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用法律常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1505816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用法律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生用法律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生用法律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生用法律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生用法律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用法律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用法律常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用法律常识 doc学生用法律常识.doc一、一个中学生应具备哪些法律常识?1、不要犯法不要违法不要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做个守法的好公 民。问题时请询问资深人士,切忌私力救济。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至于怎么解决, 遇到具体3、寻找法律救济的过程是打“证据战”的过程,注意寻找并保护证 据。4、平时多看点法律书籍,电视上的法律节目,厚积薄发。二、中学生交通平安常识1、交通事故的预防。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除提高交通平安意识、掌握 根本的交通平安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平 安。以下两点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1)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

2、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 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 横穿马路、翻越护拦,过街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 “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2)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 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 时不能贪图廉价,乘坐车况车,不要乘坐“黑巴”、“摩的”,因 为这些车辆平安没有保障。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 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平安规定。2、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1)及时报案。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想到的是及时报案,有 利于事故的公正处理,千万不能与肇事者“私了”。还应该及时与

3、 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出面处理有关事宜。(2)保护现场。事故现场的勘查结论是划分事故责任的依据之一, 假设现场没有保护好会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造成“有理说 不清”的情况。切记,发生交通事故后要保护好事故现场。(3)控制肇事者假设肇事者想逃脱一定要设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 可以发动周围的人帮助控制,假设实在无法控制也要记住肇事车辆 的车辆牌号等特征。三、在互联网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要承当法律责任吗? 许多同学都喜欢上论坛“灌水”,享受畅所欲言的快乐。大家也许 会注意到,论坛上有时会出现意见不合而相互攻击的情况。那么, 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否要为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中所发表的过激言论负 责呢?答案是肯

4、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平安保护管理方法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 复制、查阅和传播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以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违者由公安机关 处以警告或罚金,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所以同学们以后 在网上记得要慎言慎行了,当然,必要时也别忘了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益。四、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主要有哪些?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主要有: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 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成 心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 的首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

5、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哪些行 为? 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以下严 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打架 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屡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屡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9)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六、对违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行为的,如何处分? 任何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法规

6、定的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或者为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 为、严重不良行为提供条件,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 关依法予以治安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七、在遇到社会青年或者高年级学生向我们要钱如何处理? 首先,如果是社会青年向在校学生要钱,应当及时 向学校 老师、 家长反映或者向公安民-警报案,以便尽快处理。既不能自己拿刀来 解决,也绝不能逆来顺受,从而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其次, 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向低年级学生要钱,可 向 老师举报这种行 为,不能几个同学结伙来抵抗或者报复要钱者,否那么很容易在不 知不觉中走向犯罪。八、刑法对成心伤害罪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7、“成心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 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 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 定的,依照规定。”九、未成年人对犯罪如何进行自我防范?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可能性,进行自我 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未成年 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标准;树立自尊、自律、 自强的意识;增强区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加强未成年人用法 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十、在校女生如何保护自己? 答:一是平时尽量少和社会不良青年及校内有不良倾

8、向的学生接 触。二是注意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三是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四 是遇到情况要巧妙周旋,会自我保护。五是拒绝陌生人的好意。 十一、自然人犯罪与年龄的关系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17 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 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成心杀人、成 心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 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分。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分的,责 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 容教养。十二、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国家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

9、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用或 者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但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因维护合法权益需要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以及其他法律 专业人员提供法律帮助或需要减免诉讼费用,其经济收入低于当地 政府确定的最低收入水平的公民为法律援助的对象。十三、未成年人发现任何人对自己或者对其他未成年人实施预防 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章规定不得实施的行为或者犯罪行为(以上 第一条、第三条),可以怎样解决?答:可以通过所在学校、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公安机关或者政 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也可以自己向上述机关报告。受理报告的机 关应当及时依法查处。 十四、在别人打我时,我该怎么做呢? 答:如果是同学之间发生

