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典范师爱无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149775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典范师爱无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德典范师爱无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德典范师爱无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德典范师爱无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德典范师爱无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典范师爱无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典范师爱无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典范师爱无限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给教师这职业下的定义是:“师 者,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要向人 传道,自己的师德就要高尚,这也是老师受人尊敬的缘故。教师是“为 人师表”的神圣职业,其一言一行都会妨碍到下一代的成长。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 的基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 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 成长,关系到祖国的以后。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 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师爱是教育力量的

2、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更要无 私地向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也 会爱你。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 趣。【一】爱学生一尊重、关爱学生。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确实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 上的平等。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 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作为老师,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我们也要 对学生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 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关怀、尊重每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或天性。所谓关怀学生, 即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为学生服

3、务;不只是关怀他们的学习, 还要关怀他们的生活;不只是关怀他们的学业进步,还要关怀他们的 品德成长。教师的心应当和学生的心紧紧相连,学生的幸福确实是自 己的幸福,学生的欢乐确实是自己的欢乐,学生的痛苦确实是自己的 痛苦。所谓尊重学生,确实是在关怀学生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人 格,相信他们的力量。然而对学生的尊重必须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 合起来,决不能停留在用慈祥、关注的态度庇护他们,而要将之融进 严格的要求中,从而使学生成为自尊、自强的人。二鼓舞学生自我超越。教师爱学生,还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 每个学生的潜 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明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鼓舞学生 不断地自主探究

4、,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不断地超 越自我。我在当班主任时,班内一位学生特别好动,自由散漫,但在 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我既指出了他的不足,同时又特别信任他,相 信他有一定的能力,能做好班级工作,我让他担任了体育委员。果然 他不负众望,把班级的体育工作搞得特别出色, 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 欣赏,同时也改变了他以往散漫的适应。因此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其 在实践中自律,纠正自己的错误,相信他们,不断地鼓舞他们,用进 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挖掘他们身上巨大的潜能,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 也许从此他们的人生道路将会发生不同的改变。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们在教育中遇到挫折、失败时,必须以自 己的良好心理

5、品质去妨碍学生,细心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成功,及 时、适度地予以表扬和鼓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形成良好的稳定 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自我进展,自我超越。【二】爱事业一奉献、探究精神。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 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要视课堂教学为生命的活动,把上好每一节课看作是生命意 义的表达,每一节课都如同欢度节日一样地喜悦和激动, 体会生命力 的满足,感悟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不仅是一种献身, 更是自我进展, 自我实现。而这种“进展”和“实现”必须是在“自由自觉的活动” 中把“人的世界”还给学生,即在“对象成了他本身”中产生的。每一位立志献身

6、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应成为事业的创造者,要有脚踏实地、进取开拓的工作态度,具有对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 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明问题,发明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教育 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究的适应,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 认识,在富有时代精神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反思、探究和 创造中付出自己的心血,使之凝聚成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会使 自己的工作进入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 格。如今,教育关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二敬业精神。敬业,确实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用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情况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

7、结合教育的现实要求,发扬优良传统,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 教育事业的生存和 进展须依靠全体教师敬业爱岗。社会的进步说到底,是靠科学技术和 生产力的进展推动的。而科学进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每一项科学发明,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代价,都闪耀着敬业精神的 光辉。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基本上劳动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出 来的。离开持之以恒的劳动,没有敬业精神的灌注,财富从何而来? 不论是一个时代依旧一个民族,敬业的人越多,敬业精神越强,那个 时代进步就越快,那个民族进展就越迅速。所以,社会进步还包含着 精神文明的进展。教育事业作为精神文明

8、建设事业的一部分,其进展, 需要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们具有很强甚至更强的敬业精神。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 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差不多的一条。 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明 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一般通的工作,想敬业 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 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 推动 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进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 创 造让党和人民中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想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各行各业从业人 员都应该努力做到爱岗敬业。现代化事业的大厦由一砖一瓦累积而成。在大厦建筑过程中,假如某些环节丧失敬业精神,出现黑心工程, 整个大厦的质量都会受到妨碍。因此,在教育业中倡导敬业精神是关 系全局的大事。师爱无声,无声师爱。让我们共同用爱来谱写辉煌的爱的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