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1505181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热胀冷缩第1、2课知识点、一般状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3、水的(反常膨胀)现象:自然界中的水有少数物质脾气很古怪,它们不是热胀冷缩,而是(热缩冷胀)也叫(反常膨胀)。水在(4)时体积(最小);在4如下,随温度减少,其体积不断(增大)。4、一般状况下,物体(液体、固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5、不同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限度不同。在相似的状况下,(气体)受热膨胀的体积(最多),(液体)较多,(固体)至少。6、生活中的问题:瓶装饮料、啤酒等不能装得很满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水烧开时,会从壶嘴里溢出来

2、。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修复了。架电线时要把电线冬天拉得紧某些,夏天松某些。火车行驶的钢轨连接处留有某些间隙(也叫伸缩缝)。7、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的因素是(车胎内的空气过足受热体积膨胀)所致。冬天,自来水管有时会被冻裂是由于(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致。8、“小喷泉”实验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9、在研究(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实验时,我们看到:在铜球未被加热时,(能)穿过铁环;当铜球被酒精灯外延加热3-5分钟后,就(不能)穿过铁环了,当把被加热的铜球放到冷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了。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3、课结识岩石、(岩石)构成地球的外壳。、(放大镜)是用来观测物体

3、(细节)的简朴仪器。使用时,把放大镜接近被观测物体,距被观测物体(越近),观测的越(清晰),也越能辨别物体的(细节)。3、不同岩石的硬度不同。测试岩石软硬限度的措施非常简朴: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新断面上刻画。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很硬);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度非常大)。5、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即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做个岩石百宝箱、制作岩石标本的措施:(1)将岩石砸

4、成与标本盒大小相近的小块,洗净、晾干。(2)制作岩石标签:裁些小纸条,写上岩石的编号、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3)将制成的标签贴在岩石下面。5、岩石的用途一、岩石的用途、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建房、铺路、修桥、造纪念碑2、岩石是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石磨、石头工具3、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多种工艺品)。玉石做的手饰、挂件4、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石灰岩)烧石灰,制水泥。还是制玻璃的原料,用(油页岩)来炼石油。二、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地质学家运用石头可以找到(矿藏)。2、远古时代人们运用石头做(工具)。3、石头中具有诸多(矿物)。如铁、铜、铝等。三、岩石在受到(

5、高温、高压)作用时,其内部构造(重新组合),便形成了(富含矿产的变质岩),如铁、金、石墨、石棉、滑石等。四、(变质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五、1、开发新能源来替代矿产资源:如风能、太阳能潮汐能。2、作为现代的小学生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保护岩石、保护土壤、保护我们的地球妈妈。6、岩石的风化1、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2、岩石通过风化最后会变成细沙,成为土壤的一部分。3、用镊子夹住一块岩石,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然后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浮现如何的现象。实验目的: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6、。实验现象:岩石表面浮现裂痕,并且裂缝越来越大,甚至一块一块往下掉碎石屑。实验结论:温度变化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第三单元:土壤与植物7、土壤里有什么知识点1、土壤是由(空气、沙、黏土、水、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每立方米土壤中的生物数比地球上的人口数还多。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测浮现什么现象?有气泡冒出,阐明土壤里有(空气)。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尽量搅拌,然后静置。观测浮现什么现象?静止后土壤分两层,(下层颗粒较大是沙子,上层颗粒较小是黏土)。3、用滴管取上层清夜滴在玻璃片上,将有水滴的玻璃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测现象?加热,水滴干后玻璃片上有(脏)的痕迹,阐明土壤里有(

7、溶于水的物质)例如盐类。4、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火烧,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用火烧,冒烟有气味,烧过后土壤变干。颜色变浅,阐明土壤里有(水分和腐殖质)。8土壤的分类1、根据含沙量土壤分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做(砂质土);含黏土较多的叫做(黏质土);砂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叫做(壤土)。2、三类土壤特点:(砂质土)透气性好,但保水性能差。(黏质土)保水性能好但透气性差。(壤土)透气性能好保水性能也好。3、国内的土壤种类及分布: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黑土,华北地区的褐土,南方地区的红壤,西北地区的荒漠土,青藏高原上的冰沼土等。其中,黑土和褐土的天然肥力较高。黑土是最肥沃的自然土

