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计划7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1496069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计划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培训计划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培训计划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培训计划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培训计划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计划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计划7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计划7篇培训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以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以 落实纲要所提出的课程改革目标和任务为目的,培养教师新的学生观、课程 观、知识观,以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能力,树立“为 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课改理念。二、培训内容及方式(一)培训内容1、通识性培训:主要包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及 相关政策措施。2、解读培训:分学科对课程标准的解读。3、研修性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 的实施建议。(二)培训步骤:分为岗前培训

2、和在岗培训两种。培训形式分为脱产集训、 以教办或辅导区为单位的分片培训和以校为单位的校本培训三种。集训以讲授为 主;片训以交流、探究为主;辅以讲授,校本培训以学校组织学习、研讨和教师 自学与实践为主。培训内容中重点抓好通识性培训,大力解决好认识问题、教育 思想、教育观念问题。三、培训对象1、由县师训组全体成员和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组成的培训者。2、由各教办、实验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和团队上作负责人组成的管理者。3、小学和初中担任起始年级课程的各学科教师。四、培训安排1、培训者的培训培训对象:县师训组全体成员及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师。学习内容:勉县课改实验的规划、目的和对师训的要求国家实施课改的背景和课

3、改的主要任务课改的基本理念课改与教师成长课改与评价学习方式:播放视听资料和专题讲授。学习时间:集中培训四天共30学时,4月底前结束。2、管理者的通识性培训培训对象:各乡镇教办主任,中小学教研员,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务主任、 学校团队工作负责人。学习内容:新课程大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与教学(或学校)管理 新课程与教师成长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新课程体现的教育思想观念概述学习方式:专题讲授为主,播放视听资料为辅。学习时间:第一期30学时(集中4天),5月底前完成。主要解决认识问 题,以利于启动课改实验工作。第二期根据实验工作实施的需要

4、,确定继续培训 时间。3、教师培训培训对象:今年秋季开学承担小学、初中起始年级课程的任课教师。培训步骤:先进行通识性培训,然后进行课程标准解读培训。通识性培训与 课程标准解读培训紧密结合,并纳入示范类、经验体会类的内容,以增强培训功 效。内容与方式:培训分为通识性培训、课程标准解读和探究性培训三种。通识性培训参照管理者培训。课程标准解读分科进行,主要依靠视听资料和教材编写单位的专家组报告等。探究性培训主要以校本为主,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贯穿课改实验 始终。学习时间:通识培训30学时(集中4天),其培训与管理者的通识性培训 同步。5月上旬结束。课程标准解读采取按学科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

5、合,其中学科集中培训不 少于80学时。8月上旬全面完成秋季开学新课程标准解读培训。五、培训的组织领导师资培训在县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由师训组具体安排,成立课程 改革师资培训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师进修学校),由办公室全面负责培训工作。六、培训经费培训所需经费由县课改领导小组统一从专款中支付,不足部分报请县课改领 导小组同意后,按县财政、物价部门批准标准由参训单位承担。培训计划篇2一、总体目标掌握车工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制图、金属材料和热处理、公差配 合与技术测量及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基本知识。掌握车刀的刃磨、常用量具的 使用与工件测量、外圆、阶台、沟槽、螺纹、内孔等表面的加工方法

6、,了解数控 机床,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当中去,养成安全文明生产意识。二、理论知识培训目标依据车工国家职业标准对中级、高级车工理论知识及数控理论的要求,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以及投影作图、机件的表达、机械图 样的组成等知识;掌握金属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 途;掌握国家标准中有关极限与配合等方面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熟悉极限与配 合标准的基本规定了解常用数控车床的结构、性能、传动原理,并掌握使用和维 护方法;熟悉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要求。三、操作技能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车工基本操作,能够看懂简单的工件零件图,掌握 车刀的刃磨,正确使

7、用常用量具进行测量,能独立完成一般零件的加工;能适应 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对本工种的设备和工、夹、量、刃具及量仪合理地使用和 维护,并能排除一般故障;熟悉安全生产知识,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四、培训方法1、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形象化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接受。2、结合设备运用现场教学,即边操作边讲解的教法;3、学生首先进行手动操作练习,掌握操作规律,然后进行机动操作练习。 即先手动后机动的操作练习法;4、实训指导老师要检查考核学生的操作情况并及时指导;5、数控车床操作中,哪些方面会造成数控车床安全事故?学生回答,实训指 导老师进行指导。培训计划篇3一、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新课程标准以

8、“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增强了学生体质和技能传授是学校体育的主要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化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打 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课堂学习它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角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 适应能力,使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强烈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二教材分析通过学习篮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通过体验学习, 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篮球技术动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促进相互间的交 流与合作,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兴趣。三、

