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505175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三首课时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一、语言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多病独登台B万里悲秋常作客C艰难苦恨繁霜鬓D分明怨恨曲中论2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D诗人在此旅居已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漂走,只有徒然面

2、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3下列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4下列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练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B颔联采用了拟

3、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5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BCD6根据文意,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李白是仙,杜甫是圣。李白与杜甫一生都在燃烧,李白是天上的陨石,杜甫是人间的火种。李白诗如横笛,清丽悠扬。杜甫诗似直箫,深沉悲怆。读李白可以化解俗气,琐卑气,穷酸气;

4、_,_,_。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秋兴八首(其一)中“_,_”两句,写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2)咏怀古迹(其三)中,诗人借远嫁塞外的女子的乡土之思,吐露自己飘零的故园之情的诗句是“_,_”。(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二、阅读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秋风(其二)杜甫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

5、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B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坠,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C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D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9有人说,诗的后四句诗人抒发思归之情,“悲中有乐,乐而更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西阁夜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可怜子,无衣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注】公元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

6、寓山中客堂,秋后,离西阁。诗写于移居西阁时。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江上初夜景色,颔联描绘山上夜中见闻,动静结合,景色相映成趣。B前两联“暮”“昏”着眼时间,“风”“月”着眼景物,内容富有层次感。C诗歌善用修辞,如“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使景物描写形象生动。D诗歌尾联直抒胸臆,安史之乱虽已结束,诗人却关注纷乱时局,担心百姓。11颔联和颈联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参考答案】1.D【解析】D项,都是表达一种幽怨愁恨之情。A项,“百年”,这里指晚年;现代

7、汉语指很多年,一辈子,终身。B项,“万里”,这里指远离故乡;现代汉语指路程遥远。C项,“苦恨”,这里指极其遗憾;现代汉语指病苦愤恨。2.D【解析】“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漂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3. B【解析】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对统治阶级表示谴责,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4.B【解析】颔联未采用拟人手法。5.D【解析】题干要求选择“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对联。中“别有天地非人间”明显指“世外桃源”,中“十年幕府”“唐诗”“蜀风”指向杜甫,中“狂”与“醉”的程度非杜甫所有,中“先生骨”“野老心”符合杜甫。故适合。6. (示例)读杜甫可以增强爱心同情心责任心7

8、. (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2)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8.C【解析】C项,“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理解有误,“捣练”是捣洗丝绢,意指家中人为远行人备置寒衣。9.最后四句,句句饱含悲情,望月思归而难归为悲,挂帆可还乡却不是今夜为悲,他日归家却已漂泊一生华发满头为悲,牵挂故园池台不知是否残毁为悲。但悲情中却有乐笔,“不知明月”句用语俏皮。妒忌他人团圆美好,泪中含乐;想象早晚有一天会在月夜乘舟归乡,会倚靠庭园旧树欣然满足,饱含希望之乐。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悲情是主调,虽有想象中的归家之乐,但对照眼前不得归的现实处境,让人更觉不归的心酸。10.C【解析】C项,“白雾昏风落石采用了比拟手法”理解有误,这两处并未采用比拟手法。11.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门;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颈联借典抒情,重门击柝,暗喻战事;“无衣”“同袍”以待战事,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纷乱的忧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