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1500470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考点训练1 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详细解析) 大纲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绪论、生命的物质基础考点训练1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1.(2010北京海淀期末练习,1)下列与生物基本特征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核酸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生物通过新陈代谢不断地自我更新,应激过程、生长、发育都以新陈代谢为基础C.生物与其生存环境是一个整体,它既适应生存的环境,又对环境构成影响D.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稳定的,又是相对的,变异则一定会发生答案:A解析: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中两种最重要的物质,核酸是遗传物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控制者;蛋白质是生物体

2、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有机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承担者。2.含羞草的小叶受到震动后,就会合拢、下垂。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生物应激性的表现 B.这不是生物的向性运动C.这种现象是由生物遗传性决定的 D.这种现象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答案:D解析:含羞草对刺激发生反应,这是生物应激性的表现,这种特性最终是由生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向性运动是指植物体对单一方向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如植物茎的向光性、根和茎的向重力性运动。而含羞草小叶受到震动,这不是单一方向刺激引起的,是一种膨胀性运动,是由于细胞紧张度改变引起的,不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3.使用农药防治害虫时,开始效果很好

3、,但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引起害虫抗药性增强的根本原因是( )A.生物的应激性 B.生物的适应性C.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 D.自然选择答案:D解析: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在害虫抗药性与农药的斗争中,农药药性的增强使一部分抗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而抗药性强的个体则生存了下来。由于农药的选择作用,抗药性强的个体通过遗传(或者说通过自然选择)的积累,抗药性越来越强。所以抗药性增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环境(农药)的选择作用,而根本原因是生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正是因为变异的不定向性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4.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结构基础是指( )A.除病菌外,生物都由细胞

4、组成 B.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单位C.基本组成物质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D.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答案:D解析:细菌是原核细胞,病毒则是非细胞结构的生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生物各种生命活动的最终控制者,也就是说蛋白质和核酸是生物体共同的物质基础。题干中的“结构基础”则是指生物体的组成情况。5.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同一植物水中的叶呈丝状,水面上的叶呈扁片状,对此现象的解释中,不确切的是( )A.这种现象是水毛茛对水生环境的一种适应B.这种差异是生物的一种变异现象C.丝状叶可以充分利用阳光D.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B解析:水毛茛的这种现象是对水生环境的

5、一种适应,水下由于光照弱,丝状叶能增大光照面积,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而接近水面的叶由于光照强,扁片状叶尽管面积小些,但接受的光照也能满足光合作用对光的需要。同一植物体上的丝状叶和扁片状叶的基因型是相同的,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产生性状上的差异。而变异是生物子代与亲代产生差异的现象。6.农作物栽培上,有时一段时间内需要“干旱”,这样有利于根向土壤深层生长。引起这种现象的因素及利用的生物特性分别是( )A.水和适应性 B.水和应激性C.重力和应激性 D.重力和适应性答案:B解析:植物体具有向性运动,如茎的向光性、根和茎的向重力性,同时植物还具有向水性和向肥性。本题涉及的是利用植物的向水

6、性。土表“干旱”,而土壤深层含水量较多,这样植物的根就能向土壤深层长,根系扎得深,对植物的稳固性,增强植物的抗倒伏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根的向水生长,正是植物对“水”刺激发生的反应。7.研究甲状腺功能时,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A. 14C B.131I C.15N D.90Sr答案:B解析: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元素,所以研究甲状腺功能时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131I。8.(2010江苏南京期末调研,1)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所以它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元素B.人体内血钠含量过低,会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

7、常C.落叶与正常叶相比Ca和Mg的含量基本不变D.微量元素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答案:D解析:碳是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并不是因为其在细胞内的含量高(生物体中质量最高的是O,数目最多的是H),而是因为C能够形成链或环,构成生物大分子;B项所述属于钾的作用;落叶与正常叶相比,Mg的含量减少,Ca的含量基本不变。9.组成生物界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对以上事实合理的解释为( )A.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进化的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化学进化过程产生的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本来就有差异性答案:C解析:题干列举的事实,可以说明生

