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500113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第二单元检测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洪兰中学月考试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以下特产制作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片包装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2. 重庆是温泉之都,对温泉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澈的温泉水是溶液B.活性炭可用于净化温泉水C.检验温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D.过滤可以除去温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3.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2O B.2O2 C.O2 D.2O2-4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O2 B.Mg C

2、.H D.N5 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A.走过花圃闻到花香B.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C.香水、汽油密闭保存D.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6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身的天然循环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用滤纸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7. 下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是()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吸附 D.过滤8. 某同学过滤含有泥沙的水,过滤完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A.滤纸与漏斗内壁未紧贴B.漏斗的下端未

3、靠在烧杯内壁上C.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9. 我们接触到的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精盐B.白酒、糖水 C. 自来水、雨水D.氧气、蒸馏水10. 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 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 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A . B. C. D .11 .下列操作静置 过滤 煮沸 蒸馏,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 . B. C . D. 12. 蒸发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 B. C. D.13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甲烷+氧气 点燃二氧

4、化碳+水 B.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C.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D.氢气+氧气 点燃 水14. 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隙15.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16 .下列对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B.氢气燃烧时会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C.氢气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D.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17 . 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容易

5、起浮渣B.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C.澄清的泉水是纯净水D.过量的使用化肥不会导致水体污染18.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为12+12 B.核外有3个电子层C.带12个单位正电荷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19.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 g,又知C12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20(2013江西)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2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

6、饱和溶液D.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22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托盘天平称取3.23 g的高锰酸钾B.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添加质量小的砝码C.称量物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在右盘D.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刻度值23.蔗糖溶液的甜度取决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有一杯蔗糖溶液,若取上部中部下部依次进行品尝,结果是()A.三者一样甜B.上部溶液最甜C.中部溶液最甜D. 下部溶液最甜24.把下类物质物质溶于水中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食盐C.花生油D. 奶粉25.实验桌上因

7、酒精灯打翻而着火时,最便捷的扑火方法是( )。A. 用水冲熄 B. 用湿抹布盖灭来源:WC. 用毛巾盖灭 D. 用泡沫灭火器扑灭26. 把一根火柴梗平插在酒精灯的灯焰内,待约1 s后取出来,可以观察到火柴梗最先炭化的部分是在灯焰的(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中上部27.取用液体药品时,正确的操作是( )A.手拿试剂瓶,标签向外 中.考.资.源.网B.试剂瓶口不要紧贴试管口,以防污染C.手持试管,应垂直拿稳D.取完药品盖好瓶盖,放回原处,标签向外28.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29.实验室需要1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配置过程中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用3g与100g水配得

8、 中.考.资.源.网B.直接用手抓取C.氯化钠直接放于托盘天平上称量D.用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与50g水配制得到30.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中.考.资.源.网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二、填空题(共48分)31.(4分)(1)正确量取15 mL液体,应选用下列_(填序号)量筒。 20 mL 50 mL 10 mL和5 mL(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平放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 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为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 mL。32

9、.(18分)根据右图简易电解水的装置回答问题:(1)与气体a相连的A极是电源的_极(填“正”或“负”,下同),与气体b相连的B极是电源的_极。(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_;负极产生的气体能够_,火焰呈_色。(3)写出水通电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为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这个反应说明水是由_和_组成的。33.(6分)(2013江西改编)我们的星球因水而美丽,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1)人们对水组成的认识是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开始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今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请列举一条生活中你的节水做法:_。34.

10、(8分)(2011大连)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_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_ 。35.(12分)(1)原子的构成包括原子核和_两部分。281+11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它属于_(填“金属”或“非11 Na钠22.99金属”)元素,该原子的核内有_个质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电子成为阳离子。(3)上述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由此可知此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_(填整数),中子数为_。三、实验探究题(共16分)36.(16

11、分)小明同学去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_。(5)净化后的水变为纯水的步骤是_。如右图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写出下列仪器名称b_。(6)进行过滤操作后滤液依旧浑浊的原因是( )、( )四计算题(6分)37.向40g5%的

12、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60g10%的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是多少?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检测题参考答案1.D 解析:温泉水中溶有一些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是溶液,A正确;活性炭可除去温泉水中有色有臭味的物质,B正确;硬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会产生较多的浮渣,C正确;过滤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D错误。2.A 解析:2个氧原子:2O,故A正确;2O2表示2个氧分子,故B错误;O2表示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故C错误;2O2-表示2个氧离子,故D错误。3.B 4.D 解析:走过花圃闻到花香,说明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A错;湿衣服经过晾晒变干,是由于湿衣服上面的水分子不断运动到空气中,B错;盛装香水、汽油的容器如果没有密封保存,香水、汽油的分子会不断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损失,C错;6 000 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说明氧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大,受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导致气体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