10、轻微的摩擦,要尽量冷静处理,决不能采 取极端的方法去报复,如果双方不能和解,可以向学校教师反映情 况,由校方进行处理。如果是社会青年无端殴打你,首先要保全自 己的生命平安,及早脱身,然后及时打110 报警,不应盲目的抗打 硬拼。十五、由于对方的原因引起互殴,而在互殴对方打伤,为什么只追 究我的责任,不追究对方的责任呢?答:这类问题,司法机关在办案中经常遇到,许多未成年犯罪嫌疑 人怎么也不明白自己只是还手还击,将对方打伤,而只追究自己的 责任,对方却没事。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只有到达轻伤时, 才构成犯罪。即便对方也将你打伤,但你经过法医鉴定,结果为轻 微伤,而你将对方打成轻伤,那么对方不够成

11、犯罪,而你却构成犯 罪。因为成心伤害罪是以结果论,看所受伤害的结果:到达轻伤才 构成犯罪,达不到轻伤不构成犯罪。十六、怎样拒绝别人的要求一起去违法犯罪呢? 答:一是要明辨是非,竭力劝阻。二是劝阻无效,自己坚决拒绝。 三是如被-迫,应及时报案。四是积极向家长、学校、警方报告情 况。十七、在遇到同学欺负自己时该怎么办? 答:在遇到同学欺负或者发生小摩擦时,要冷静并正确地处理矛 盾,可以向教师及时反映情况,而不是自己去冒然解决。十八、刑法对成心伤害罪是怎么规定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成心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2、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 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 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十九、违反学校纪律,如何处分? 答:对造成其他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相应 的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郑港初级中学xx-11-29中学生应该具备的法律常识xx-07-18 21:45 |一、导语 中学学生往往认为自己很难碰到法律问题,其实,校园并不是远离法律的地方,学生们随时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只是当时没有意识 到罢了。在校园里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为了图廉价,有一些学生 去买二手自行车,有的学生甚至买了赃车。其实在法律上,这已违 反了中华

13、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条例。近年来发生校园和学 生身上的一些违法犯罪案件,也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没有 足够的法律意识,缺乏法律知识,有的学生是在无意中触犯了法 律,像同学间的纠纷,有的学生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解决,往往采 取一些过激的,甚至愚昧的方式,最终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的那 么是当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却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 己。可见,目前中学生缺乏法律意识的现象普遍存在,下面,浅谈 一下中学生身边的法律:二、一个中学生应具备哪些法律常识?1、不要犯法不要违法不要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做个守法的好公 民。2、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侵犯时用法律的手段解决;至于怎么解决, 遇到具体问题

14、时请询问资深人士,切忌私力救济。3、寻找法律救济的过程是打“证据战”的过程,注意寻找并保护证 据。4、平时多看点法律书籍,电视上的法律节目,厚积薄发。三、中学生交通平安常识1、交通事故的预防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除提高交通平安意识、掌握根本的交通平安常识 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平安。以下两点是大家必 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1)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 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拦,过街 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 等标志的地方。(2)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内公共交

15、通等车停稳 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 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廉价,乘坐车况 车,不要乘坐“黑 巴”、“摩的”,因为这些车辆平安没有保障。乘坐火车、轮船、 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平安管理规定。2、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1)及时报案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想到的是及时报案, 有利于事故的公正处理,千万不能与肇事者“私了”。还应该及时 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出面处理有关事宜。(2)保护现场。 事 故现场的勘查结论是划分事故责任的依据之一,假设现场没有保护 好会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造成“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切 记,发生交通事故后要保护好事

16、故现场。(3)控制肇事者假设肇事 者想逃脱一定要设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发动周围的人帮助控 制,假设实在无法控制也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牌号等特征。四、在互联网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要承当法律责任吗? 许多同学都喜欢上论坛“灌水”,享受畅所欲言的快乐。大家也许 会注意到,论坛上有时会出现意见不合而相互攻击的情况。那么, 现实生活中的人是否要为自己在虚拟的网络中所发表的过激言论负 责呢?答案是肯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平安保护管理方法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 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以及公然侮辱他人 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违者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罚金, 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其刑事责任。所以同学们以后在网上记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