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50227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单元检测题第3单元检测题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1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存在于( )皇帝中书门下枢密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A秦朝B汉朝C宋朝D明朝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3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 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A B C D4在地方设置官职,分别掌管地方行政权、财政权、兵权等,这是(

2、)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C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5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材料中的处应该是( )A党项 B蒙古 C契丹 D女真6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7“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

3、他相关的史实是( )A建立元朝 B设置行省C统一蒙古 D开凿运河8元史百官志七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A三司 B行中书省C中书省 D宣政院9阅读以下的“宋朝赋税结构变化表”。表格能够说明( )年代农业税(万贯)非农业税(万贯)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年)2408.11567.36040天禧末年(1021年)2641.23874.04060熙宁十年(1077年)2021.35117.22872A商税收入已经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B北宋时期纸币成为市场流通的货币C宋代加强农村契约租佃关系的

4、管理D边境榷场贸易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10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A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B苏州和湖州成为人才汇集之处C江南广泛种植原产美洲的作物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1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大量丝织品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12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

5、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蔡伦改进造纸术 孙思邈著作千金方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 BC D13以下图表显示的是1080年北宋人口和垦田数比例,运用此图表可以说明的是(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南方商业超过了北方C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南方 D南方文化领先于北方14下列文献中,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 B大唐西域记 金刚经CD梦溪笔谈 本草纲目15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藩镇跋

6、扈,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措施具有很大局限性,如实行兵将分离的政策,带来了将帅无权,指挥不灵,以致军队战斗力削弱的弊病,虽然北宋政府后来豢养了百余万军队,却阻挡不住辽、西夏的侵扰。由于各级政府权力的分散,形成了叠床架屋的官僚机构,官吏众多,行政效率低。总之,北宋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一定时期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后来便逐渐走向反面。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依据材料,概括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材料二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

7、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著元史(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及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四月十三,宋太祖诏令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宋仁宗时朝廷下令允许民间向街开店。北宋中期“坊市之名,多失标榜”。摘编自陈振宋史(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情况。材料二780年,唐德宗下令“税天下茶

8、十取其一”,开始征收茶税。到793年,“税茶无虚岁”,“每岁得钱四十万贯”,成为定制。唐文宗、唐武宗时,禁止民间私卖茶叶。从唐到宋,饮茶变成广泛的社会需要。在南方,茶因不与水稻等粮食作物争夺地盘,能在丘陵山岗上生长,两宋时成为重要经济作物,既有私人占有的茶园,也有官府直接经营的茶园。王安石曾说:“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也。”964年,宋太祖下令在汴京、建安、汉阳和蕲口等地设置榷茶场,官府控制茶叶生产和买卖,规定“民敢藏匿而不送官及私鬻者”,据茶叶价值多少判罚杖刑和流放刑;主管官吏以官茶私自贸易者,价值五百文即流放二千里;贩卖私茶而被擒捕,就处以死刑。宋太宗时,禁园户“毁败茶树”;

9、禁鬻“伪茶”,贩卖一斤伪茶即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处死刑)”。1077年,宋神宗开始在四川“卖茶博马”(用川茶博买西北诸族的马匹以扩充军马数量),历史上的“茶马法”从这一年开始实行。漆侠著,宋代经济史(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宋时期茶叶生产销售政策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明其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宋朝建立后,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分别负责行政和军事。中央政府还设置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管理财政赋税。宋朝分割宰相权力,是为了加强皇权。同时,宋朝通过设立禁军、派文官做知州、设置转运司等,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秦朝、汉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汉武帝

10、时还设立中朝。明朝废除宰相,分权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还设置内阁。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2D解析:本题以历史人物包拯为情境考查北宋的政治制度,需要对北宋中央二府三司的职能有较细致的理解。转运使负责将地方的财赋税收集中到中央,不是“位同宰相”。兵部员外郎隶属于兵部,是兵部正职之外的次官。知府是地方的行政官员,一般由文官充任。宋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负责行政;枢密使负责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故枢密副使“位同宰相”。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3A解析:宋太祖自身是统兵大将,通过“皇袍加身”夺取了皇帝的位置。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自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

11、面,接受赵普的建议,“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把地方精锐部队编成禁军,实行更戍法,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转运司管理地方的财政,地方节度使成为虚衔;在中央还分割宰相职权,巩固统治,加强皇帝对行政、军事、财政等的控制。本题正确答案选A项。4B解析:宋朝建立后,鉴于藩镇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把地方精锐部队编成禁军,实行更戍法,派文官到地方做知州,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地方节度使成为虚衔。宋朝还在地方设经略安抚司,管辖一路或数路的兵马大政,以文臣出任,实行以文制武。在军事行动中,统兵大将出征作战时,皇帝还颁发阵图等“锦囊妙计”,训令按其作战,实行“将从中御”的办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

12、,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但直接影响效率,也导致制度僵化。秦朝郡县长官负责地方事务。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将军和办事大臣管辖。本题正确答案选B项。5C解析:这道题考查古文材料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简单。材料中已经告诉了“辽史”“取得幽云十六州”“官分南北”等,对应教材学习的契丹实行南面官北面官制度,采取“因俗而治”的办法,接受汉族农耕及管理制度,又保持契丹游牧生活的特点,“得其宜矣”。女真人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兵农合一。蒙古人统一全国后接受中原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地方管理。党项人的政治制度模仿北宋,也保留了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只有契丹是根据地域设置南北面官。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13、6D解析:为了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太祖接受赵普的建议,削夺中央统兵大将的兵权,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削夺节度使的权力,“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把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实行“守内虚外”的策略,还把统兵和调兵权分开,军事行动中实行“将从中御”,给带兵打仗的大将颁发阵图等“锦囊妙计”,训令按其作战。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斗中处于劣势。地方派知州管理,枢密院长官也由文官担任,提高了文官的地位。实行募兵制,当兵成为职业,政府需要供养数额庞大的军队,增加了政府财政负担。本题正确答案选D项。7C解析: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元朝建立后设置行省,加强对广大统治区域的管理。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大运河。元朝建立后,为了将南方的财赋转运至北方,重新开通了大运河。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8B解析:元朝中央中书省是最高的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代表中书省管理地方事务。行省由中央派出机构变成常设机构。行省集军政大权,行政效率较高。因此,行中书省与中央的“都省”,即中书省互为表里。本题正确答案选B项。三司是宋代设置的掌握财政赋税的机构。宣政院是元朝中央设置的专管吐蕃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9A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农业税收所占比例下降,非农业税收比例上升。非农业税收包括手工业和商业税收。手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