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149360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室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实验室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室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室安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实验验室安全全在化学实实验室中中,安全全是非常常重要的的,它常常常潜藏藏着诸如如发生爆爆炸、着着火、中中毒、灼灼伤、割割伤、触触电等事事故的危危险性,如如何来防防止这些些事故的的发生以以及万一一发生又又如何来来急救,这这些都是是每一个个化学实实验工作作者必须须具备的的素质。1.1 安全用用电常违章章用电常常常可能能造成人人身伤亡亡,火灾灾,损坏坏仪器设设备等严严重事故故。物理理化学实实验室使使用电器器较多,特特别要注注意安全全用电。下下表列出出了500Hz交交流电通通过人体体的反应应情况。为了保障障人身安安全,一一定要遵遵守实验验室安全全规则。(1)防防止触电电1)不不用潮湿湿的手接接触电

2、器器。2)电源裸裸露部分分应有绝绝缘装置置(例如如电线接接头处应应裹上绝绝缘胶布布)。33)所有有电器的的金属外外壳都应应保护接接地。44)实验验时,应应先连接接好电路路后才接接通电源源。实验验结束时时,先切切断电源源再拆线线路。55)修理理或安装装电器时时,应先先切断电电源。66)不能能用试电电笔去试试高压电电。使用用高压电电源应有有专门的的防护措措施。77)如有有人触电电,应迅迅速切断断电源,然然后进行行抢救。(2)防止引起火灾1)使用的保险丝要与实验室允许的用电量相符。2)电线的安全通电量应大于用电功率。3)室内内若有氢氢气、煤煤气等易易燃易爆爆气体,应应避免产产生电火火花。继继电器工工

3、作和开开关电闸闸时,易易产生电电火花,要要特别小小心。电电器接触触点(如如电插头头)接触触不良时时,应及及时修理理或更换换。4)如遇遇电线起起火,立立即切断断电源,用用沙或二二氧化碳碳、四氯氯化碳灭灭火器灭灭火,禁禁止用水水或泡沫沫灭火器器等导电电液体灭灭火。(3)防防止短路路1)线线路中各各接点应应牢固,电电路元件件两端接接头不要要互相结结触,以以防短路路。2)电线线、电器器不要被被水淋湿湿或浸在在导电液液体中,例例如实验验室加热热用的灯灯泡接口口不要浸浸在水中中。(4)电电器仪表表的安全全使用1)在使使用前,先先了解电电器仪表表要求使使用的电电源是交交流电还还是直流流电;是是三相电电还是单

4、单相电以以及电压压的大小小(3880V、2220VV、1110V或或6V)。须弄弄清电器器功率是是否符合合要求及及直流电电器仪表表的正、负负极。22)仪表表量程应应大于待待测量。若若待测量量大小不不明时,应应从最大大量程开开始测量量。3)实验之之前要检检查线路路连接是是否正确确。经教教师检查查同意后后方可接接通电源源。4)在电器器仪表使使用过程程中,如如发现有有不正常常声响,局局部温升升或嗅到到绝缘漆漆过热产产生的焦焦味,应应立即切切断电源源,并报报告教师师进行检检查。1.2.使用化化学药品品的安全全防护(1)防防毒1)实验前前,应了了解所用用药品的的毒性及及防护措措施。22)操作作有毒气气体

5、(如如H2SS、Cll2、BBr2、NNO2、浓浓HCll和HFF等)应应在通风风橱内进进行。33)苯、四四氯化碳碳、乙醚醚、硝基基苯等的的蒸气会会引起中中毒。它它们虽有有特殊气气味,但但久嗅会会使人嗅嗅觉减弱弱,所以以应在通通风良好好的情况况下使用用。4)有些药药品(如如苯、有有机溶剂剂、汞等等)能透透过皮肤肤进入人人体,应应避免与与皮肤接接触。55)氰化化物、高高汞盐(HgCCl2、HHg(NNO3)2等)、可溶溶性钡盐盐(BaaCl22)、重重金属盐盐(如镉镉、铅盐盐)、三三氧化二二砷等剧剧毒药品品,应妥妥善保管管,使用用时要特特别小心心。6)禁止在在实验室室内喝水水、吃东东西。饮饮食用

6、具具不要带带进实验验室,以以防毒物物污染,离离开实验验室及饭饭前要冼冼净双手手。(22)防爆爆可可燃气体体与空气气混合,当当两者比比例达到到爆炸极极限时,受受到热源源(如电电火花)的诱发发,就会会引起爆爆炸。一一些气体体的爆炸炸极限见见下表(1) 与空气相相混合的的某些气气体的爆爆炸极限限(200度,11个大气气压下)表 气气体 爆炸高高限 爆炸炸低限 气体体 爆炸炸高限 爆炸低低限 (体体积%) (体体积%) (体体积%) (体体积%)氢 74.2 4.0 醋酸 4.1乙烯 28.6 2.8 乙酸乙酯 11.4 2.2乙炔 80 2.5 一氧化碳 74.2 12.5苯 6.8 1.4 水 煤

