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149799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精选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本文作者:贺润仁原创投稿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国土资源关系国计民生,土地出让关系国家土地价值的实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由于土地出让波及面广、金额大,往往成为不法分子紧盯的对象,发生腐败的现象也较为频繁。因此,土地出让是国土资源管理领域反腐倡廉的核心环节,必须加强对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管理,不断完善体制,健全机制,从源头上遏制腐败产生的也许,防备于未然。 一、土地出让容易浮现的腐败问题 、招拍挂名真实失。近些年来,随着土地市场的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规定得到强力履行,随意以合同或划拨方式出

2、让土地的现象很少了。但在招标拍卖挂牌过程中,往往采用打招呼、限制报名条件等多种方式,使土地出让规避竞争,违规操作,虽然在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了“招拍挂”,但人为“抬高门槛”,为特定受让人“量身订做”前置条件,将特定土地出让给特定受让人,从中不当获利。少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隐形转移土地使用权,或者擅自将划拨土地作为经营性土地出让,搅乱土地一级市场,给国家导致损失。有的违规进行倒序操作,先内定受让人,内定土地价格,再进行挂牌,这种明挂暗定的做法使她人无法入围。有的默许甚至纵使或个人先行违法动工占地建设,形成事实,再走招标拍卖挂牌程序,让她人“望而生畏”。 2、地价评估高下随意。随着中介机构的脱钩改制

3、,土地评估机构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分离出来,赋予了中介机构独立的土地评估权。由于缺少有效的监管和约束,某些中介机构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评估过程中,违背行业管理规定、技术规程和职业道德准则,按照委托人的规定进行评估,为委托人谋取非法利益提供技术支持。重要表目前国有土地出让时即土地一级市场中高价低估,将评估价尽量压低,使委托人低价买入,从而少缴土地出让金及有关税费。在委托人用土地抵押贷款或者转让时将评估价格尽量抬高,使委托人获得高额抵押贷款或转让收入。 3、出让收入变相流失。目前公开、直接地减免、缓缴土地出让金的状况不多了,但某些地方个别领导干部打着“公共利

4、益”、“重点建设”、“招商引资”的旗号,采用先缴后返等方式,给土地受让人非法减免出让金和有关税费,致使国家土地出让金和税费流失。某些国有在改制过程中,以盘活资产和安顿职工为由,采用联营联建、土地入股等方式运用土地资产,并申请税费减免并得到批准。这样,政府不仅得不到土地收益金,并且损失了税费,使得参与开发的私人老板和的少数人不当获利。有的甚至在没有通过评估的状况下处置国有划拨土地,某些开发商甚至改制构成员轻松的拿到了房地产用地的使用权,获取了高额利润。 、土地供应乱象仍存。某些地方和部门在土地审批中越权越位,滥用职权违法审批,将未经征用审批的集体土地作为国有土地出让,将应当作为经营性土地出让的作

5、为划拨土地供应。有的单位以机关建设或招商引资、基本设施建设的名义申请划拨土地,获得土地后将其中一部分用于经营性项目建设。有的不经有权机关批准,非法将土地供应给开发商进行开发,然后通过找关系补办手续,使其由非法征地变为合法征地。 二、滋生土地出让腐败的重要因素 1、经济利益的驱动。目前,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思想还大为存在,她们仍以多圈占土地,多上项目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把“卖地”收益作为地方财政的重要,把土地出让金和有关税费减免作为吸引投资的重要手段。不健康的“政绩观”客观上刺激了地方政府无序用地、挥霍土地资源,导致了土地市场的混乱。由于土地资源稀缺,某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追逐土地经营的高额利润

6、,采用欺骗手段,侵吞土地资产,有的运用国土资源管理政策上的漏洞从中不当获利,有的甚至采用商业贿赂的手段拉拢和腐蚀干部,违法违规审批。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导致国有土地出让中腐败行为的重要因素。2、制度建设的缺陷。国内现行土地法律法规规定,容许合同出让、行政划拨土地两种方式供应土地,这种获得土地和供应土地价格上双轨制的存在,使原我市场化限度不高及非市场化土地交易过度依赖于审批权力,无法运用市场杠杆调控土地市场,容易导致土地市场不公平、不透明,灰色交易多,为腐败提供了滋生的温床。现行“拍卖挂牌招标合同”制度出让土地,相对于此前的合同为主的出让制度的确是巨大进步。但这种制度仍然有弊端

7、,与之配套的制度规范还局限性以遏制串标、围标等违法行为。如经营性土地与非经营性土地的界定不够明确,招拍挂的前置条件不够具体,土地出让方可以人为设立技术壁垒,或者量体裁衣先明确中标人等。 3.交易行为难规范。法律规定,只有国土资源部门代表政府具有唯一的土地出让主体资格,但现实中,仍有某些国有土地分散在各类建设指挥部对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第2页、开发区、工业园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因素,她们也在自行出让土地,形成了事实上的出让主体。土地出让主体的过多势必导致土地出让的混乱。部分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行政观念不强,故意规避法律法规,搞违法变通违规操作,特别是在国家三令五申严