9、教学任务1、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相关理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2、学习篮球攻防技术,了解篮球战术配合。3、掌握一项终身体育的技能,并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四、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体验学习,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篮球动作。3、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于学生零基础的篮球技能,初步让学生掌握简单基本的篮球动 作。教学难点:学生篮球兴趣的培养。六、教学内容刚要和学时分配教学总结篮球是集竞技、健身、娱乐和益智为一体的集体性运动项目,深受

10、小学生喜 爱,也是小学最热门的教学内容之一。新课改形势下,怎样促进竞技篮球普及化 来满足小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怎样促进篮球项目教材化以适应不同水平段学生 的学练水平,怎样积极有效地利用篮球这一集体性竞技游戏为广大儿童健身锻炼 和身心健康服务,这些都是篮球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目前,小学篮球教学正面临着以下问题。其一,现代竞技篮球运动的技战术 及规则都发展到了极高的水平,对参与者的身体、心理、技战术素养以及场地器 材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二,当下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状况、 技术技能水平、体质健康状况及参与时间,都很难适应现代篮球的学习要求。其 三,标准对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对教师课程开

11、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现 代竞技篮球的技战术等内容直接编入教材,并分解到小学各水平段进行教学,无 论对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无论对规则的理解还是场地器材的要求都有相当难 度,教学也往往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顺利进行。小学生尤其喜欢篮球游戏,他们打篮球实际上是参与篮球为载体的各类游戏 和竞赛活动。学生打篮球、参与篮球游戏与竞赛,其主要目的是进行游戏活动, 在集体性玩耍中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从而娱悦身心;而次要目的是在学练技能、 技巧中体验运动乐趣,以及结伴交友和锻炼身体。小学篮球教学既要重视其技战术教学实效性,又要积极思考教学内容与形式 的趣味性。小学的篮球教学要将篮球技战术进行游戏化处理,对已

12、有活动性游戏 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改编,并一定要进行相应的分层配套开发。选择和创编篮球活 动性游戏,要体现其层次性、简易性、趣味性、竞赛性、娱乐性和健身性;要尽 量采用小场地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并简化其规则和要求。采用游戏化教学形 式,通过篮球游戏教学掌握技术技能,增进学生各方面能力,是小学水平段篮球 教学的最好做法。通过本学期的篮球教学,使同学们从不了解篮球到了解篮球,以及初步掌握 篮球基本的技术动作;让同学们对体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及对篮球运动的喜 爱,培养他们从事终身体育的观念,让体育运动陪伴他们的一生;通过篮球兴趣 课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从而达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13、。 篇三:上学期幸小篮球班教学训练计划培训计划篇4为认真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全区千村电商工程实施方案通 知(乂发X号)和自治区商务厅、财政厅关于申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 示范县通知(X发x号)精神,为实现_镇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使农 民能够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网上购物环境,同时搞活农产品流通,扶持农村青年创 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统筹城乡发展作出贡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依托镇特色优势产业和产品,着力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支 持搭建特色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探 索建立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

14、平, 拓宽我镇农特产品网络销售渠道,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二、基本原则(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镇独特地理和特色优势,突出品牌、品 种、品质,以农产品流通、优质水稻、制种玉米、蔬菜、华泰农特色农产品、锁 阳酒、清真牛羊肉、庙庙湖旅游等为重点,拓展品牌宣传和网络营销,提升产品 附加值。(二)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原则, 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优势,突破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操作和物流配送、人 才等瓶颈制约,充分调动流通、物流、邮政、通信,建设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 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三)整合资源,完善功能。坚持与便民服务

15、、产业发展、农产品流通、美 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本着便民、务实、高效原则,整合农村种养殖大户、农产品 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资源,构建我镇电子商务代购代销服务体系,降低农民 购物成本,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三、建设内容引导、支持电商落地农村,提高电商在我镇农村应用范围,培育开发农村电 商企业,充分发挥电商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电子交易、网上购物、在线支付、 快递配送等协同发展居民生活类电子商务生态链。(一)建设主体结合镇实际情况,在全镇范围内建设五个村级(社区)电子商务服务站点, 其中村、_庄村、街社区合建一个,村、_村合建一个,_村、开发有 限公司、农农业有限公司各建一个。(二)建设标准各电商按照县人民政府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方案(_发_号)“十 个一”要求进行建设,即:统一门头尺寸及标示、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一台 电脑、一台电视机、一部POS机、一款系统软件、一台打印机、一组储物柜、一 组展示架。(三)功能设置建设具有网络配寄送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服务、农村青年创业服务、农村 基础生活用品网上购买、货物收发、电子支付、水电费缴纳及农村金融等各类惠 民服务。进行本村农产品价格、数量以及其他与农产品市场有关需求信息收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