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149498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寓言二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 总第 1 页课题寓言二则课型读讲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第 1 课时(共 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读五个字。2默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3懂得如果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想法看问题,往往会产生错觉,出现错误;知道哙参是有爱心的人。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教法启发 谈话 教具课件学法指导结合注释和字典理解文言文板书设计寓言二则 人有亡鈇者 遇事冷静 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捏测。玄鹤献珠 善待动物 有善心 教学后记 总第 2 页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5】1、什么是寓言?你知道那些寓言?寓言有什么特点?2、今天我们要学习

2、两则寓言,学习寓言要学会什么?首先要理解寓言的意思,然后从寓言中明白做人的道理。过渡:那么我们首先要读通寓言,读懂寓言。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10】1、自己对照生字表,查字典,把课文读正确。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下面的字音读正确。 亡鈇 俄而 玄鹤 哙参 疮 3、俩人一组练习读课文,重点仍然是订正字音。4、指生进行朗读课文。5、指导学生自己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课文内容。三、理解两则寓言。【20】汇报自学成果。1、提出不懂的问题。2、人有亡鈇者讲了什么故事?这个人丢了斧子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斧子,看邻人的儿子什么都像偷斧子的人,等他找到了斧子,看邻人的儿子什么

3、就不像偷斧子的人了?这是为什么呢?3、检测。1)、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句子意思的写出句子的意思。 人有亡鈇者( )_ 意其邻之子( )_明确:寓言的特点1、鲜明的教育性2、强烈的讽刺性3、故事情节的虚构性4、语言精炼,极富表现力5、一般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意思:有所隐含的语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有“道理”的意思。将深刻的道理揭示。引导学生依据字典和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言文的意思。 总第 3 页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视其行步,窃鈇也()_ 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 _ 动作态度无似窃鈇也(

4、)_2)、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达“”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丢了东西不要乱猜疑人。( )丢斧子的人没有认真找,就怀疑邻居的孩子。( )没有根据地疑神疑鬼,凭主观臆断看问题,会产生错觉,冤枉好人。( )4、生活中你经历过这样类似的事吗?从而你以后应该怎样做?5、玄鹤献珠讲了几件事?从而你知道了哙参是个怎样的人?6、文章的题目中写玄鹤献珠,为什么还要写哙参养母至孝?四、你从两则寓言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只要学生的理解有道理就可以。五、练习背诵课文。【2】1、引导学生按层次背诵,人有亡鈇者按照丢斧子和找到斧子这两方面背诵。2玄鹤献珠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背诵。六、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结合生活实际明确课文说明的道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文言文的意思。初步明确语言说明的道理。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总第 4 页教学过程含时间分配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