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150028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 “好奇”与“质疑”。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质疑能力?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学生具有自由探讨,积极思考,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阐述问题等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学生创造性才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解答问题更为重要,解答可能是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我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广,而且知识程度较低,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会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现象,因此要培养

2、他们的问题意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给学生创设提问的机会和空间 有人讲,中国教育是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问题的,而美国教育是把没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也有的教师常说:学生不爱问问题或者学生没有“问”问题的习惯。学生为什么不问“问题”?认真思考后,发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提出问题首先的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何内容的教学,必须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使他们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渐养成问“问题”的好习惯。 二、让学生鼓起提问的勇气 学生不敢提问主要有两种心理:一是自卑心理,二是紧张心理,导致

3、他们不敢提问题,惟恐问题问错,别人笑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提问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对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肤浅、离题或异想天开,都要耐心听,不能拒绝,更不能在语言和行动上挫伤其积极性。这样,学生才信任你、尊重你,把你做为朋友,勇敢、大胆地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教师常常以问题为突破口,去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鼓励学生从“明知故问”开始 在教学中,往往是先提出问题后解决问题(根据问题找答案),那么教师还可以变换一种方式:把答案做为问题提出,让学生去寻求答案的来源。例如:在数学证明题中,就是已知结果让学生推导过程;在物理

4、学、法学、计算机等学科中,这种事例更多。因为这种方法,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另外,学生在寻求答案时,教师需注意:对学习程度高的学生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学习程度低的学生,教师要培养他们“不耻下问”的精神,有问题就问,直到问题解决。 四、教师要善于引疑,启发学生提问 教师应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难,或是学生原有的认识与新授知识冲突,或由于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产生障碍,从而去设计问题情景,在学生与问题之间构建一种桥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提问。 五、师生互相提问,共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学生由于学习经验不足,学习教材有时不得要领,提不出问题或提出问题质量不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从不同角度设计不同方法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指导解答,学生再根据理解知识的程度提出质疑,这样一问一答,以问代讲进行教学,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学习效果。 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问,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研究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