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途径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1493729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途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途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途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途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途径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实施农业高新节水工程途径思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缓解和改变此类矛盾的发展和延伸,需要在各个行业中加大科学技术的运用,逐步缩小差距。现阶段在农村中大力推广的高效节水技术,就是缩小农民收入差距的一种做法。 农业高新节水灌溉技术是推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实用技术,它具有省工、省时、省水、节约劳动力、增产增效等诸多益处,高新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农业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势必将农业生产推进一大步。 就现阶段我区来说,在农村二轮承包土地中推广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在一定程

2、度上制约着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和运用。目前,农村土地基本是“一家一户一块田”的格局,一个灌溉单位有二、三十户农户,农民拥有充分的种植自主权,种植结构难统一,特别是田间管理仍然各自为政,就很难充分发挥出高效节水的优势。 下面就加强田间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与大家商讨。 一、合作经营模式 合作经营即在一个灌溉单位内,由几十户村民成立一个管理组织模式,类似于解放初期成立的互助组或目前的股份制公司。每户农户都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但不具有对土地的经营权,土地的经营权掌握在该组织农户集体推荐或由科技管理机构指派的具有田间管理技术、做事公道、能取信于农户的人。此人对地块具有经营权,生产资料费用及田管费用由农户按照

3、占有土地的比例进行分摊,收益也按照占有土地的比例进行分成,但土地者必须向经营者交纳一定的管理费用,以确保经营者取得效益。 此种管理模式的益处: 、它是确保农业高效节水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能实现土地统一管理、统一种植,使高效节水技术得以全面推广,部分农民如果生产资料费用不足,也可以由经营者调整资金来顺利完成各项田管工作,达到全面丰收。 2、确保地少的人增加收入。地少的人将土地交给经营者经营,可以余出时间去打工,也可以在自己的经营组织内打工,以增加收入。 3、确保贫困家庭早日脱贫致富。由于经营者具有经营权,可以对贫困家庭相对进行帮扶,形成以大带小、以强帮弱、以面带点的局面,使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4、 4、能培养出一批有技术、懂科学、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农民经营管理精英,他们将是从事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主力军,也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托管经营模式 托管经营是指将自己的土地按照高于市场承包价格承包给企业或公司,自己再受雇于企业进行生产劳动,增加自己的收入。比较成功的是山东省乐陵市黄夫镇许家庄,由山东三和希森集团董事长梁希森先生在自己的家乡进行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将村民的耕地以每亩0元承包,在整合宅基地后,利用空余土地建了大型养牛场,把土地的主人请到工厂当工人,把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每月按时发放工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企业对承包的土地进行统一管理,按照需求,利用高效技术种植了粮食、饲草饲料等,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企业得到了发展,农民得到了实惠。 此种管理模式的益处: 1、土地可以迅速整合,使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方面快速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可迅速广泛运用。 2、实现了劳动力的转移,使多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工人,适于现代社会发展。 3、迅速改变农村的面貌,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