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499096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蚌埠铁中201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配配套规范训练卷)《专题7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 新人教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了解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或生成物浓度的_来表示。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v_,单位为molL1min1或molL1s1。3规律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_,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_之比。1化学反应速率指瞬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2反应2SO2

2、(g)O2(g)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_。3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5 molL1min1Bv(B)1.2 molL1s1Cv(D)0.4 molL1min1Dv(C)0.1 molL1s14已知反应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表示,则下列正确的关系是()A.v(NH3)v(O2) B.v(O2)v(H2O)C

3、.v(NH3)v(H2O) D.v(O2)v(NO) (1)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定值,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反应速率。(2)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不要忘记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3)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由于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进行一定的转化。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的单位。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再比较数值的大小。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即对于一般反应aAbB=cCdD,比较与,若,则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大。考点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_

4、。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3从活化分子角度的理论解释(1)有效碰撞、活化分子和活化能有效碰撞:能发生反应的分子之间的碰撞。活化分子:能够发生_的分子。活化能:如图E1表示_;E2表示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E2E1表示_。(2)理论解释(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项目条件改变活化能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次数化学反应速率分子总数活化分子数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浓度不变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增大增大压强不变增加增加不变增加增大升高温度不变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增大加催化剂减小不变增加增加增加增大5有人说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对此你如何理解?6对于反应2SO

5、2(g)O2(g)2SO3(g),能增大正反应速率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O2 B增大容器容积C移去部分SO3 D降低体系温度7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实验反应温度/Na2S2O3溶液稀H2SO4H2OV/mLc/molL1V/mLc/molL1V/mLA2550.1100.15B2550.250.210C3550.1100.15D3550.250.2108一定温度下,反应N2O22NO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恒容,充入N2C恒容,充入He

6、 D恒压,充入He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2)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三段式”模板突破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1根据定义式v算。2对某一具体反应,知其中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余物质的反应速率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求算。3对于较为复杂的题目,采用以下步骤和模板计算:(1)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例如:反应mAnBpC起始浓度(molL1)

7、 a b c转化浓度(molL1) x 某时刻浓度(molL1) ax b c【例1】 (1)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若中用A、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分别为0.3 molL1s1、0.6 molL1s1,哪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更快?(3

8、)若物质A的转化率经过计算为30%,那么,物质B的转化率为多少?你能迅速得出答案吗?【例2】NH3和纯净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H3(g)3O2(g)2N2(g)6H2O(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3 mol O2,4 min后,测得生成的H2O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Av(N2)0.125 molL1min1Bv(H2O)0.500 molL1min1Cv(O2)0.225 molL1min1Dv(NH3)0.250 molL1min1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

9、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目的有效性。【例3】(2013课标全国卷,28)某同学在用稀硫酸与锌制取氢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可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请回答下列问

10、题:(1) 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2) 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氢气生成速率的原因是_;(3)实验室中现有Na2SO4、MgSO4、Ag2SO4、K2SO4等4种溶液,可与上述实验中CuSO4溶液起相似作用的是_;(4)要加快上述实验中气体产生的速率,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答两种);(5)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实验混合溶液ABCDEF4 molL1 H2SO4/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0.52.5

11、5V620H2O/mLV7V8V9V10100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V6_,V9_。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色;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例4】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科学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探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温下,从经过砂纸打磨的铝片中取两片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的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消失的时间比在稀硫酸中短。探究活动二探究影响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 MolL1V(H2SO4)/ 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