距发生变化;(2) 道岔的铺设位置不正确,养护维修时又未考虑大方向,随弯就弯,逐渐使道岔与前后线路

9、方向不吻合,使列车发生折角运行,增大了车轮对轨道的冲击,造成道岔位置前后、左右错位,轨距和各部间隔尺寸不合,加重了钢轨与其他零件的磨损;(3) 作业方法不合理,在整正道岔各部分轨距与间隔时,错误的迁就导曲线或辙叉,使支距、轨距硬性凑合,造成各连接部不圆顺;(4) 曲股基本轨未进行弯折或弯折点位置不对,使尖轨前端递减距离和方向难以保持,尖轨尖端和中部轨距变小,尖轨跟部与导曲线连接方向不顺,直股基本轨尖轨尖端处方向不良;(5) 捣固不实。由于道岔在结构上的特点,转辙器、导曲线与辙叉部分钢轨密集,岔枕间隔较小,岔枕间安装有转辙设备、尖轨连接杆、导曲线轨距杆,使扒砟与捣固作业不易进行,加上道岔直股与曲

10、股的运量不均衡,捣固质量不实,使线路出现坑洼,加剧列车通过的摇摆和冲击增加破坏方向的横向推力,方向容易变化;(6) 道碴不良,夯实不好。由于转辙器部分由转辙机基础角钢、转辙拉杆、尖轨连接杆,机械转折地段还有导线或导管,这些都影响道岔的补足,加上运输部门往往将枕木盒石碴掏空以防积雪影响转辙,以致道岔往往道碴不足,加上夯实困难,降低道床阻力,方向难以保持;(7) 各部分钢轨与其零件零件联结不好,也可引起一系列病害,如基本轨横移、轨距变化超限、轨道爬行、零件磨耗折损等,导致方向不正。预防与整治措施:(1)做好道岔前后50m线路的维修,经常保持轨面平,方向顺;(2)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

11、3)弯好曲基本轨弯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4)检查确认基本轨既有弯折量,按照标准做好弯折长度和矢度;(5)加强捣固作业,除按规定捣固外,还应根据道岔构造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6)补充夯实道床,道岔转辙部分设置有转辙杆、连接杆,各轨枕孔道碴应比岔枕顶面底20-30mm,并夯实道床;(7)加强各部分联结零件的养护维修,充分发挥各种扣件固定钢轨位置的作用。预防方向不良的措施:(1) 在进行道岔综合维修前,首先把道岔大方向拨好,使道岔处在正确的位置上,与前后线路衔接顺直,没有甩弯和折角,在综合维修中要细拨细改,达到方向良好,列车通过平稳。(2) 每年夏季彻底矫直死弯钢轨,按规定标准弯好基本轨曲折点,

12、达到尖轨部分轨距能够均匀递减,方向顺直。(3) 整正道钉、支距垫板、轨撑,使其与钢轨联结牢固密靠,预防钢轨横向移动。(4) 捣固后与时回填、夯拍道床,拔道后与时填好轨枕端部石碴,经常保持道床丰满密实,增强线路阻力,预防横移跑道。2.2.2道岔轨距不良原因分析:(1) 道岔预铺过程中,道岔轨距调整块安设不对;(2) 岔枕横纵向发生位移,造成轨距挡板不能按标准设置;(3) 轨距挡板、大垫板螺栓锈蚀磨耗,造成挡板与螺孔扩大离缝;(4) 扣件松动,在动载冲击下,轨距发生变化;(5) 顶铁不密靠,动态扩大。整治方案:(1) 在道岔预铺时,严格按照道岔设计图铺设岔枕和安装联结零件,并严格进行预铺检查验收。

13、(2) 在日常养护维修作业中,加强轨枕间距与横向位移的检查,按照铺设标准对轨枕进行方正,调整轨距块。(3) 与时更换和补充失效、锈蚀和缺少的轨距挡板。(4) 加强车工电联合检查,全面改正道岔转辙部分轨距。(5) 加强扣件养护工作,与时复紧连接零件和更换立螺栓,减少旷动间隙。(6) 加装经发行的绝缘轨距杆。整治标准:轨距误差控制在1mm。2.2.3道岔爬行爬行对道岔整体稳定性影响非常大,容易引起种种病害,是线路百病之源。由于道岔结构本身的特点和弱点,爬行对道岔的危害性更大。接头缝隙挤瞎或或拉大就会造成钢轨与其零件的严重磨损甚至折断,拉弯道钉与扣件,拉斜、拉坏岔枕,破坏道岔轨距和方向等一系列病害,

14、并影响转辙器、活动心轨钝角辙叉和可动心轨辙叉的密贴和锁闭。原因分析:(1) 道岔前后线路防爬锁定不良,或道岔与无缝间缓冲轨轨缝不足影响到道岔,而道岔的转辙部分和辙叉部分不能安装防爬设备,任何一条线路发生的爬行均集中到道岔,引起严重爬行;(2) 捣固不实,道床不足,夯实不好;(3) 尖轨跟端螺栓不紧或失效,造成尖轨爬行。尖轨跟端的双头螺栓或套管不紧、失效或缺落,使尖轨发生前后串动而爬行;(4) 连接零件失效或缺少,道钉扣件等零件失效与缺落后,减弱防爬阻力,助长轨道爬行;(5) 轨缝过大,不正确地使用短轨,造成接缝过大,经车辆冲击爬行;整治方案:(1) 对道岔整体尺寸进行控制,道岔前后建立观测桩,观测道岔纵横移动变形。(2) 为提高道岔整体稳定性,在道岔上与前后线路安装足够、有效的防爬设备,横向安设钢轨防爬桩。(3) 与时更换磨损失效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