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1495958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金台区宏文小学 胡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三个维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本文中,笔者从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内涵、指导的过程、措施、方式和途径简单做点论述与介绍。一、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概述小学语文自学能力指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语文的能力,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指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手段与方法,即努力寻求获取语文知识的最优化的途径;二是指小学生学会制订最能适合自己学习语文的计划,根据学习活动

2、的不同目标、要求,结合自己个人特点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策略,设计最优化的学习过程;三是指小学生对自我学习语文的结果进行审查,对后继活动的控制和对自我行为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语文学习活动。所谓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对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它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能力培养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二是引导小学生获得有关学习方法使用价值的认识,即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使用范围,使小学生在一定

3、的学习情境中能选择并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二、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小学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习方法、信息的交换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1.初步了解环节初步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尤其是弄清学生掌握、运用学习方法的状况,是搞好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让学生叙述自己的学习方法运用情况和学习过程来直接了解,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检查作业、考试检查、平时观察等途径侧面了解。然后根据了解到的情况,通过谈话、家访、观察、考试等方法来进行分析。2.制订计划环节制订计划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学能力培养的目标,选择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方法和时机,并做好相应的

4、准备。在自学能力培养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探索和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要吸收传统学习方法的精华,也要借鉴现代学习方法中适合小学生使用的方法,择善而施。3.实施指导环节实施指导是把自学能力培养计划机动灵活地付诸实施。在自学能力培养中,要注意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环境的实际情况灵活培养。一方面要兼顾小学生在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对不同条件、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小学生走由模仿到创造的路子。教师应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范例或基本模式,并通过一定量的训练,以促使学生把教师所教授的学习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

5、法,逐步建立起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能力体系,形成自学能力。三、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措施1.教与学相结合教与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只顾教学,不作任何的诱发指导,势必削弱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角色转变意识,把自己当作学生群体中的一员,充分考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应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的需要。(1)教师指导,学生尝试。开始,自学能力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的指点,例如怎样拼读音节,怎样识记字形,怎样说完整的话等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可把规定学习的程序和方法的材料传授给学生,要求学生按规定的学习规程进行

6、实践,进而形成习惯,掌握方法。(2)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成长周期相对较短的时期,是一个人身体最弱小,知识最贫乏,能力最欠缺的时期之一,是个体学习的启蒙阶段,成长的初级阶段,小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方面还没有稳定的模式,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极强,因而极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包括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以说,小学阶段是对少年儿童实施自学能力培养的最有利、效果最好的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针对学生模仿能力较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利用教师自身学习能力或电教媒体生动、直观、形象的优点,通过重现、反复等方法,指导学生从范例中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3)学生质疑,培养

7、能力。质疑是创造思维的起点和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起点和动力。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热情鼓励学生质疑,使小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从不会问到善问。可以在预习中提出“有什么不懂的的地方”,“有什么问题”等要求,引导学生认真预习,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2.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以加速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发挥特长,发展

8、个性;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使小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1)课前诱导。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扩展视野、做好课前的准备。学生可以收集阅读课文所需的资料,按“导读”提示自学;深入理解课文时围绕思考问题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质疑,甚至可以对知识本身进行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营造出全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2)课堂辅导。应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9、让学生由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比如:学生可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提问,可检阅别人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询问。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课文中所遇到的问题,而教师将由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将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优秀学习品质,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生学习及自我发展。(3)课外延伸。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应该把知识点与课外活动切实连贯起来,使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去发现和观察问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便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10、语文,做到手脑并用,把抽象的知识变为生活中具体的运用,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目的便会有较清醒的认识,使之变成一种需要,进而成为一种激情,在语文教学中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3.群体与个体相结合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处理好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情趣、爱好、性格特征,有自己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他们是在自己的条件下、基础上点滴积累、循序渐进、成长壮大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

11、本教育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合作应该是在个体学习基础上的合作,是在个体学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的合作,是意在拓宽个体、深化个体、校正个体、提升个体的合作,使所有个体共赢的合作。因此,个体学习时间应该得到有效的保障。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方式和途径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应多样化,有专题性指导,包括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专题讲座、座谈会、调查访问、个别谈话、班组交流、印发

12、学习方法资料,有经常性指导,主要结合语文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指导。1.开设学法指导课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一般应考虑如下问题:(1)在哪个年级开设,讲多长时间为宜?(2)讲些什么内容?(3)采取什么方法?2.总结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中,在教师指导下有阶段地进行的。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包括分析总结自己的认识态度、习惯、方法、结果等方面的长处、短处和特点,提出今后改进提高的设想。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则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教学原则之一,他要求学生不仅只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要注意自我观察、自我检验、自我校正、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而鲁纳也主张学生“不仅知道完整的结果

13、,而且要追溯达到结果的步骤。”在我国,早在学记中就提出“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实质上就是人对认识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3.教学中渗透语文自学能力指导(1)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方法训练,提高自学能力指导的自觉性。(2)“自学”阶段要指点方法,既要教会学生全册书自学法、一类文章自学法、单元自学法,又要根据课文的具体特点揭示相应而具体的自学方法。(3)“导读”阶段要重视引导学生自悟学习方法,并不失时机地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有效的学法。(4)“训练”设计要有助于学生掌握运用学习方法,强化迁移学习能力。4.指导学生拟定并执行自学常规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

14、习惯,就要帮助学生拟定一些自学常规,让学生按常规进行自学,以便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实施这种自学能力指导方式,一是要对学生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二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学生按规章去做。5.进行学习方法信息交流要充分重视小学生在学习学习方法、使用学习方法、创造学习方法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习方法信息交流的主题效应。(1)组织小学生交流成功的学习方法。如举办“学习方法座谈会”、“复习方法大家谈”、“学习成功的秘诀”的座谈会、演讲赛等等。(2)向学生推荐介绍在新近出版的报刊上寻觅的谈学习方法的文章,不断吸收新信息,利用新成果。(3)在手抄小报、黑板报、校刊

15、上开辟“学习方法论坛”专栏,或出专版、专刊、专辑、拓宽发表交流园地。(4)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咨询诊断、观察考核等方式,检查的自学能力指导的效果。收集整理分析学生(高年级)写的此类心得体会、实验报告,加强个别指导。(5)请高年级或已毕业的优秀生交流学习的经验,现身说法,或请对语文科学习有一定研究的老师做学术报告。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是一个由非认知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自学能力培养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自学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总之,小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应不断地向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方法应成为学习方法的示范,让学生学会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