7、 气 72 7.0乙醇 19.0 3.3 煤 气 32.0 5.3乙醚 36.5 1.9 氨 27.0 15.5丙酮 12.8 2.61)使用用可燃性性气体时时,要防防止气体体逸出,室室内通风风要良好好。2)操作大大量可燃燃性气体体时,严严禁同时时使用明明火,还还要防止止发生电电火花及及其它撞撞击火花花3)有些些药品如如叠氮铝铝、乙炔炔银、乙乙炔铜、高高氯酸盐盐、过氧氧化物等等受震和和受热都都易引起起爆炸,使使用要特特别小心心。4)严禁将将强氧化化剂和强强还原剂剂放在一一起。55)久藏藏的乙醚醚使用前前应除去去其中可可能产生生的过氧氧化物。6)进行容易引起爆炸的实验,应有防爆措施。(3)防防火

8、1)许多多有机溶溶剂如乙乙醚、丙丙酮、乙乙醇、苯苯等非常常容易燃燃烧,大大量使用用时室内内不能有有明火、电电火花或或静电放放电。实实验室内内不可存存放过多多这类药药品,用用后还要要及时回回收处理理,不可可倒入下下水道,以以免聚集集引起火火灾。22)有些些物质如如磷、金金属钠、钾钾、电石石及金属属氢化物物等,在在空气中中易氧化化自燃。还还有一些些金属如如铁、锌锌、铝等等粉末,比比表面大大也易在在空气中中氧化自自燃。这这些物质质要隔绝绝空气保保存,使使用时要要特别小小心。实验验室如果果着火不不要惊慌慌,应根根据情况况进行灭灭火,常常用的灭灭火剂有有:水、沙沙、二氧氧化碳灭灭火器、四四氯化碳碳灭火器

9、器、泡沫沫灭火器器和干粉粉灭火器器等。可可根据起起火的原原因选择择使用,以以下几种情情况不能能用水灭灭火:(a)金金属钠、钾钾、镁、铝铝粉、电电石、过过氧化钠钠着火,应应用干沙沙灭火。(b)比水轻的易燃液体,如汽油、笨、丙酮等着火,可用泡沫灭火器。(c)有灼烧的金属或熔融物的地方着火时,应用干沙或干粉灭火器。(d)电器设备或带电系统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四氯化碳灭火器。(4)防防灼伤强强酸、强强碱、强强氧化剂剂、溴、磷磷、钠、钾钾、苯酚酚、冰醋醋酸等都都会腐蚀蚀皮肤,特特别要防防止溅入入眼内。液液氧、液液氮等低低温也会会严重灼灼伤皮肤肤,使用用时要小小心。万万一灼伤伤应及时时治疗。1.3

10、汞的安安全使用用汞中毒分分急性和和慢性两两种。急急性中毒毒多为高高汞盐(如HggCl22入口所所致,00.1gg0.33g即可可致死。吸吸入汞蒸蒸气会引引起慢性性中毒,症症状有:食欲不不振、恶恶心、便便秘、贫贫血、骨骨骼和关关节疼、精精神衰弱弱等。汞汞蒸气的的最大安安全浓度度为0.1mggm-3,而而20度度时汞的的饱和蒸蒸气压为为0.000122mmHHg,超超过安全全浓度1100倍倍。所以以使用汞汞必须严严格遵守守安全用用汞操作作规定。(1)不要让汞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盛汞的容器应在汞面上加盖一层水。(2)装汞的仪器下面一律放置浅瓷盘,防止汞滴散落到桌面上和地面上。(3)一切转移汞的操作,也

11、应在浅瓷盘内进行(盘内装水)。(4)实验前要检查装汞的仪器是否放置稳固。橡皮管或塑料管连接处要缚牢。(5)储汞的容器要用厚壁玻璃器皿或瓷器。用烧杯暂时盛汞,不可多装以防破裂。(6)若有汞掉落在桌上或地面上,先用吸汞管尽可能将汞珠收集起来,然后用硫磺盖在汞溅落的地方,并摩擦使之生成HgS。也可用KMnO4溶液使其氧化。(7)擦过汞或汞齐的滤纸或布必须放在有水的瓷缸内。(8)盛汞器皿和有汞的仪器应远离热源,严禁把有汞仪器放进烘箱。(9)使用汞的实验室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纯化汞应有专用的实验室。(10)手上若有伤口,切勿接触汞。1.4 高压钢钢瓶的使使用及注注意事项项(1)气气体钢瓶瓶的颜色色标记我

12、国国气体钢钢瓶常用用的标记记见下表表。 气气体类别别 瓶身颜颜色 标标字颜色色 字字样氮气气 黑 黄 氮氮氧气 天蓝蓝 黑 氧氢氢气 深深蓝 红红 氢压压缩空气气 黑黑 白白 压缩缩空气二二氧化碳碳 黑 黄黄 二氧化化碳氦 棕 白 氦液液氨 黄黄 黑 氨氨氯 草草绿 白 氯乙乙炔 白白 红 乙乙炔氟氯氯烷 铝铝白 黑 氟氯烷烷石油气气体 灰灰 红红 石石油气粗粗氩气体体 黑 白 粗氩氩纯氩气气体 灰灰 绿绿 纯纯氩(2)气气体钢瓶瓶的使用用1)在在钢瓶上上装上配配套的减减压阀。检检查减压压阀是否否关紧,方方法是逆逆时针旋旋转调压压手柄至至螺杆松松动为止止。2)打开钢钢瓶总阀阀门,此此时高压压表显示示出瓶内内贮气总总压力。3)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压手柄,至低压表显示出实验所需压力为止。4)停止使用时,先关闭总阀门,待减压阀中余气逸尽后,再关闭减压阀。(3)注意事项1)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