8、控土地违法出让时,仍不能把行政行为约束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范畴内。 、监督制约不到位。在土地出让的政府行为中,理论上可以对政府进行监督的主体诸多,但实际中,过多的监督主体反而使监督工作难以贯彻。目前,监督部门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缺少过硬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操作中,监督部门仅在“招拍挂”现场象征性参与监督,对标底的拟定、出让方式、出让程序等重要环节难以实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监督流于形式。同步,在土地违法出让事实发生后,在查处上往往只查事,不究人,导致对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的解决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没有起到相应的震慑作用。 三、避免土地出让腐败问题的对策避免土地出让领域的腐败,必须坚持

9、土地资源市场化配备为取向,以深化土地供应制度改革为抓手,扩大“制度加科技”手段的运用范畴,充足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营、资源在市场上配备、资金在络中监管”,有效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 1、构建规范的土地出让制度体系。一是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要根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年度筹划,对建设用地总供应量实行严格控制;通过编制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拟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严格限制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特别是要保护耕地。同步实行土地入市的“适度饥饿”政策,严控乱供地、乱压价的问题。二是建立和完善土地全程监控体系。对所有建设用地涉及为实行都市规划而征用的土地、机关企事业单位进入市场的土地、土地有

10、效期满应依法收回的土地等,进行动态监控,使管理者对管理对象底数清晰,监督信息对称;避免滥用耕地、多头供地和闲置土地,不断增强政府管制土地的能力,从而保证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掌控,强化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控制权、收益权,使土地资产运用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三是推动国土资源配备市场化进程。要根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明确界定经营性土地和非经营性土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具体操作措施。要构建上“招拍挂”制度。充足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土地“招拍挂”出让程序、挂牌出让交易规则、保证金缴纳规定、投标竞买资格审查监督措施、建立健全专家库,实行信息公开和交易公示等制度规

11、定,切实堵死土地出让中的制度漏洞。 2、加大土地管理制度的执行力。要严格执行土地供应纪律,除法律规定可划拨出让方式供地的以外,其她项目需要使用国有土地的,都必须实行有偿使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由政府高度垄断,严禁其她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出让。要坚决制止“未批先用”、“违规变化用途”、“以租代征”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及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波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要依法从重惩罚;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未批先用”、“违规变化用途”等违法用地行为,要依

12、法加大查处力度,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停止以实物地租方式供地,对已批转征用未进行补偿的土地不得进行招商,严禁为开发商以地抵工程款,以避免国有土地资源的流失,同步也避免实物地租中随着发生的权力寻租的腐败行为。 3、完善权力运营的制约机制。要规范土地出让业务工作流程。不断完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文献,将出让环节的具体规定提前向社会发布,使土地出让参与者能预先掌握出让程序和重点注意事项,努力实现土地公开透明出让,阳光规范操作。要加强土地出让合同管理。根据国土资源部新版土地出让合同的规定,对土地出让的时间、形式、内容和法律责任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具体实行中,规定执法监察部门对土地出让合同履行状况及时进行跟踪

13、检查,对未按合同商定缴清所有土地价款的,严格按合同商定追究责任,并坚决不发放土地证书。要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在土地出让中,严格执行重大决策集体讨论、重要事项内部会审制,避免个人说了算。严格实行土地价格集体讨论决定,并加强对核心部位工作人员的检查监督,形成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的工作机制。4、全面推动土地的“阳光”出让。一是土地市场阳光化。必须建立与土地出让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和机构,必须健全规范有序、高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和配套完善的管理措施,真正做到“有市有场”,“市”、“场”相辅,发明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一切土地出让和交易都在有形市场中公开、公正、公平进行。二是土地价格阳光化。要做好基

14、准地价的更新与平衡工作,建立以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土地出让价为重要内容的地价体系,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同步制定出让土地使用权最低保护价,避免低价出让土地,避免土地出让中的投机和腐败行为。三是供地信息阳光化。要构建“先供地,后立项”的新型供地方式,国土资源部门应根据土地运用总体规划、年度筹划、都市规划和土地市场状况等,编制土地使用权出让筹划,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统一由政府土地交易管理机构向社会公示,信息披露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对土地出让环节中需要公开的内容进行细化,并充足运用互联、内部局域或公示栏等形式,积极将土地出让信息、土地出让程序、土地出让公示和出让成果等在互联上向全社会公开,接受

15、社会查询。要履行上办公,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土地出让工作的各个程序在电脑上进行固化和反映,对办理的时限和承办人都在电脑中进行记录。完善电脑挂牌,规范出让过程,履行土地交易的联运营。 1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让人感觉温暖、舒服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一般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对的的是(C )A初秋的上午,草叶上浮现的晶莹剔透的露水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不久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3.下面是四位同窗用温度计测

16、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对的的是( C )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窗按如图所示措施读数,对的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运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5.摄氏温度规定,在原则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A.12 B100C.90 D.80 .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B)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服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合适水温是60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D.在一种原则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 7.下面分别表达几位同窗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对的的是( D)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有关它的说法对的的是( D)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该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