8、壤。由于它有深厚的腐殖质层,一般在厘米左右,最后的可达1米以上。4、在土壤的渗水室验中:不同土壤的量同样,水量同样,要同步向漏斗里倒水。9、土壤与植物1、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1)为植物提供根系的生长环境,为其保温、保湿,同步还辅助根部对植株的固定作用。(2)是较好的“储藏室”。通过根向植物提供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学成分。(3)土壤中尚有大量的其她生物,如微生物和无脊椎动物。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机质为无机物,为植物的生提供营养;无脊椎动物可以通过其生理作用达到翻土的目的,增大空气含量。同步蚯蚓的粪便又能为植物提供直接营养。、土壤不同,植物的生长也会不同3、不同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9、?如何设计实验来研究?()相似的条件是什么?都放在阳光下;浇同样多的水植物相似(2)不同的条件是什么?土壤不同实验现象:壤土类土壤中的植物生长最佳。实验结论:最有助于植物的生长的土壤:壤土类土壤。4、土壤对植物的意义1)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水保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重要来源。(2)土壤中有含氮、磷、钾、钙、铁、锌、铜等植物生长所需元素的(无机盐),它们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要呼吸,土壤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空气来保证(根)的呼吸。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人们及时松土,可增长土壤颗粒间的(空隙),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使植物得到更多

10、的新鲜空气1、保护土壤一、土壤现状1、日趋严重的草场沙化2、土壤资源的不合理运用3、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4、都市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是土壤恶化(1)国内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1)平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同步,国内非农业用地还在每年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的人口压力将越来越大。(2)国内有相称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开发运用的,如沙漠、隔壁、石裸岩、冰川以及永久积雪区(3)尚有一部分土地质量较差,如涝洼地、山地、盐碱地、水土流失、红壤低产地等。二、国内每年土壤流失约(50)亿吨以上。国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很严重,每年被冲刷走的氮、磷、钾元素相称于流失4

11、00万吨化肥。三、1、(植树造林),(保护环境)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主线措施。(1)草可以不让土流出来。(2)草可以保护土壤。(3)花草树木可以保护土壤。()植物可以保护土壤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实验物品:两块木板,上面铺上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2个水槽、块木板、2个喷壶。实验环节:1、两块木板,上面铺上同样厚的土,一块没有植物,一块长有青草。2、同步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用烧杯把留下来的水收集起来。3、观测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有草覆盖的木板留下来的(水较少,并且较清);无草覆盖的木板留下来的(水较多,并且较浑)。实验结论1、水、土、植物是互相依存的。2、植物可以保护土不被

12、水冲走,同步也使水不被流失,有了水和土植物才干生存。3、没有植物的保护,水、土易流失,没有了土和水,植物也不能生存。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11、结识光1、像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灯这样的(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直线向四周八方)传播的。3、按来源给光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自然光源)、(生物光源)、(人造光源)。4、“小孔成像”阐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越来越多的灯饰在美化、点缀我们的生活,但灯光过多、过亮会产生光污染。、玩镜子1、平面镜表面是平的,能(反光),镜中的像与镜外的物体(大小相等),(左右相反),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变化。室内装饰镜(平面镜)具有(

13、成像)的特点,使室内景物成像后,使人产生(空间扩大)的感觉。2、弯道反光镜、汽车后视镜(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具有(扩大观测范畴)的作用。、医生戴的额镜、太阳灶(凹面镜)能把反射的光(汇集在一点),提高其亮度和温度。在勺子的凹面看到的像是(上下颠倒缩小的)。凸面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像1、筷子“折”了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生活中的例子;筷子“折”了、小河里的水变“深”了、鱼缸里的鱼变“大”了、窗外的大树“折”了;海市蜃楼、云海佛光、三日同辉等。14、彩虹的秘密、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三棱镜能把阳光分

14、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2、雨后,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珠,阳光被这些小水珠分解成了七种色光,形成彩虹。3、彩虹在空中浮现的时间较短,上午看到的彩虹一般在天空的西边。由于空中形成彩虹的小水珠不久蒸发了,因此彩虹不久就消失了。15、飞旋的陀螺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光学实验证明: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通过玩陀螺发现: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淡蓝。蓝色绿色=紫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同一种颜色的衣服在不同颜色的光的照射下,色彩是(不同样)的。、光与我们的生活1、光对我们的生活有有(利)的方面:光诱捕器捕杀蚊子,用激光做手术,水幕电影。也有

15、(不利)方面:电气焊光、玻璃幕墙、长期看电视损伤眼睛。、光污染分为(白亮污染),如玻璃幕墙等;(人工白昼),如广告牌、霓虹灯、夜景照明等;(彩光污染),如旋转灯、闪烁的彩色光源等。3、(偏振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它可以过滤掉物体上强烈的(反射光),在特定的场合下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也可用(旧胶卷)替代偏振片。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航海家的发现1、地球并不是一种正球体,而是一种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我们一般用平均半径来表达地球的大小。若乘坐每小时800千米的飞机绕地球一周,要持续飞行(0)个小时。若乘坐每小时10千米的汽车绕地球一周,大概需要(17天)。3、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的结识经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