8、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应从一些元素的含量上来解释,如C、H、N三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三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说明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差异性。但要解释题干中所列举的事实,只能说“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化学进化的过程产生的”。10.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以及相同化学元素的含量上分别是(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答案:D解析:不同生物体含有的化学元素大体相同,如玉米和人都含

9、有C、H、O、N、P、S、K、Ca、Mg等。但相同元素在玉米和人体中的含量差别是很大的,如O的含量,玉米中(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占44.43%,而在人体中含量只有14.62%;Ca的含量在玉米体内只有0.23%,而在人体中含量达4.67%。1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能作为噬菌体外壳标记元素的通常为( )A.32P B.14C C.3H D.35S答案:D解析:噬菌体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构成的。组成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中含有S元素,这是核酸所没有的。所以,用蛋白质特有的S元素作为标记元素。12.对HIV病毒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通过“复制”产生后代

10、C.不能独立完成代谢 D.只能营寄生生活答案:A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外面只有一层蛋白质外壳,内部是DNA或RNA。对某种病毒来说,只有DNA或只有RNA。病毒是通过复制产生后代的,病毒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完成代谢,需利用寄主体内的结构和物质进行代谢,如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体内酶、原料、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1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使雌性害虫无法完成交尾,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这是利用生物的( )A.遗传性 B.适应性C.应激性 D.变异性答案:C解析:遗传性是生物子代与亲代性状表现相似的特性,变异性是子代之间或子代与亲代之间产生差异的特性,适应性是长期自

11、然选择形成的生物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特性。题中的性引诱剂作为刺激引起雄性害虫发生反应,是应激性的表现。14.夏日,取池塘中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下列哪一项不能作为确认它们是生物的依据(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够繁殖C.具有应激性 D.能活动答案:D解析:生物能对刺激发生反应,这是应激性,任何生物都具有繁殖后代的现象,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结构,应当是生物。所以A、B、C三项均为判断生物的依据。15.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落叶与正常叶相比,K+和Mg2+的含量基本不变B.K+在维持人体细胞内渗透压方面起决定性作用C.在食物链中各

12、营养级之间,碳元素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D.微量元素Mo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答案:B解析:钾在植物体内是以离子形式存在的,Mg2+在植物体内是以不稳定的化合物形式即叶绿素形式存在的。在叶子衰老过程中,K+和Mg2+都可以优先转移到生命活动旺盛的部位即正常叶之中。所以落叶和正常叶中K+和Mg2+的含量是不同的。K+是维持人体细胞内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如红细胞中的K+是血浆的30倍,人体的其他细胞与红细胞相似。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2形式循环的,而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传递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的元素是B。16.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

13、论述,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有C、H、O、NB.牛吃草,二者身体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相似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些是生物特有的D.微量元素不但含量少,而且作用也少答案:B解析: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C,基本元素是C、H、O、N,主要元素是C、H、O、N、S、P。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得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命特有的。从生命起源的角度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步演化来的,因此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同样对生物体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生物体无论是植物与植物之间,还是动物与动物之间,甚至动物和植物之间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都是相似的

14、。17.下面关于生物基本特征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有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生物体才能表现生长现象B.生物体因为具有应激性,才能适应周围的环境C.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可以看到遗传和变异现象D.生物体身体结构和功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是生长现象答案:D解析:生物体身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是发育的表现,而不是生长现象。生长现象是指生物由小到大的过程,表现为体积和重量的增加。18.(2010广东广州花都期末考试,6)在实验中发现叶片甲中的K、Mg等矿质元素不断地被运输到叶片乙。下列关于两叶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质元素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叶片乙的细胞B.叶片甲细胞的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C.叶片乙的细胞比叶片甲的细胞更趋于衰老D.叶片乙的生长速度小于叶片甲答案:B解析:K、Mg等元素在植物体内可被多次重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